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装书通过其精致的造型,达到装潢美观的效果;通过装帧用料的考究,达到装订坚实的目的,有利于长期保存,是编辑、图书装帧设计等成果的再现,是关系图书质量的最后一道工序。在手工加工中需锁定下列目标,缩短走弯路的时间。
1 规范书背宽度设计
目标之一:平背设计背脊偏低。平背即方背,是指书芯的脊背平直方正,与平装书刊的脊背基本相似,没有书脊突出,书芯上、下环衬互成直角,适用于20mm厚的精装书。在实际用料设计中一是设计中径纸偏小,方背的中径纸宽为书芯厚度和两倍的书壳纸板之和或按客户的要求提高0.5~1mm;二是在加工中由于没有压平机而省掉压平工序,致使书本松散,书芯成书后与设计中的中径纸尺寸不符,成书后,形成背脊偏低。压平是把因折痕、锁线而变厚的书背压缩得和书芯前口部分一样平整均匀,排除页与页之间的空气,使书芯结实、平服,保证后工序的加工质量。利于后道工序加工。
目标之二:圆背书背设计偏低。圆背又分圆背无脊和圆背有脊。圆背无脊又称圆背假脊,书芯背部呈圆弧形,书背并不高出,用纸板镶在书背上,形成假脊,一般与软质书壳或塑料压制而成的书壳相配套。因工艺设计原因,按一般的扒圆起脊书加工,成书后书背必然偏低,最显著的是书槽不明显,很多手工加工的书都因没有起脊而致使成书外观差,书背偏低,压槽不明显。圆背有脊又称圆背真芯,书背部呈圆弧形,书背高起有脊垅,坚硬、挺括,套上书壳后有明显的书槽,书芯厚度在120页以上者才起脊,脊高为封面纸板厚约2~3mm,加工中应保证书脊圆弧与书芯相互对称,书脊高低与书壳纸板厚度一致,天头与地脚的沟槽线对齐,如果起脊高度没有纸板厚,易形成书背部偏低。 [next]
2 规范书芯加工
目标之三:锁线松紧不适,直接影响到书芯坚固程度,因此,锁线应使全部书帖坚固而紧密地连在一起,天头、地脚和背脊应平整均匀,订缝线道松紧一致,压平按要求操作,书芯成型后要进行固背。固背是在书背脊上涂胶粘剂,粘上书签带、堵头布、纱布、书背纸等,粘纱布的胶应采用动物胶并加防腐剂。书本扒圆后书背和口子应平稳地交叉迭起,并将最上面的一本书芯压住,堆放时要求互相错出全书宽的1/3,扒完圆后的书册整齐堆放,上面要压住,以免回圆变形。然后对每叠书进行打捆,便于下道工序加工搬运等。
在堆叠书芯时,要防止书芯变形,如发现问题,立即纠正。扒圆时要求圆势大小要适度,均匀一致,圆势所对应的角应为130°,且每本应一致,防止套壳后飘口不一。固背时要做背脊,首先在书背上刷两次胶,第一次刷胶是粘书签带、堵头布和纱布;第二次刷胶是粘书背纸。要求在粘贴中平整,胶刷到位,胶层不发花,不堆积,或溢出到书芯口子上,胶液不能碰到三边切口上。要求使用合格的原材料,其中堵头布要求使用丝或棉的织物条,长度比书背长1mm,粘贴在书背脊的天头和地脚边沿,不可弯曲和歪斜,使圆垅露出边,并紧紧地靠着切口,避免堵头布凸出在封面的外边和垂在切口的上边,要求两边余量一致居中,防止堵头布粘贴不正的缺陷,并要求事先对堵头布过浆,起到挺括作用,真正达到将书芯脊背的端头紧紧相连,起到保护及增强美观的作用。纱布要求使用专用精装书的浆纱布,长度比书芯长短20mm,宽比书芯度宽40mm。在书背刷胶后,纱布居中贴在书背上,两边留出的余量相等,对于开本大和厚的书籍,不应采用牛皮纸替代,因为书本翻动后,环衬易与书壳分离,易出现质量问题。粘贴书脊纸是通过胶粘材料把它和堵头布、纱布及书芯背部联成一体,使堵头布更牢固地粘在书背脊上,防止书芯背部与封面粘贴。书脊纸的长度比书芯长度短22mm,宽度与书芯脊背弧长相等或宽1mm,并按书背纸张纤维纵纹方向裁切长度,粘贴中应对准书背脊的中间,不歪斜、无皱折或起泡,粘贴在堵头布上。[next]
3 套合的加工重点
目标之四:压槽后的槽未粘上或槽不明显,书槽凹下后,浮起脱壳。压槽是指在书壳的前、后和脊背联接的部位压出一条宽3~5mm的软质书槽,使造型美观。压槽后,书槽与书脊牢固地粘接在一起,保护书芯不变形,翻阅方便,使硬封面沿书槽翻动,而书籍的脊背保持不动,书封面与书芯就不易断裂,达到使用寿命长的目的。
压槽不明显产生的原因有:设计尺寸不到位,方背书槽宽应等于5mm加2倍的纸板厚约9mm(封面纸板通常采用2.2mm的工业纸板),圆背书槽宽等于起脊高加纸板厚再加5mm,成型后书槽宽一般定为3~5mm,应按开本的大小和封面用料纸板厚薄确定,如用卡板纸做的64K字典等工具书,书槽定为3mm。压槽不明显的另一个原因是加工方法不正确,书壳在糊制好后,在压平时应面对面的迭放,在封一和封四的中间位(中径宽度)处放入宽度小于0.5mm长等于封面的同材料的边角余料加工的长条,使书槽部位与纸板相粘。另外,在套壳中,应先刷槽、试套后,然后再压槽扫衬。加工顺序:采用套合合适后三边飘口一致的书在压槽机中压槽成型,再去扫衬,继续完成后道工序后,再到压槽板中定型10~12小时。压槽机的传热压板厚度应与设计的槽宽(5mm)一致。扫衬溢胶,造成撕页、外观质量不佳等,实际上是操作技能不高所致。胶黏剂选用要正确,以能将环衬与封二、封三粘牢为准;操作时,毛刷胶黏剂不宜蘸过多,以能将一面涂满即可;扫衬时先涂书背布位置,然后向外分步涂抹,涂到三面切边时,毛刷要向上提着涂,以不使切边被涂上胶黏剂而溢出在切口上。
