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书展取代不了线下书展!”德国电视一台称,受新冠疫情影响,上周日结束的世界最大图书交易展会——第72届法兰克福国际书展绝大多数活动转至线上。书展主办方本周宣布,来自103个国家/地区的4400多家参展商、20万名用户注册参加了本届书展。法兰克福大学文化学者佩特兰德尔告诉《环球时报》记者,“本届法兰克福书展是图书业的一个转折点,疫情正加速全球图书业的数字化进程。”
线上为主,线下为辅
往年书展期间,来自全球的出版人、作家、专家学者和读者让法兰克福这个美因河畔的古老书城变得十分热闹,很难在市区酒店找到房间。今年受疫情影响,法兰克福市内变得冷清,记者可以39欧元订到一个四星级酒店房间。法兰克福展览中心也没了往年的喧闹:除了今年主宾国加拿大及德国几大出版社、政府机构展台外,国际展台基本取消,媒体记者也大量减少。最引人注目的要属德国电视一台在法兰克福会展中心设立的演播厅(图①)。这里每天会邀请来自世界各地的作家、出版人进行新书介绍,讨论出版业新趋势等话题。书展官网设有线上展厅,各国参展商在线展出新书,进行版权交易。官网还有各种行业活动,比如后疫情时代版权贸易、开放科学与文化变革管理等。仅主宾国加拿大就组织了20余场线上活动,包括对话该国“文学女王”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等。
为了拯救日趋衰落的展览业,法兰克福书展最近两年开始推动“书展节日化”潮流。17日的线上图书节是今年书展一大亮点节目,全世界文学爱好者在线共度了一场历时28小时(两个频道)的文化狂欢。记者了解到,该节目由主办方从50多个国家/地区500多家出版社的800多份创意中精选得来,最终80多家机构的100多个项目入选。节目涉及美食、旅行、生活、冒险、娱乐、畅销书、童书、插画等多个领域。
尽管本届书展遭遇疫情,法兰克福市内仍举办大约80场线下图书节活动,在图书馆、购物中心、教堂等公共场所举行。其中一个活动在法兰克福著名的霍夫酒店举行,每天提供1小时现场交流与讲座。活动以爵士乐开场,随后是作家访谈,然后分组交流,让书展爱好者在轻松的氛围中建立联系。
对于这种线上为主、线下为辅的形式,作家、出版人和书展爱好者们并不满足。德国一家出版社负责人乌维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对作家来说,不能与读者见面是一场灾难。文化源于个人的相遇,线上书展少了气氛和感觉。”不过大家也都承认,这是疫情中最好的解决方案。
几乎每周都有中国书籍出版
今年书展中,来自中国的出版机构共120多家。这些机构中,有的通过“阅读中国”专页整体亮相,有的则或独立或与国外合作方一同展出。在“阅读中国”专页上,中国出版机构可以在线上与国际出版商开展版权洽谈、行业交流,并举办专业推广活动,与国际出版界开展全方位的国际文化交流。
据记者观察,中国出版机构展出的书籍不仅有小说、文化、教育类等畅销类书籍,还有多本关于脱贫攻坚、全球抗疫题材的“主旋律”书籍。中国出版机构还首次采用全景VR云平台,通过5G时代“云书展”让国际出版人与普通读者一起感受沉浸式体验这种全新的阅读方式。
有两位中国作家参与了线上图书节。青年科幻作家陈楸帆与其作品《荒潮》(图②)的德国译者马克·赫尔曼隔着屏幕实现两人的首次“会面”。陈楸帆分享了自己的创作灵感,称中国社会的高速发展提供了科幻文学成长的土壤,人们更倾向于思考人与科技的关系。赫尔曼则谈到,近年来中国科幻文学在德国掀起热潮,包括刘慈欣、郝景芳和陈楸帆的作品都被译成德文。这些科幻文学探讨的是人类普遍性问题,引发对当代社会的反思。金庸作品《射雕英雄传》德文版(图③)译者卡琳·贝茨也分享了自己的翻译心得。她说,书中对功夫的生动描写让她翻译起来充满挑战,还需要对中国的历史、文学、哲学等知识的沉淀。
《环球时报》记者还走访了胡根杜贝尔书店等多家法兰克福书店,发现这些书店都设有中国书籍专柜。胡根杜贝尔书店的书籍顾问告诉记者,现在德国几乎每周都有中国类书籍出版,甚至供不应求。他认为来自中国的书籍仍太少,德国人写的中国书籍往往脱离中国现实。在他看来,中国出版社应该多推广,以“德国方式”把中国书籍介绍给德国读者。
阅读习惯更加数字化
书展期间,德国书业协会公布的调查研究显示,今年上半年,德国实体书店销售下降30.9%。降幅最大的为旅行书籍(-89.6%)和非小说类书籍(-69.3%),儿童和青少年书籍也比去年同期下降62%。法兰克福S.菲舍尔出版社传播负责人马尔廷告诉记者,3月至5月的销售因疫情出现低迷,6月后开始回升。
“疫情之下,人们对阅读的需求其实增加了。”文化学者佩特兰德尔称,德国市场机构GfK的一项调查显示,自新冠疫情暴发以来,21%的人阅读频率增加;10岁至19岁的年轻受众中,甚至有1/3的人阅读频率增加。“为什么阅读多了,实体书店买书的人却少了?原因是人们阅读习惯更加数字化——买电子书或网上阅读。”
佩特兰德尔认为,图书行业的数字化趋势主要体现在交易、内容和新技术等多个方面。“书展除了交易方面的数字展出平台之外,还有各种行业交流会以及新业务联系;而内容数字化则具体体现在有声书和App书籍的流行上。音频作为出版业宠儿正稳定增长,如今全球各地均通过有声读物、播客及各种音频平台提升内容质量,以吸引新消费者并创造商机。读者也可以通过App阅读书籍内容并查看相关视频和信息,购买周边商品等。此外,出版业也需要新科技——通过人工智能、动画、流媒体服务等让书籍更符合年轻人的阅读习惯。”
法兰克福书展主席于尔根·博斯称,尽管线上平台无法取代面对面的沟通,但可以实现跨越数千公里的交流。疫情让全球图书和出版行业更广泛地应用数字技术,书籍内容变得更容易被获取——在他看来,这是一种“希望的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