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3D印刷”与“低碳环保”一同成为了印刷行业的热门词汇,据有关人士统计,自比利时《最后一点钟报》推出欧洲第一份3D报纸至今的3个多月来,我国已相继有8家报纸、2家杂志推出了3D版。那么3D技术的大量应用真的能够成为书刊印刷的救赎吗?
据了解,书刊3D印刷只是一种比较低端的特种印刷技术,技术门槛并不高,我们可以断言3D技术本身,并不是包治百病的良药。细究比利时《最后一点钟报》以及中国的《十堰晚报》,它们都成功的借助了阿凡达在世界范围内引发的“3D”热,借助对于“3D”概念的炒作,在社会范围内引发了“3D报刊风潮”。看“3D报刊”成了很潮很炫的事情。
笔者认为所谓“3D报刊元年”带给印刷企业的是全新的发展思路。其一在于营销,其二在于印刷品的官能性渗入。先来说说官能性渗入,新媒体之所以能够在段时间内争取到了大量用户,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其从声音、视觉等多角度刺激了人的感官神经。相比之下普通的印刷品就会显得逊色很多。而带香味的书、立体书、会说话的书、3D书的成功就在于他们抓住了读者的鼻子、眼睛、耳朵。我们的印刷企业可以多思考,将印刷品视为一种创新产品,现有的特种印刷技术以及印后加工技术支持下,在“官能性”上做些突破。
面对新媒体不断冲击,书刊印刷企业应与上游出版机构建立紧密的合作,把简单的承印发展为共同营销。我们完全可以将“印刷”也作为一种概念营销到读者群中。“3D”热过后,“光栅”“立体”亦可炒一炒,通过有计划的传播,让更多的人了解印刷,了解印刷品能够为其提供的特有的感官享受,从而争取到更多的消费受众。印刷企业不妨都“3D”一把,争取新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