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3月3日开始,出版业乃至全国正式进入“两会”时间,今天早上,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其中与出版业相关的内容还真不少。
第一个关键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报告原文: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继续抓好“三去一降一补”,大力简政减税减费,不断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提升经济发展质量。
发展壮大新动能。做大做强新兴产业集群,实施大数据发展行动,加强新一代人工智能研发应用,在医疗、养老、教育、文化、体育等多领域推进“互联网+”。发展智能产业,拓展智能生活。运用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大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转化。在这一科学论断的指引下,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想来破解包括出版业在内的文化产业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是解决这一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也是出版企业新时代最重要的改革发展任务。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规划发展司司长朱伟峰曾在一次公开论坛发言中指出,出版企业要以推动建立新闻出版业全新的精品力作生产机制为重点,全力实现质量变革;以推动构建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体制机制为重点,全力实现效率变革;以推动建立健全具有文化特色的现代企业制度为重点,全力实现动力变革。
具体来看,出版业的供给侧改革需要做到三点:立足市场,了解读者需求,根据读者需求优化选题,提升有效供给;在加强出版有效供给的基础上,强化有效传播,大力推动全民阅读等措施多管齐下;推进出版业“互联网+”战略,积极拥抱新技术,实现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出版业已经做出了一些有益尝试。如通过各种方式收集读者大数据,反哺选题策划;运用二维码、AR、VR等,增加出版物的技术含量和内容附加值。2017年是人工智能元年,出版业目前与人工智能领域的跨界合作也在逐步推进,如自动售书机、书店导购机器人等。未来,出版领域的“互联网+”尝试将持续深化。
第二个关键词:创新
报告原文: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把握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大势,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增强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
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强化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启动一批科技创新重大项目,高标准建设国家实验室。鼓励企业牵头实施重大科技项目,支持科研院所、高校与企业融通创新,加快创新成果转化应用。
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上水平。我国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人力人才资源,这是创新发展的最大“富矿”。要提供全方位创新创业服务,推进“双创”示范基地建设,鼓励大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开放创新资源,发展平台经济、共享经济,形成线上线下结合、产学研用协同、大中小企业融合的创新创业格局,打造“双创”升级版。
出版业作为一个文化创意产业,创新是其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背景下,出版业的创新显得尤为重要。早在电子书进入读者视野开始,出版业就在持续创新的道路上砥砺奋进。
近年来,经济社会的各种新现象、新事物、新玩法层出不穷,出版业也在其中积极“弄潮”,主动推进创新驱动。2014年,社群媒体兴起时,出版业通过图书营销与社群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2015年,在线教育火爆时,出版业通过教育信息化,大胆涉足新兴领域;2016年,IP运营常态化时,不少出版机构成立了自己的影视部门或公司,不再满足于版权销售,而是更深层次地与影视行业进行跨界合作;2017年,知识付费、共享经济席卷全行业时,出版业把握机遇,迅速做出反应,积极向优质阅读服务商转型。
出版是一个相对传统的行业,讲究工匠精神,讲究沉下心来,但在此基础上,每家出版机构、每个出版人做出的一点点创新,都是整个产业向前迈进的一大步。
第三个关键词:基础性关健领域改革
报告原文:推进国资国企改革。制定出资人监管权责清单。深化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等改革试点,赋予更多自主权。继续推进国有企业优化重组和央企股份制改革,加快形成有效制衡的法人治理结构和灵活高效的市场化经营机制,持续瘦身健体,提升主业核心竞争力,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稳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国有企业要通过改革创新,走在高质量发展前列。
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坚持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全面落实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认真解决民营企业反映的突出问题,坚决破除各种隐性壁垒。
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产权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石。要以保护产权、维护契约、统一市场、平等交换、公平竞争为基本导向,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对各种侵权行为要依法严肃处理,对产权纠纷案件要依法甄别纠正。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实行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
