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日前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强化战略科技力量,推动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我们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思想。
经过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发展,无论是GDP总量还是工业体系的完善程度,中国都取得了瞩目的进展。但过去的高速发展,主要依赖要素投入和资源投入进行的规模扩张,实体经济创新能力不强,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不高,这种发展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是不可持续的,这实际上已经成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最突出的问题。可以说,当前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内生性增长动力不足,创新不足是其中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因。
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但距离工业强国还有一定距离。从企业的角度看,主要表现在我国大多数企业还集中在世界经济产业链的中端或者末端,产业附加值不高,竞争力水平还有欠缺,核心技术仍然没有掌握在自己手中,距离真正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还有一定距离。以光电子芯片产业为例,中国作为手机、电脑电子等产品的最大生产国,对芯片的需求巨大,近几年,每年花费在芯片进口的金额超过万亿元,国外大厂占据了国内高端光芯片、电芯片市场的绝大多数份额,导致这条产业链上的大部分利润被他人攫取。
要破解上述难题,关键要贯彻新发展理念。十九大报告提出,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十九大报告还提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这表明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新发展理念时,创新不仅是战略支撑,而且是第一位的,具有引领全局的作用。通过创新,中国才能够改变过去的发展路径,经济才能真正具有长久的内生性增长动力。我们的产业和企业才能够摆脱低端生产,在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同时,提升自己的附加价值,提升在世界产业链条中的地位。
应当认识到,我们所倡导创新不只是技术层面的创新,而是涉及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全要素、全系统、全方位的改革创新。我们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在技术上,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加强应用基础研究,拓展实施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突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在制度上,要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在文化层面,要倡导创新文化,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同时,还要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当前,全球经济风云变幻,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世界经济和产业格局在可预见的时间内可能会发生重大变化。信息、生物、能源、新材料等多个领域的技术突破,将带来大量的新兴产业和就业机会。在这个重大变革中,谁的创新能力强、技术储备丰富、应用场景成熟,谁就占据了变局中的主动权。对于中国而言,这是一个不容错过的战略机遇窗口,是我们跻身世界经济产业链和价值链上游的历史机遇,也是我们实现从经济大国到经济强国历史转变的重要机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