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体书店探索生存的形式越来越多样,咖啡馆+图书,酒馆+图书,甚至还出现了包子铺+图书,抛开这些花哨的表面,实体书店能存活下去的关键终究要靠与读者产生连接,给读者良好的文化体验,产生价值。
这几年,要求实体书店只卖书的观点早已烟消云散,但是实体书店的转型探索,仍需要时间的检验。因此,探讨一下实体书店的经营边界很有必要。实体书店在加与减的经营过程中,怎么才能得到广大读者的高度认可,怎么才能提高自身的生存能力?
融入生活是王道
应当承认,如今绝大多数读者是在网络电商平台上买书。之所以还有人愿意到实体书店消费,看中的还是实体书店的人情味、烟火气、沉浸感。实体书店如果还继续高高在上,不理解、不呼应读者的文化生活诉求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路只能越走越窄。
当然,每个实体书店的经营内容有所侧重。那么,根据自身所承载的地域文化、经营传统、读者特点,来进行经营上的突围就很有必要了。不是仅仅恪守在一个固定的经营模式中,也绝不是卖点咖啡、办个展览就是图书+了。
我看到有的书店人清醒地意识到了这一点。上海唐宁书店的创始人在书店还没有开业时就对媒体说,书店的建设进度已经完成了百分之六七十,剩下的进度要在了解社区居民的喜好过程中继续完善。唐宁书店一楼以图书为主,三个厅分别为文学厅、艺术厅、香水客厅,图书陈列集中在居中的文学厅。楼上则为一间画室,二楼楼梯间背后还有一家高档服饰店。整个空间里只有30%~40%的区域在卖书,其他空间里都是文创产品。
据媒体统计,上海有餐馆的书店有很多。如位于兰心大戏院旁的朵云书院·戏剧店地下一层有自营餐厅;茑屋书店前滩太古里店有一家品牌轻食餐饮;今年开业的大隐书局·和平公园刊茶社和美兰湖畔·大隐书局都有餐厅,这两家新书店开业后很快就成为大隐书局旗下营收最高的两家店。
多种业态的融合,让读者来实体书店不仅仅是为买书、看书,还能品咖啡,品酒,品茶,吃点小吃和简餐,看看展览,听会儿音乐,看看电影等。融入生活的实体书店,已经成为了很多读者的首选。北京还有一家书店,为下午早放学的小学生提供接送和自习服务,很受读者欢迎,也增加了书店的收入。
前不久,成都的7家菜市场也利用现有的便民服务空间,增加桌椅、书架等设施,配置相应书籍,打造“菜市书屋”。“菜市书屋”除了具备阅读功能外,还搭建了市民休憩空间,提供了自助饮水、手机充电、免费WIFI、应急药箱、微波炉等便民服务,既满足了大众阅读、休憩需求,还为商家子女提供了阅读、学习的空间。这样烟火气十足的书店,已经成为当地市民不可或缺的精神驿站。
有人曾统计,从盈利结构上看,包括方所、西西弗、诚品、大众书局和建投书局在内的书店都在靠书之外的品类赚钱。可见,只要读者接受,市场认可,实体书店在经营图书之外,都可以进一步尝试相关的文化项目、生活项目。要突破传统经营空间的制约,就应当让图书和阅读有效地融入生活,而不是把图书仅仅当作门面。
文化体验是王道
实体书店与文化传承、文化体验牢牢地捆绑,因此更应该成为文化体验空间,发挥文化风景线、文化风向标、文化实验场、文化聚集地的多种功能。
如今在书店经营中做得风生水起的上海大隐书局,还把博物馆和乐器、杂志都“搬进”书店,用艺术来点亮城市生活。2022年,该书店坚持举办了1080场文化活动,把文化内容、读书活动,做成文化产品。资料统计,目前大隐书局在上海服务20多家大型企业集团、200多家党团组织、200多家公共场馆,这些都是1000多场活动的重要输送渠道和接收终端。同时,大隐书局约有37个项目已经进入政府的公共文化配送包,这样的做法可以实现稳定收益。把文化项目做足、做新,是大隐书局成功的关键。
实体书店如果以各种文化项目、文化活动为经营的出发点,就能迅速扩大经营者的视野,摆脱单一经营带来的困局。无论是阅读、展览、音乐会、小剧场、沙龙、咖啡,还是文化艺术培训、小酒馆,都让实体书店的潜在功能在文化与生活的融合中得到了提升和强化。可以预料,未来实体书店的文化加持将会更多,还会有很多我们意想不到的项目进入到实体书店的布局中。
实体书店的经营边界还在不断地融合、分化、补充。只要读者对此趋之若鹜,高度认可,谁还在乎实体书店是不是只有图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