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杠子”是胶印印刷中普遍存在的质量问题。胶印机出现水、墨杠是印刷企业(包括印机制造厂)最头疼的问题之一。在实际生产中遇到它都感到较难解决,因为杠子的出现常常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因而很难立刻鉴别并排除。为了能有条理并较快判断出杠子产生的原因,使故障迅速排除,本人结合所学的知识并总结自己和其他同志的实践经验,对杠子产生的原因及排除方法进行了粗略的探讨,将其中的一些体会写出供同行参考、指正。
1、杠子的定义
所谓杠子,是指印刷时印品上所出现的与滚筒轴线平行的与周围密度不同的条状印迹。它是因为靠版墨辊与印版滚筒之间、印版滚筒与橡皮滚筒之间,或者橡皮滚筒与纸张之间产生微小滑移等原因产生的。在油墨转移过程中这一微小滑移改变了墨膜厚度或网点的形状和大小,形成了条状墨色变化,这就是杠子。
2、杠子特征及产生的原因
根据外观,胶印杆子分黑杠(墨杠)和白杠(水杠)两种,其产生的原因是由于机件磨损、压力骤变、线速不匀、接触面光滑、齿轮加工精度不高等,致使橡皮布、墨辊、水辊等与印版表面接触后产生瞬间滑动,从而改变了同印版滚筒轴心线平行的某一直线的图文网点形状和油墨堆积厚度,形成了“条杠”。杠子产生的原因及特征如下。
1)墨杠产生的原因及特征:①滚筒齿轮磨损严重产生的墨杠,墨杠间距等于齿轮节距;②滚筒轴承磨损严重产生的墨杠,这类墨杠经常出现在叼口部位,而且比较宽,少数呈等间距墨杠;③印版滚筒和橡皮滚筒之间的压力过大,所产生的墨杠大多是在固定的区域内出现,位置往往不变;④着墨辊与印版或串墨辊的压力过大,由此引起的墨杠的特征是位置不固定,有可能只是单边出现墨杠;⑤滚筒在匀速转动的某一瞬间产生振动,使印版滚筒、墨辊、橡皮布滚筒和压印滚筒产生微量的晃动,从而产生墨杠,这种墨杠的规律性不强,在印品上随机出现。
2)白杠产生的原因:①着水辊与印版表面接触时压力过大产生的白杠,这种白杠大多出现在叼口部位,而且位置相对固定;②串水辊传动齿轮磨损严重产生的白杠,通常在印满版图文或实地时在某一区域内出现;③传水辊摆时间不正确产生的白杠,这种白杠通常出现在固定部位;④低速胶印机着墨辊与串墨辊在相互滚压过程中产生的白杠,这种白杠前轻后重且间距较宽,其位置不固定,有时在单边出现。
3、杠子排除实例
1)橡皮滚筒齿轮杠。一台J4104四开单色胶印机,在进行正常的安装调试后试机,印刷品出现较明显的形似“搓衣板”的杠子,从咬口到拖捎均匀分布,杠宽约5mm,间距约5mm,停机时,印版与橡皮布上均可明显看到杠子。经我们重新检查滚筒压力、墨辊压力、水辊压力等,均正常。经多方面调试仍无法解决。我们与生产厂家联系,由他们派工程师到现场参与调试、检查,认为是橡皮滚筒齿轮有问题,后拆解机器并更换新的橡皮滚筒齿轮,重新安装调试后试机,杠子消失。
2)水辊过桥齿轮杠。新安装调试一台J4104胶印机,试机印刷发现印品上隐约有形似“搓衣板”的杠子,停机检查发现橡皮布上杠子不明显而印版上杠子明显。进一步仔细观察、试验后发现,机器运转时落水辊及墨辊,印版上无杠子,抬起墨辊让机器空转1~2min后,印版上即出现明显杠子,再落墨辊杠子消失。据此分析认为此为白杠,即水辊故障造成的齿轮杠。检查水辊传动齿轮,发现水辊过桥齿轮轴是偏心的,它与印版滚筒间隙是可调的,由于制造厂装配问题造成有顶齿现象,经调试白杠子消失。在调这个齿轮时应注意先在偏心轴与卡箍间用钢锯条划上记号,以便掌握调动范围。
3)墨辊过桥齿轮杠。2001年4月,安装调试一台新J4104B型胶印机,试机印刷时,印品上有不明显的杠子。此种机型与J4104型有很大不同,传动齿轮均外移,水、墨辊结构均固定在墙板上,墨辊过桥齿轮轴不是偏心的,它与印版滚筒齿间隙是不可调的。这时只能适当将印版滚筒与橡皮滚筒间的中心距减小0.05~0.1mm,同时适当减小印版滚筒与橡皮滚筒包衬,从而拉开墨辊过桥齿轮与印版滚筒齿轮间隙,消除顶齿现象。经过上述调整,杠子消失。
4)一台使用了8年的J210lS对开单色胶印机在印刷文字版时,距咬口约28cm处产生一条宽约12mm的杠子,杠子横贯整个版面,杠宽均匀。由于是印文字版,杠子印迹显得有些模糊。笔者经过仔细观察,发现这台机器运转时噪音比平时大很多,手摸机器墙板都能感到震动。再仔细检查,发现震动是由于压印滚筒上衔纸头轴上的“翻斗”与开牙撞头芯子接触时产生冲击。拆机开检查撞头芯子,发现其磨损较严重,更换该零件后试机,机器噪音减小,杠子消失。
5)一台使用了两年的J4104B四开单色胶印机,在印刷品中部产生几条固定位置宽约8mm的不规则杠子。笔者经过仔细观察,发现这台机器运转时有异响且异响来自机器主电动机,打开机器防护罩,看到主电机输出轴上小皮带轮跳动历害。拆开检查,主电机输出轴上两个轴承已坏,同时还将主电机输出轴磨损了大约1mm。更换这两个零件后试机,机器噪音减小,杠子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