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0月16日举行的“中国及全球衍生品市场发展论坛”上,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表示,2018年中国经济延续下行趋势,按照可比价格计算,一季度经济同比增长6.8%,二季度增长6.7%,连续12个季度保持在6.7%-6.9%的区间。但三季度以来,随着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加剧,国内对经济增长的预期趋于恶化。预计三季度中国经济增长小幅放缓至6.6%,四季度则进一步回落至6.5%。预计今年前三季度中国GDP累计增长6.7%,全年经济增长6.6%左右。
李扬说,中国经济下行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消费疲软,二是投资疲软。从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下滑的态势来看,处于持续下滑状态;今年1月-8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同比增长6.1%,增速相比前7个月增速继续回落。从居民消费增速来看持续放缓;今年1月-8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9.3%,与上年同期相比下滑1.1个百分点。扣除物价因素,中国消费的实际增速已降至与同期GDP增速相当甚至更低的水平,这是为近年首次。此外,消费实际增速低于GDP实际增速,特别是在投资增速和净出口增速已经低于GDP实际增速的情况下,值得引起高度关注,因为它可能意味着某种螺旋式(加速)下行趋势。
他认为,未来我国“双顺差”格局不再;我国传统外贸竞争优势正在消减,中美贸易格局对出口的消极效应可能随时间推移进一步显现,外贸顺差会进一步收窄,加上服务贸易逆差扩大,全年经常项目可能出现1994年人民币汇率幷轨以来的首次逆差。今后中国经济可能面临经常账户与资本金融账户均相对不确定的格局。严重情形下,中国经济甚至可能面临经常账户赤字与资本金融账户赤字幷存的格局。持续20年的“双顺差”格局不再。
此外,国内就业开始出现问题,预计全年1100万人的城镇新增就业目标能够提前实现,四季度调查失业率仍然有望远低于年度目标。由于劳动力市场对冲击的反应滞后于产品市场,当前尚无明显证据表明贸易导致了规模性失业。但是,若制造业出口受限的预期加剧,一方面,新增就业机会将减少,另一方面,企业开工不足可能导致现有劳动者工资性收入减少,甚至部分企业可能会裁员。预计四季度开始,中美贸易的负面冲击可能向劳动力市场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