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上海文艺大一印刷有限公司总经理亢培琳
编者按:
第十七届上海国际印刷包装交易会于7月7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拉开序幕。上海大一印刷有限公司作为佳能公司的合作伙伴与之联合参展,展会上,上海大一展示了使用佳能imagePRESS1135复制的孤本旧书――《中国新文学大系》,此书将成为共和国献礼作品。
上海大一涉足数码领域已有近9年历史,是中国数码界的先驱,在书刊、包装等印刷领域也大有作为,业务种类多,印刷质量高,而当初上海大一也走过一段艰苦的创业路程,带着种种疑问,记者在上海广印展期间走访了上海大一印刷有限公司总经理亢培琳女士。
上海文艺大一印刷有限公司专业为上海的三资企业承印样本,为各银行,金融单位承印各种年报、宣传品,上海市政府对外宣传品。上海博物馆、科技馆、上海大剧院、上海著名广告公司均是大一的客户。为了适应海内外电信业、保健品、食品等产品的包装需求,2000年集团决策层看准时机,在上海文艺大一印刷的基础上,迅速成立了大一包装公司,与大一印刷积极配合,承印各种食品、保健品、化妆品、电子用品等包装彩盒,其中有相当产品均出口到欧美、日本等世界各地。2002年,世界印刷业已进入数码时代,计算机技术以其快捷,精确的特点,悄然步入各个领域。如今的上海大一在行业里赫赫有名,但是成立之初也曾经过一段鲜为人知的坎坷道路。
上海文艺大一印刷有限公司由香港大一投资,1993年同时成立广州大一和上海大一,香港作为物流和营销服务的中心,而主要的生产中心都转移到了广州,上海则是尝试发展。成立之初由于没有书刊准印证和印刷许可证,走了不少弯路,为了发展不断的与各级部门沟通协作,一方面努力拿到相关资质,另一方面在夹缝中求生存,由于大一设备先进,经常做一些出版社来不及做的或者质量要求高的印刷,但却无法打出自己的品牌。通过努力,上海大一在2003年终于拿到印刷相关执照,不断扩展自己的业务。2001年,上海文艺大一扩大生产规模,引进新设备,成立了上海大一包装印刷有限公司,进入了印刷包装领域,产品涉及化妆品、药品、文具等等。2005年获得书刊准印证,发展迅速增大,与出版社合作出版了著名的《世界杯足球观战指南》、《话说中国》等刊物,在业界引起了不小的反响。
(图注:上海大一印刷有限公司亢培琳总经理(左一)和佳能(中国)有限公司生产型及印艺产品部副总经理罗杰先生(右三)等陪同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局长焦扬女士(左二)等领导参观佳能展台。)
对于数码印刷业务上海大一也涉足很早,早期在包装还没有起色的时候就买了一台数码印刷机,希望放在市里做一个数码店扩大影响,增加客户量,但是发展一直不好。对于经营不力的原因,上海文艺大一总经理亢培琳女士认为:“一是我们的营销力量没有跟上,二是当时的设备没办法满足我们出版社的需要,三是价格,单张成本还有品质都不行,而我们的客户都是那种专业的需求客户。”2008年,佳能首次与上海大一合作,将一台佳能的imagePRESS 1135黑白数码印刷设备交由大一试用,而此时正好为国庆60周年献礼要复制旧书《中国新文学大系》,此书是我们现代文学跨世纪精品工程,是一部文学的巨作,由于早年书卷已是孤本,且印刷质地比较传统,复制技术要求很高,首先需要统一书的封面,然后复制孤本、扫描排版去脏、调正页数,打印好了再重新穿线精装。虽然工艺有难度,但是通过多次研讨与尝试终于完成了任务。而在与佳能的接触中亢总觉得:“客观来讲,佳能的设备从性价比来说还是不错的,服务也很不错,重要的是佳能有市场概念,以客户的成功为己任,所以供应商也在不断的努力进步,不是那种买一台设备给你就结束了,而是关注你的成长,给你很多的建议和帮助。”
在当今印刷界,数码印刷越来越被商家重视,市场上各类印刷品牌与设备层出不穷,由于自身的技术优势与未来的发展趋势,让数码印刷市场也备受关注,对于数码印刷的发展,亢总认为:“进入中国的数码供应商都是知名品牌,他们有很大的资源,不仅是设备和品牌,还有客户,所以长期共赢的合作是很重要的,把供应商的资源为项目来增加色彩,供应商也都希望来把上海这个行业建设好,在这样一个条件下,我认为,推荐供应商的设备,使用它然后给供应商提供一些中肯的意见,这是我们的基础。除此之外要相互理解,相互的配合与支持。”
在9年的发展历程中,上海大一悄然迈进各个领域,并成为中国数码界的先驱。坎坷的发展之路打造了如今的显赫地位,无尽的艰苦努力成就了自己的品牌优势。上海大一凭借先进的设备、优质的服务与客户合作共赢,相信定能在数码印刷领域开拓出一片属于自己的蓝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