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七八年前,出版众筹作为新的销售模式曾热闹一时,时常有热点新闻案例见诸媒体。如2014年《周鸿祎自述:我的互联网方法论》以123.89万元的众筹金额刷新出版业的众筹纪录;2018年末,《迷宫·如意琳琅图籍》以36天、2020余万元的众筹成绩成为年度“黑马”。
近几年,图书的销售模式在快速地发生变化,电商从曾经的新渠道变为了传统渠道,社群成为行业积极发掘的增长曲线,直播带货更是大家纷纷杀入的红海市场。
在这样的热闹和喧嚣当中,大量出版机构再次发现了出版众筹的“潜力”,并做出了积极的尝试。
零售市场中的亮眼销售渠道
不那么张扬的出版众筹业务,这几年业绩却一路攀升。以国内头部众筹平台摩点的数据为例,出版众筹类目近年来交易额占比不断扩大,今年前10个月交易额同比增速达到53%。相比今年图书零售市场的数据,摩点可以说是逆势而上。
11月15日,摩点上在众筹中的项目里,“出版”类目的数量占比15%,排名第三,仅次于“潮玩”和“设计”类目。人民文学出版社(简称“人文社”)、机械工业出版社、二十一世纪出版社集团以及读客文化、果麦文化、中南博集天卷等出版机构的项目纷纷在列。
截至11月14日,摩点“24小时热度榜”Top5的产品中,前三名都来自“出版”类目。第一名是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与创嘉文化推出的《永恒之城 梵蒂冈 ——跨越八个世纪的皇家艺术珍藏书》,目前众筹金额143万元;第二名是童趣出版有限公司的《终极米迷 30周年百本(终极收藏版)》,目前众筹金额超300万元;第三名是电子工业出版社的《新神榜:杨戬艺术设定集》特装限定版,目前众筹金额超过120万元。
人文社文创部2020年在摩点上线了正式入局众筹的首个项目——《正子公也三国·水浒原画礼盒》, 1分钟众筹金额超过10万元,最终众筹金额超335万元,销量达8600套。自此开始,人文社文创部“一路开挂”,2021年累计众筹金额800余万元;2022年截至目前众筹金额共计1200余万元。
为什么头部出版机构深耕于此?
越来越多的出版机构进入到众筹领域,原因何在?
今年,直播带货让出版业面临利润空间缩水的问题,在此背景下,出版机构势必希望寻找到一条能够缓解压力的路径。出版众筹或许让业界看到了希望。众筹的新品,售价权都掌握在出版机构手里,出版机构可以直接把控产品的利润空间。回款账期也是出版机构的关注点,以摩点为例,众筹完成后,出版机构就能收到50%的回款;发货完毕时,30%回款到账;所有参与众筹的用户确认收货后,结算剩余的20%。等于说,图书还没下印入库时,50%的收入已到账。同时,由于众筹项目完成后不允许用户退货,所以传统图书发行模式中的退货率问题也得以解决。在摩点副总裁周莹看来,“这种模式下,出版机构没有现金流和退货方面的负担,压力也小了很多。”
北京长江新世纪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简称“长江新世纪”)有关负责人表示,众筹的优势是明显的。众筹平台为出版机构提供了一种独特的销售渠道,它十分垂直,让出版机构能直接和读者沟通,了解读者的意见。出版机构之于读者不再高高在上,读者的“弱势感”降低,“话语权”提升。众筹平台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出版机构和读者之间的隔阂。
出版机构应该如何做众筹?
对于大量跃跃欲试的编辑及营销人员来说,如何参与众筹是一堂必修课。
在本期专题中,周莹从众筹流程、选题、用户画像等多方面“手把手”地介绍了出版业如何与众筹平台合作。周莹强调,摩点用户能接受高单价出版物,但并不是“万书通吃”;而作为“创意文化众筹社区”,摩点更偏重于内容导向。
人文社文创部主任邝芮在采访中介绍了如何迭代打磨产品,凸显文创产品的价值,以及如何紧跟市场需求的变化。他还分享了失败的文创盲盒案例。“究其根源,是因为忽视了盲盒整体市场热度减弱的现实,我们无法凭借自身力量去创造需求。”他说。
长江新世纪2022年做了两个众筹项目。一是《我爱我家·珍存集》,二是手撕立体日历。前者众筹效果非常好,后者却没获得如期的反响。有关负责人在文章中对众筹出版的“阳面”与“阴面”进行了剖析和总结。
学术出版由于很难找到精准触达特定受众的途径,印刷数量往往都不太多。天喜文化的王业云在文章中讲述了高冷考古图像学图书《青铜之道》如何借助众筹成功突围,以及整个团队备受煎熬的首次众筹项目打造之旅。
电子工业出版社少儿出版中心副主任温婷在文章中介绍了《打开敦煌》一书如何与众筹平台进行紧密合作的过程,如“发布前的创意碰撞”“众筹期的日常工作”等,非常具有实操性。
曾有人说,众筹出版这一模式正在成为出版行业的新曙光。这一结论能否成立还需要时间的检验,但一个明确的信号是,出版众筹从问世至今始终热度不减,方兴未艾,值得更多从业者关注并参与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