作为从事业单位转企改制而来的大多数出版社来说,保证国有资本的保值增值是其发展的必然要求。在转企改制的过程中,出版社如何既保证企业化运作,实现经济效益,又坚守行业使命和职业操守,实现社会效益,这是出版业在新的一年里需要重点落实的问题。
顶层设计能够从根本上提升出版主业的核心竞争力,2017年的多次相关会议中,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和中宣部的领导多次强调“双效”统一的问题,社会效益考核体系也即将试行。
在深化国有出版社的体制改革的基础上,民营书业的发展也是整个出版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从2000年至今,已有不少国有出版集团收购控股了一些市场竞争力较强的民营策划机构,混合所有制经济在出版业风生水起,既增强了整个出版业的市场活力,又确保了图书的社会价值属性。还有不少出版社在异地建立分支机构,充分地整合当地资源,充分地放权,积极在市场竞争中保持活力。商务君曾以专题形式做过相关报道,感兴趣的同仁可移步出版商务网,在专题页面查看。
政府工作报告的这一部分还重点阐述了知识产权的相关内容,知识产权与出版业密切相关,去年多种网络小说爆出抄袭事件,各种侵权现象层出不穷,盗版图书屡禁不止,面对这些图书市场的乱象,“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实行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将为这些乱象带来“止血”效果。相关权利主体也应积极开展维权工作,净化市场环境。
第四个关键词:全面开放
报告原文: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进一步拓展开放范围和层次,完善开放结构布局和体制机制,以高水平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
推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坚持共商共建共享,落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成果。推动国际大通道建设,深化沿线大通关合作。
“一带一路”是2017年出版业的关键词之一,据中国版本图书馆的统计数据,2017年,“一带一路”相关图书选题共计1000余种,内容涉及经济、历史地理、文学、艺术、政治法律、文化、科技等领域。
传播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这一直是出版业“走出去”工作的指导思想,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带动下,出版“走出去”工作更上新台阶。山东出版集团专门针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举行版贸洽谈会展,旗下出版社均实现了多种版权输出签约。
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走出去”将依然是出版业工作的重中之重,创新并多元化“走出去”模式,是出版机构需要注意的问题。目前,有些出版社已在国外建立了分支机构,尝试国际同步出版,如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接力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等。海外分支机构的建立使得出版“走出去”向出版“走进去”逐步延伸。
为了增强“走出去”图书的时效,今年“走出去三大工程”(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丝路书香工程重点翻译资助项目、中国当代作品翻译工程项目)鼓励引导各出版单位围绕2018年改革开放40周年、2019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2022年党的二十大等重要时间节点,策划并申报“走出去”重点内容选题。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将组织专家对重点内容选题评议,建立优秀内容选题库,对入库选题在翻译出版推广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
第五个关键词:文化民生
报告原文: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要在发展基础上多办利民实事、多解民生难事,兜牢民生底线,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教育投入继续向困难地区和薄弱环节倾斜。切实降低农村学生辍学率,抓紧消除城镇“大班额”,着力解决中小学生课外负担重问题。儿童是民族的未来、家庭的希望。要多渠道增加学前教育资源供给,运用互联网等信息化手段,加强对儿童托育全过程监管,一定要让家长放心安心。
为人民过上美好生活提供丰富精神食粮。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繁荣文艺创作,发展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档案等事业。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建好新型智库。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培育新型文化业态。深化中外人文交流。我们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兴盛,凝聚起实现民族复兴的磅礴精神力量。
教育问题是整个社会长久以来关注的最重要问题之一,2017年的多起幼儿园虐童事件更是将学前教育问题的关注度提了上来。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多渠道增加学前教育资源供给”,这对拥有学前教育相关板块及产品线的出版机构具有较大影响,如何加强精品意识、出版和生产一批高质量的学前教育用书及玩教具是这些出版机构未来发展的着眼点之一。除此之外,互联网等信息化手段在教育领域的运用也非常重要,尤其是边远地区的教育信息化建设,有助于进一步解决教育公平问题。有志于在教育信息化领域深耕的出版机构可加强这方面的投入和研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统文化、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新型智库等依然是未来一段时间内整个文化产业的重点发展方向,对于出版业来说,相关图书选题的策划需提前提上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