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届五中全会指出,十二五时期要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新闻出版产业作为文化产业的主阵地,已经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改革开放以来,新闻出版业蓬勃发展,逐步形成了一个整体规模大、覆盖范围广、产业链条长、科技含量高、创新能力强的中国特色新闻出版产业体系。
范卫平表示,从1978年到2009年,我国图书产品增加了19倍,报纸期刊产品增加了近10倍,印刷业总产值增加了100倍,与改革开放前相比,我国出版传媒市场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出版由书慌变成书海,新闻由封闭变得开放,传媒由单一变得多样,图书、报刊和电子物的出版品种重量逐年大幅度增长。30年出版总量超过过去几千年出版物的总合,2009年全国新闻出版业实现总产出1.06693亿,实现增加值3100.1亿元,属于文化产业核心的增加值达到1660亿元,全行业实现营业收入达到1.0342亿元,利润总额达到893.3亿元,纳税总额620.3亿元,新闻出版产业发展突出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传统新闻出版业向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发展。新闻出版新业态大量涌现,2009年全国共出版图书30.2万本,最印数70.4亿册或张,出版报纸1937种,总印数达到439.1亿份,出版期刊9851种,总印数达到31.5亿册,出版录音录像制品25384种,出版数量超过4亿盒,出版电子出版物10708种,总数量达到2.3亿。我们国家日报出版规模连续九年位居世界第一,我们图书品牌和销售总量位居世界第二,我们的印刷服务业总产值位居世界第三,生产规模和生产总量都表明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出版大国。
第二,新闻出版产业体系、结构、布局不断优化。到2009年,全国有图书出版单位581家,音像出版社378家,电子出版物出版单位240家,各类印刷复制单位18万家,发行网点16万个,全行业直接从业人员达到450万,现已经形成了图书、报纸、期刊、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网络出版物等媒体出版、印刷、复制、发行、外贸、出版教育、出版科研、版权代理、出版估值供应、出版进出口等部署门类完整的产业体系。在新闻出版业印刷、发行、出版策划服务领域,已经形成国有、民营、外商投资等多种所有制形式共同发展的新格局,在区域布局上已经形成了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等地区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一批出版、印刷、物流、数字出版基地已经建成,有的已经具备了一定国际竞争力。
第三,新闻出版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完善。2006年以来,新闻出版总署先后组织实施了重点出版工程,农家书屋工程,东风工程,全民阅读工程和文化环保工程五大新闻出版公共服务工程。2006年、2007年,两年中央财政共安排国家重大出版专项资金1.6亿元,支持重点出版物出版。2008年起国家正式设立国家出版基金,这是国家三大基金之一,设计基金的目的就要支持一大批优质的精神产品出版。东风工程起动为解决新疆地区群众看书、看报难问题迈出了实质性步伐,下一步要在全国少数民族地区实施。农家书屋建设投资资金累计达到60亿元,建成农家书屋、子弟书屋、民工书屋达到38万家,惠及数亿群众。另外,大力开展全国性和地区性读书节活动,倡导培育全民阅读,促进全民文化和道德速度提高。
第四,实施走出去战略初见成效。目前中国出版物已经进入世界190多个国家和地区,报刊发行覆盖了80多个国家和地区,实物出口总量不断扩大,出版物进出口经营单位,2009年累计出口图书、报纸、期刊达到885万多册或者份,较2008年增长10.4%。另外,版权贸易结构逐年改善,版权贸易逆差逐年缩小,过去是15:1,8:1,去年已经降到3.1:1。我们每年组织国内新闻出版单位参与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书展,境外办报、办刊、办厂、办店达到30多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