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暑假是学生们最轻松的时刻,却是教材印刷企业最为忙碌的时刻。教材品种多、批量大、生产周期短,是如何走上学子们的案头的呢?日前,记者走进云南省最大的中小学教材教辅定点印刷企业:云南出版印刷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了解一张纸是如何成为一本教材的。
印前环节
一本书,一本教材实质上是由两方面组成,一是把思想创意的信息内容以图片、文稿等形式呈现出来,由作者、编者来完成原稿;二是复制这些信息内容的载体,包括传统的书本,以及电子书、网络媒体等,由出版印刷相关企业共同制作完成复制品。教材成为书本,一般通过平版胶印印刷来实现,其印刷流程分为印前、印刷、印后三个环节。
据印刷集团工作人员介绍,印前流程分为两个阶段。一是设计、排版。通过电脑打字、扫描识别、复制等方式输入,使用专用软件,结合个人创意进行设计,把图文内容制作成书本的一个个页面,并通过多次打印样稿、校对、改样,最后由作者或编辑签字确认最终的可印刷样稿。二是制作印版。把单个页面的可印刷文件转换输出为印刷菲林胶片,按照印刷幅面大小、装订折页方式,单页胶片由人工拼贴形成印刷大版,之后用晒版机通过曝光显影冲洗等环节制作出印版。现在可以通过专用拼版软件,直接在计算机中拼成印刷大版,再由CTP计算机直接制版机制作印版。
从一张纸到一本教材
印刷环节
印刷,是通过印刷机械把印版上的图文内容复制在承印物上的过程。教材的印刷基本都是通过平版胶印方式,承印物基本都是纸张,并分为卷筒纸和平张纸印刷两种形式。印刷所用的纸张通常为对开大小,一张对开纸可裁切成8张通常所说的A4或16开大小的纸。目前中小学教材基本都是16开本,一张纸完成两面印刷后,每一面共有8个页码的内容,正反两面就是16个页码的内容。
印刷环节随着科技发展,实现了数字印刷,在印刷集团的数码印务中心内,已经可以利用计算机连接打印机,把存储的可印刷电子文件或印刷大版,直接打印出印刷品,这样就可以实现小批量、个性化的印刷需求。
印后环节
印后,就是书本装订成册及相关配套流程的统称,教材大多是平装本,有折页、配帖、订联、包封、裁切、打捆等过程。一张对开纸印刷完成后,首先需要裁切折页,把印刷品折叠成单个页面的大小,如16开的教材。卷筒纸印刷的产品已经在印刷机的折页装置上完成了折页,平张纸的印刷品主要用折页机来完成,还有极少数情况也可通过人工来完成。一张纸完成折页后通常叫书帖。当然封面是印刷后通过切纸机直接裁切得到的。
裁切折页后的配帖、订联、包封、裁切、打捆等过程可通过装订联动生产线来一次完成。一本教材由多个书帖组成,装订前要把所有书帖按顺序放入配页机构中,还要把裁切好的封面放在封面输送的装置上,添加好其他的生产材料,调试好组成联动生产线上的各个机器装置,就可以启动生产线了。一本本教材在生产线的输送带上流淌,源源不断地为每一位学生提供着精神食粮,加速每个人的健康成长。
从一张纸到一本教材
新技术助推 教材教辅生产实现绿色印刷全覆盖
中小学教材教辅承载青少年学习文化知识重要载体,同时担负着教育引导、关心爱护和责任。因此,中小学教材教辅的生产要实现绿色印刷。作为云南省最大的中小学教材教辅定点印刷企业,云南出版印刷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承印着全省70%的教材、40%的教辅生产任务,教材教辅的生产已经实现了绿色印刷全覆盖。
云南出版印刷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通过环保印刷材料、环保印刷设备、环保印刷工艺的全面应用,达到了生产材料无毒无害、生产过程节能减排、产品使用周期无污染无公害、废弃物可回收再生利用等各方面的绿色印刷要求,最终达到以环境友好与健康有益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目的。
践行印刷人使命担当
近年来,云南出版印刷集团不断加强设备技术改造,进行技术创新:印前有CTP直接制版系统,印刷有五色平张胶印机、高速八色轮转机,印后有高速胶订线、自动锁线机、堆积打捆机,在质量控制方面有图文检测系统、书帖误差检测系统等,这些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明显提升了生产效能和产品质量。2020年秋季教材生产中,共计印刷了5885万册教材教辅。企业用高质量的产品服务于广大读者,全力为云南省的教育事业发展作出贡献。
作为一家在传承中创新发展的百年老字号印刷企业,云南出版印刷集团一直以传播知识文化,促进人类文明,服务教育文化事业为己任,始终坚持继承与创新并举,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始终谨记来处,不忘初心,一直践行着印刷人的使命和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