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7日至9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广东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汕头市人民政府、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等共同承办的“2022中国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大会”在广东省汕头市召开。会上,工业与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发布了其与零壹智库联合研发的《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指数报告(2022)》。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发展数字经济,将其上升为国家战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发展数字经济,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2022年1月,《不断做强做优做大中国数字经济》强调,近年来,数字经济发展速度之快、辐射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前所未有,正在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
目前,中国数字经济规模已经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二。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数字经济在支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恢复生产生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探究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的历史趋势、地域特性,探析典型省市的发展情况,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零壹智库通过构建数字经济指标体系,采用CRITIC客观赋权法确定指标权重,对全国、东中西部地区、31个省(市、自治区,不含港澳台)的数字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综合评价,并形成了《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指数报告(2022)》(简称“报告”)。
报告显示,2013年以来,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指数高速增长。2013-2021年,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指数由1000上升至5610.60,8年间增长了4.61倍,年复合增长率24.06%,远超同期GDP指数增速。
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字基础设施、数字技术和数字人才等五个二级指标中,数字产业化、数字基础设施和数字人才增速最快。具体而言,数字产业化指数由1000增长至3905.43,增长了2.91倍。数字基础设施指数由1000增长至11597.78,增长了10.60倍。数字人才指数由1000增长至6440.46,增长了5.44倍。
分地区看,东、中、西部地区数字经济发展指数各有特色。东部是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的引擎,东部数字经济发展指数由2013年的1218.34增长至2021年的7818.25,8年间增长了5.42倍,2013—2021年数字经济发展指数的均值为3729.08。中部是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的桥梁,中部数字经济发展指数从2013年的712.23增长至2021年的3066.77,8年间增长了3.31倍,2013—2021年数字经济发展指数的均值为1598.77。西部是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的洼地,西部地区在电力和人力成本等方面具有优势,发展数字经济的潜力大。数字经济发展指数从2013年的755.04增长至2021年的2855.36,8年间增长了2.78倍,2013—2021年数字经济发展指数的均值为1565.28,数字经济发展后劲较足。
从典型省市看,广东省、北京市、江苏省、湖南省和四川省等五省市特征明显。从2013年到2021年,广东省整体增速快,基于五个二级指数综合计算的广东省数字经济发展指数的增速位居全国前列。北京市数字基础设施驱动力强,增长速度位于全国前列。江苏省和湖南省各有特色,江苏省数字科技指数增长快,而湖南省产业数字化增速高。四川省二级指数的标准差较小,表明四川省数字经济发展较为均衡。
报告认为,提出未来几年,中国数字经济还将得到进一步发展。第一,数字经济政策将不断出台。第二,信创产业将继续扮演数字产业化的重要角色。第三,数字人才培养将受到更多重视。
此外,报告的学术支持机构为:中国赛宝智库、中山大学软件工程学院、香港科技大学数字金融实验室、中国科技体制改革研究会数字经济发展研究小组、中央财经大学银行业研究中心、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横琴数链数字金融研究院、天府新区立言金融与发展研究院、宜宾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