报纸的实质与应对
《死的是纸,活的是报》,这篇获得2008年中国新闻奖的论文,精辟地点明了报纸的实质。作为媒体的报纸,其本质是新闻信息和观点,受众购买的是纸张上的内容而非纸张本身。
早在新世纪之初,张朝阳就把媒体分解为渠道和内容:随着技术的进步,传媒业最终只会剩下三个主要的角色:内容提供商、渠道运营商、终端消费者。报纸和搜狐网、央视的本质是一样的,核心竞争力在于信息内容而非载体形式。
2001年,深圳报业集团辜晓进出访了美国21家著名报纸,《华尔街日报》执行总编保罗告诉他,不管是纸张还是电脑,只是投递途径改变而已,重要的是报纸上新闻、信息、分析等内容。《华盛顿邮报》总编则以报纸信息的可信度最高为由,坚信报纸的未来。《纽约时报》发行人阿瑟·苏兹贝格坚信“二十五年以后,人们依然需要高品质的资讯”。
2008年11月,作为世界上最大媒体集团的经营者,默多克在《报业未来:超越死亡树》的讲演中指出,报纸发行下滑是个“物理现象”,“不要在印刷版这棵树上吊死”,应该积极应对每一波新介质的技术革命,“杰出的内容,无论是在过去、现在,还是未来,都是媒体王国里的国王……”现在人们比以往更为“饥渴”信息,凭籍具有较高信任度这一独特优势,把报纸“品牌”覆盖到网络媒体上去,“发行量应该包括网页流量、RSS订阅人数、电子邮件列表订户,手机报纸等”。“挑战在于既使用一个报纸的品牌,同时允许读者自己将新闻个性化,并且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传输它”。默多克还引述《泰晤士报》和《华尔街日报》的例子,谈到报纸品牌如何获得大量网络读者。
2007年7月,默多克收购《华尔街日报》,原出版人高顿·克罗维茨发表了一封读者公开信:“在数字世界,最优秀的品牌往往有着最好的机会,新闻集团收购道琼斯的报价证明了我们的价值所在。”
默多克的收购耗资56亿美元,其看重的是《华尔街日报》和道·琼斯在业界巨大的品牌价值。此后,他改收费模式为免费阅览,放弃网络版5000万美元的年收益,旨在把受众规模从100万提升到至少1000万-1500万,以吸引更多的广告商。
无独有偶,美国报纸编辑协会主席格里高利·法弗里也认为:“在提供新闻和信息方面,拥有品牌、团队和体系的报纸比任何竞争对手都更具优势”。《今日美国》资深记者凯文在其著作《大媒体潮》中预测,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之间的竞争,21世纪的媒介市场都是品牌为王的市场。
综上所述,报纸的本质是信息,而非附载信息的纸张;报纸的优势在历史积淀下来的、具有良好口碑的品牌。在应对新介质冲击的浪潮中,无论是弃纸转网,还是报网互动,传统报纸几乎一致的措施是以内容为王、品牌为旗,最大限度地利用原有的品牌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