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编印“上海印刷”英文宣传画册,组团参加国际性印刷包装展,到建立上海印刷管理信息网和上海印刷产业信息发布制度,利用政府印刷实训基地、优惠政策,帮助企业培养高技能印刷人才,再到举办“2008上海国际印刷包装产品交易会”,制定迎世博600天行动计划,在这一系列的举措背后,我们看到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在转变政府职能、实行政企分开后,切切实实为企业着想、服务行业,从而彰显更具活力的政府新形象。
服务行业政府大有可为
深化新闻出版改革,政企分开、管办分离之后,很多行政主管部门都有些茫然若失的感觉。对此,上海市新闻出版局也不例外,感觉工作好像失去了“抓手”,但是,慢慢地他们意识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不能代替企业去作为,不能样样都想有为,但是,一定不能无所作为。通过边思索边实践,边破边立,上海市局逐渐明确了自身的定位:向服务型政府转型。
尽管是简单的一句“向服务型政府转型”,但是,实践起来才发觉要做的事情可太多了。
就印刷行业来说,改革开放以来20多年的发展,上海印刷业已具备了相当实力,2007年印刷业销售产值排广东、浙江、江苏之后,居全国第四位,涌现一批全国乃至国际崭露头角的印刷企业或企业集团。但是,仔细研究后发现,上海印刷国际业务与国内业务比例失衡,2007年398亿元的销售总产值中境外业务仅36亿元,只占总额的9.0%,不到广东省每年承印境外印刷业务的十分之一,这种状况严重地制约了上海印刷业的发展。
形势看清了,发展方向也明了了。尽管政府不能代替企业去作为,但是,在产业发展和重点项目上的规划引导还是可以发挥政府行政部门的作用的。于是,行业看到,上海市局一年一度的印刷产业信息发布制度、上海国际印刷业务交易网和上海国际印刷产品交易会的筹办等一系列措施的出台,目的是显而易见的,就是推动上海印刷企业参加国际竞争,帮助上海印刷企业“走出去”做大做强。此外,上海市局每年还拨出专款建立人才培养专项资金,推动完善政府引导、有关单位和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人才培养投入机制,发挥政府对行业人才培养投入的导向作用。
制定标准引领行业发展
管理是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从政策资源,环境营造、平台搭建,为印刷企业做大做强创造一种宽松发展的氛围,但是,与此同时政府要有一套评估标准,用这个标准来引领企业。
上海作为我国现代印刷业的发源地,又是新中国建立后我国印刷业的重镇,上海的印刷技术和印刷品质量位列全国领先行列。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对此,上海市新闻出版局也有自己的一套管理办法:制定行业标准,用标准引领行业发展。
上海较早建立了上海印刷质量评估,加强对印刷产品质量的检测力度。2006年,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又提出建立上海印刷产品评比制度,由市局牵头,组织市各印刷协会及印刷品质量检测站相关单位,设立《上海印刷大奖》评选,并以此为抓手,进而在印刷企业中树立名优产品的观念,推动上海印刷企业进一步提高印刷品质量水平。
今年上海市局已会同市印刷行业协会、上海理工大学出版专科学院一起,开展了2007年上海印刷企业综合竞争力考核,这一排名将在即将召开的2008上海国际印刷包装产品交易会上发布。
“开展企业的综合竞争力排名,开展品牌企业的评选,明确企业的发展位置,明确企业的竞争力水平,无疑可以帮助企业制定自身的发展战略,这同样也是为企业服务,不是给企业增加麻烦。我们把政府多年来在民众心目中形成的公信力,通过企业的努力来转移给企业,从而使优秀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更具实力。”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局长焦扬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