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我国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已达到36396元。人们购买力与消费水平的提升带来消费观念的变化,服务机器人满足了人们对智能家居、便捷生活的消费新需求,将有望成为消费升级宏观背景下的热门行业。2017年,中国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已经达到122.9亿元;行业周期度过探索期拐点,即将进入市场启动期;在国家政策的加持下,我国服务机器人的未来发展前景较好。
中国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增速下降
2017年人工智能热度不减,各方面技术持续进化,中国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达96.6亿元。作为人工智能技术的最佳载体,服务机器人也继续向医疗、物流、餐饮、客服等多个行业持续渗透。但与2016年相比,同比增速有所下降。预计2018年中国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122.9亿元。
另一方面,增速放缓是受服务机器人研发的影响。从专利情况看,截至2017年底,服务机器人领域,发明公开1858项,发明授权301项,实用新型736项,外观设计611项。根据soopat的数据显示,2013-2017年的发明授权量在逐渐减少,发明公开量在逐渐增加,这主要是受服务机器人的行业特性影响,研发投入需求大、周期长、个性化的产品内测等影响,需要一定时间周期进行发明授权。
图表1:2015-2019年中国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及预测(单位:亿元,%)
图表2:2013-2017年中国服务机器人专利情况(单位:项)
中国服务机器人发展周期:度过探索期拐点,即将进入市场启动期
与工业机器人相比,服务机器人在智能化方面的要求更高;它不仅要求具有更为丰富的人机交互方式,而且要求交互效果较为准确,从而在一些具有重复性和危险性的行业发挥辅助和替代性的作用。Analysys易观提出中国服务机器人市场的发展周期分为四个阶段,即:探索期、市场启动期、高速发展期和应用成熟期。
图表3:2017年中国服务机器人AMC模型
——探索期(1986-2020年):创新型厂商不断出现,市场缓慢培育,商业模式尚未清晰。
目前中国服务机器人处于市场探索期,只有一部分机器人企业已经实现量产,大部分企业依然停留在产业化前期的阶段。中国服务机器人市场经过了2015到2016年的探索期热潮,创新型厂商不断出现;2017年的市场阶段性冷静,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增速放缓;目前已经经过探索期拐点,即将进入市场启动期。
根据应用场景不同,服务机器人分为专业服务机器人和个人/家庭服务机器人。从市场趋势来看,专业服务机器人中,医疗、金融、物流领域中的专业服务机器人市场潜力巨大,成为发展热点,客服与住宿餐饮等行业对机器人技术要求较低,在机器人实现量产之后,可以较快实现规模化机器换人;国防、救援等特种机器人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往专、精、深方向发展。个人/家用服务机器人目前仍以解决家政清洁刚需的扫地机器人为主,陪伴类机器人急需通过提升技术、降低成本实现真正的类人陪伴。随着技术的提升以及产品的迭代,未来专业级服务机器人向系列化,消费级机器人向商品化方向发展,商业模式将逐步清晰。
图表4:个人/家庭服务机器人与专业服务机器人对比
——启动期:行业领域出现主流厂商,商业模式得到验证,市场进入快速推广期。
第二个阶段为启动期,我国服务机器人也即将进入这一阶段。经历探索期的市场检验,优胜劣汰后,市场将迎来新一轮机会,资本持续关注,市场进入启动期。服务机器人在2020年后将由弱智能向强智能方向发展,能够从感知、认知进入到简单决策层面,在金融、农业、医疗、交通、教育等多个行业中辅助或者替代传统人工。机器人平台兴起,搭载多种功能的智能服务机器人开始出现。
——高速发展期:市场规模化增长,产品、应用逐步成熟,企业搭建竞争壁垒,开始实现盈利,行业格局逐步形成。
——应用成熟期:竞争壁垒更加鲜明,各大企业纷纷凸显核心竞争力,市场渗透趋于饱和,整个市场由两到三家企业主导,市场进入寡头时代。
政策利好,国家层面重视机器人产业
从国家政策层面来讲,国家政策性将有效促进带动服务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大量服务机器人相关政策的陆续出台,为我国服务机器人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和引导,对服务机器人行业快速、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图表5:国家政策大力支持服务机器人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