目标之五:护封设计尺寸不合理(图4)。护封亦称封套,外包封,指包套在书壳外面的包封纸。除按要求折套在书壳上外,并要求与书壳平行,开料时书长度方向可少0.5mm,防止过长,产生打包时护封起皱。
目标之六:书壳的书背皱起。锁线时应注意不出现辨子股,固背时书脊纸粘贴平服不起皱。书背皱起主要是在做圆背书时,中径纸的纸张纵纹方向不与书的长度平行,在糊壳时,因中径纸吸水而发生打皱,所以用料时应注意纹路方向,不合格的应剔除。[next]
目标之七:飘口不一致。精装书经套合后,书封壳大出书芯部分一般是3mm,如设计尺寸不准,切书时尺寸有变化,扒圆时有歪斜,一边大一边小或扒圆的圆势有变化等,使书背圆弧长度与设计或测量时的发生了变化。制书壳时尺寸定位不准,纸板有移动,或包边发虚发空,不紧而变大,除按要求解决外,对包边发空变大要求勒紧包边或刮紧包边。圆势按要求进行校对,争取每本书基本一致,误差不大。包边时防止纸板走动,减少书壳成品的不一致,并刮紧四边,防止压壳时,有时因空泡而放大,为套合时飘口的一致创造条件;书壳压平后竖直晾干,排除粘结剂的水分,经过两次加压,使书封壳表面平整压实,减少书壳的翘曲,防止书壳变形、发霉。整料封面书壳制作时,在封面尺寸设计时,要按包边15mm,两个封面纸板尺寸加中腰宽度计算。在每个单张封面制作时,距天头部分为5mm,平行另一边15mm处做上一条3mm细规线,同样距切口5mm,平行天头15mm做上另一条3mm长的细规线。同种方法做好另三个角的规线。再选用一张与封面料同样大的硫酸纸,按应加工的书封面纸版尺寸,中腰宽度划出封二、封三纸板位,再确定中径纸位置。然后利用制版看样台的原理,即工作面上是玻璃板,下面安日光灯的方式,将按封面大小划好线的透光纸粘在玻璃上,然后用刷好胶的封面按已映出的规线确定纸板位,按硫酸纸上划线反射出的划线样安放纸板,保证每个纸板位置正确。对经常加工的精装书刊按上述同样的原理,确定中径纸位置,两个纸板位置,在原封面的封二、封三面上用虚线印出,多增加了一道印刷(多用PS版一块)。打胶后直接按线摆放,效率高,质量好,不易出现书壳大小不一的毛病。制壳时保证封面尺寸准确,并防止在做壳时书壳纸板出现歪斜,要求天头与中径规矩对齐,压壳和包边时,防止纸板滑动,保证设计尺寸与加工尺寸一致。套壳上封面时,不让书芯移动,有误差的及时纠正,保证飘口一致。
目标之八:环衬或插页打皱。环衬指精装书芯上下一折页的衬纸,环衬胶黏剂的潮湿气渗到环衬(或是书芯)内而造成的,特别是铜版纸吸湿力强就更为严重。要求此类书页一般不用铜版纸。另外可在环衬中间插入覆膜纸隔开,膜朝下纸朝上,使纸面将潮气吸收而又被膜隔住不使湿气向下渗透到书芯内,防止其受潮后打皱。上好书壳的书放在一边迭起,进行压平,排除衬页与书壳之间留存的空气,达到粘接牢固、平服,约定型2~4h后再翻动,在清除野胶和查书后再压槽定型。要求制好的书壳干燥透后再上壳,防止因湿度大而使书芯、环衬吸潮后起皱或书壳发霉。
提高产品质量,除不断更新材料,改进工艺,有技术保证外,还要从思想上有强烈的质量意识,有责任感。有了良好的质量意识,还必须有一个完整的质量保证体系。质量管理工作不仅在于制度的制定,更重要的是落实和执行,采取把好质量关,能落实到每道工序中是关键。设立质量检查点,逐工序逐本分级挑选,杜绝不合品生产出来和出厂。针对读者投诉,集思广益找差距,采取措施提出杜绝的方法使产品质量有保障。在生产过程中重在做好预防和过程控制,防患于未然。
一本书质量是否合格,取决于这本书形成的过程中的每一道工序的半成品是否合格,如果每一道工序的半成品质量是合格的,那么这本书最终也是合格的,应紧抓工序过程,做到生产前做装订毛样,事先把关,事中跟踪,成品抽查。形成每道工序完成后,进行自检,自检合格才进入下道工序生产。下道工序仍要把关,经检查不合格的退回上工序,这样每一道工序在检验上道工序产品质量的同时,保证本工序的质量,使之经得起下道工序的检验,在自检、互检的同时,专人按工艺要求和技术标准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反馈,以便统筹安排,及时通报质量信息并加以提高,才能把质量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如果没有过硬的技术,没有高素质的队伍,也出不了高质量的产品。只有首先重视技术保障,然后加上严格的规章制度的约束,再防止工序间的不合格产品的出现,最终才能生产出合格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