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起实施“限塑令”的相关工作正有条不紊地进行。商务部近日发布《商品零售场所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管理办法(草案)》(征求意见稿)规定,商家向消费者无偿或变相无偿提供塑料购物袋,最高有可能面临1万元的处罚。限制使用塑料购物袋,根本目的是为了减少对资源的无谓消耗以及白色污染。而在我们周围,还有不少塑料包装也是可有可无的。图书塑封、水果包装袋、桶装水外包塑料袋……这些塑料包装在商品投入使用后就结束了短暂的“使命”,其实完全可以减少、甚至避免使用。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一些相关部门已有所行动。
图书塑封:不环保也不方便
图书塑封渐有流行之意。出于保护新书以及美观等原因,不少出版商为新书度身定制了一层全封闭式的塑封包装。然而在一些消费者看来,
如此包装既不方便,也有违环保理念。
记者在福州路上的上海书城看到,摆放在畅销书架上的新书不下数百种,其中一些图书完全被塑料薄膜包裹起来。特别是眼下一些热销的图书,如网络小说《鬼吹灯》系列。除此之外,一些单本定价较高的图书如中英对照词典等,也喜欢以塑料薄膜包裹。透过这层薄膜,购书者可看清图书的封面、标价等基本信息,但要了解其中内容,却无从下手。
记者从书城工作人员处了解到,类似包装的图书在书城中已越来越多。一方面,如此做法可以防止一些只看不买的消费者多次翻看新书,另一方面也可以降低图书上架过程中遭到意外破坏的风险。
另据世纪出版集团市场部工作人员陈轶持透露,图书出印刷厂后要经历数道程序,如进出仓库、根据订单运至全国各地的经销商、进入二级销售门店等。塑封可以减少图书在运输、搬运过程中受损的现象,避免破损严重的图书被重新回收并化为纸浆。
对于图书来说,这层塑封显然起到了明显的保护作用,但一些消费者却认为,如此包装纯属浪费,且有违环保理念。“新书买回家后,这层塑料薄膜肯定被撕下扔掉,而如果卖书者和买书者在运输、购买的过程中都小心一点,这层薄膜就根本没有存在的必要。”一位在书城中选购图书的陈小姐认为,塑料是一种难以降解的材料,而图书的塑封本来就是一次性使用,因此对环境来说,流行塑封的做法是非常不环保的;一位经常前往书店的林先生则表示,尽管图书出版商在书店中会提供无塑封的样书,但因数量有限,当选购者多时,要等到翻看这本书还得“排队”等待。
水果包装袋:只是为了美观
除塑封书以外,不知从何时开始,水果也时兴起了穿“塑料衣”。这些与水果颜色相配的塑料包装袋除了美观以外,并无实际用途,无形之中造成了资源浪费和白色污染。
昨日,记者走访了山东路上的几家水果摊。只见但凡是芦柑,外面都套着红色塑料袋;一种大个的胡柚,里面包着一层红色或绿色的塑料薄膜,外面又裹了一层透明的;还有一些苹果外面套着防震的塑料网套,贴身还“穿”着一层保鲜膜。一位老板娘告诉记者,水果这样包装少说也有五六年了,他们批发过来时就是这样,主要是看上去品相好一点。她个人并不认为这种包装有什么不妥,但并不是所有的顾客都欣赏这种为水果“增色”的做法。“有些人觉得套个塑料袋,里面水果坏了都看不出,挑水果的时候就直接把包装袋拿掉扔在一旁。”老板娘说,“也有人觉得每个水果都套个袋子挺浪费的。”
据她透露,生意好的时候,一天能卖出两大箱芦柑。以一箱40斤、每斤大约有6个芦柑来计算,小小一个水果摊每天仅因芦柑一种水果,就能消耗近500个塑料包装袋,加上其他带包装的水果,消耗的资源更多。
桶装水外包袋:将逐步禁用
在办公室的饮水机旁,常常可以看到桶装水外包塑料袋被揉成一团扔在地上。据统计,目前上海饮用水行业每年消耗的桶装水外包塑料袋超过8000万个。其中,大部分塑料袋都被随意丢弃。
和图书塑封、水果包装袋一样,桶装水外包塑料袋也属于可有可无的包装。它的主要作用是保持水桶外部清洁,同时防止水桶磨损。但在白领顾小姐看来,薄薄一层塑料膜未必就能起到防止磨损的作用。桶装水送过来,塑料袋一扯就结束了它短暂的“使命”,看着也觉得怪可惜的。事实上,即使少掉这层包装,水桶外壁也不见得会变得有多脏,对饮用水质量也没有任何影响。
好在上海市饮料行业协会已经意识到这一点并于日前表示,上海市场桶装水将逐步禁用外包塑料袋,减少“白色污染”和资源浪费。目前,行业协会已经要求桶装水生产企业按照相关规范,通过严格管理,确保桶装水水桶的外观清洁卫生。
行业协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正广和、乐百氏、雀巢、斯巴克林、娃哈哈等品牌桶装水生产企业,都对禁用外包塑料袋的做法表示积极响应。协会正在对具体如何将措施推行下去进行讨论。雀巢、正广和等企业已经率先对一些大客户试行不用外包塑料袋。
相关环保人士认为,国家采取相关措施,鼓励消费者少用塑料购物袋,而作为生产或者销售产品的环节,相关厂家或者商家更应该有相应的意识,减少无谓的塑料包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