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高纸币的防伪功能上,宋代的纸币还加印了一些图案,有的是文字,如“至富国财并”、“利足以生民”;有的是数字、天干地支、千字文等等编号;有的是变形和缩写的汉字即花押或签押;有的是印信即加盖宫印。以上几种图案并用,分别代表不同的发行地和发行时间,并互相照应,能起到较强的识别和检验作用。宋代纸币上的图案丰富多彩,有神话故事和历史故事图;有花纹如龙、凤等等。这些图案有简有繁有精有细,不仅装饰美观而且有一定的识别意义。图案内容丰富复杂,每界不同,大多是用铜版印刷的,难于伪造。同时,这些图案也都反映了当时中国传统版画艺术的上升和发展。
宋代纸币
宋代纸币的发行印制分期进行,每期为一界。据考古材料记载,南宋会子第十七界的背印图案为灵芝,因此人们称它们为“芝币”;第十八界背印图案为宝瓶,人们称之为“瓶楮”。宋代纸币的主图为币面的红团印和背面的背印,刻有神话故事和历史故事图,每字使用一个故事图,多取材于贤达名流、经国济世事迹,如孟尝君还珠、子罕辞宝、孟子见梁惠王、武候木牛流马等……边框花纹有金鸡捧敕、庆云捧日、金花捧日、双龙捧敕等……
一张小小的纸币上图文并茂,包含的信息量如此丰富,而且内涵深刻,如果没有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和先进的雕版印刷术尤其是翻砂铸造铜印版的制版方式是根本不可能做到的。因此说离开了纸币印刷的技术条件去谈纸币产生是个令人遗憾的不足。从纸币印刷的技术角度来看,两宋纸币印刷发行量的不断增加,直至泛滥于世,也足可以说明当时造纸业的兴盛和雕版印刷业尤其是铜版印刷业的发达。造纸与印刷,为纸币的产生提供了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和技术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