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研究机构Context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虽然3D打印机的出货量下降了一些,但是销售收入仍然在增加。报告指出,主要的原因是制造商更加注重生产高质量、高附加值的3D打印机,这使得每台3D打印机的售价都提高了。
Context 全球分析主管Chris Connery指出,尽管工业3D打印机的出货量下降,但由于价格上涨和高端市场的转型,工业3D打印机的收入再次上升。由于全球通胀和经济萎缩的担忧,终端市场买家对3D打印机的购买需求有所下降,因此全球3D打印机供应商正在调整其策略,将重点转移到盈利能力上,并预测未来的销售增长将以个位数为单位。
工业3D打印系统
尽管全球工业 3D 打印机出货量同比下降了13%,但平均价格上涨了23%,导致系统收入仍然上涨了7%。这主要归因于大型金属粉末床融合系统需求的增长。在工业聚合物和金属基系统之间,2022年第四季度出货量同比分别下降了19%和11%。尽管西方和中国公司的销售额下降,但多激光、大批量构建系统的出货量仍在增长,从而推动金属粉末床熔合打印机的总收入增长了26%。
尽管中国市场去年第四季度出货量同比下降了5%,不过它仍是全球最大的市场,占全球工业金属3D打印机市场39%的份额。
2022年全年,工业聚合物打印机的出货量同比下降了10%,而金属打印机的出货量上涨了5%。
在金属类别中,占所有工业金属系统的75%的粉末床熔合打印机需求较好,并且不受其自身供应链限制的影响,全年出货量上涨了12%。
虽然聚合物和金属打印机占据了工业类别的主导地位,分别占市场的57%和39%,但两个新兴材料类别陶瓷和复合材料在全年中出货量增长明显。尽管这两个类别都未超过2%的市场份额,但陶瓷打印机的出货量上涨了34%,得益于3Dceram、Carima、Lithoz、Nano Dimension(收购Admatec后)和XJet等供应商的实力,而Markforged的FX20的出货量增加则帮助创建了一个新的工业复合材料子类别。
2022年第四季度值得让人关注的变化是进入美国的出货量同比下降了22%。尽管如此,最新的多激光、大型建造体积系统的出货量持续增长,来自VELO3D和SLM Solutions(最近被Nikon收购)等供应商,从而导致金属粉末床熔融打印机的总收入增长了26%。
中档级别3D打印机系统
该级别市场表现亮眼,价格介于2万美元到10万美元之间的这类机器在2022年第四季度的全球出货量,比2021年同期增长了20%。虽然价格上涨导致一些已有的打印机进入了这一类别,但大部分增长是由于新产品的推广。
Stratasys仍然遥遥领先竞争对手,其出货的打印机占据了该价格类别的28%。不过,Formlabs推出的升级版Fuse SLS聚合物粉床融合打印机在该类别中表现惊人,跃升至第二位。其他帮助该类别增长的新系统包括Stratasys的Origin平台,UnionTech(联泰科技)扩展其DLP VAT光固化平台以及Sinterit、Roboze、Xact Metal和Desktop Metal的Desktop Health系列产品。
那些已经成功建立起来的公司,已开始开发其它材料或采用不同工艺,为3D打印机市场的扩张注入新动力,这往往带来了持续的增长。
专业级3D打印机系统
这个专业价格类别覆盖了成本为2500美元至1万美元的3D打印机出货量。在2022年第四季度,这些打印机的出货量连续第三个季度下降,同比下降了12%。虽然收入或多或少保持不变,但主要是由于通货膨胀。
UltiMaker是这个级别市场份额的领导者,该价位产品的总出货量同比下降了26%(将MakerBot产品与其Ultimaker品牌产品相结合),但其他价位的新产品表现不错。在排名前五的供应商中,Raise3D在第四季度表现最佳,打印机出货量同比增长32%。使用基于LCD的光聚合技术(如Nexa3D的LSPc技术)的系统是全年的赢家,2022年的机器出货量比2021年多7%。
个人及发烧友级的产品
2022年第四季度个人3D打印机出货量同比下降2%,而收入增长16%。尽管美国是该低端产品的最大终端市场(北美占整体类别出货量的40%),但该市场在第四季度的整体消费者支出相当疲软,然而,2018年该类别的出货率略好于预期地区。虽然以企业为中心的系统供应商能够通过提高价格更好地应对通货膨胀,但许多销售最小、最便宜的打印机的供应商发现越来越难以赚钱。
该低端市场份额的主要领导者仍然是Creality(创想三维),但是一些知名度较高的公司开始退出市场,包括XYZprinting和Dremel等。尽管2023年将充满挑战,但预计未来五年主要工业打印机市场的系统收入复合年增长率为28%。
为顺应3D打印产业蓬勃发展的时代趋势,进一步促进我国3D打印创业企业快速健康发展,加快推动我国3D打印产业的全球竞争力和领导力,南极熊拟联合发起设立聚焦于3D打印领域的产业投资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