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必胜印刷网 > 新闻中心 > 厂商 > 正文

泉林模式 用环保重新定义造纸厂

时间:2017-12-20 来源:中宜环科环保产业研究

摘  要:
以秸秆为原料,形成一条涵盖秸秆收储、制浆、造纸、制肥的全产业链,“泉林模式”通过对秸秆实施原料化、肥料化联合开发,实现产业价值最大化。

关键词: 泉林模式 

  曾经,“一个造纸厂污染一条河流”是造纸厂留给人们的印象,造纸被公认为工业污染的罪魁祸首。有一家造纸企业,却在排水点建起了湿地公园,构建了绿色生态工业园区,既解决了污染问题又促进了生态保护。他们用秸秆生产原生纸和黄腐酸肥,打造了一条生态产业链。这家企业叫泉林纸业,是一家秸秆综合利用企业,也是国家第一批循环经济试点。一个重污染型企业如何解决污染问题?笔者采访了泉林纸业生产副总贾明昊,探寻“泉林模式”下的治污之道。

  以秸秆为原料,形成一条涵盖秸秆收储、制浆、造纸、制肥的全产业链,“泉林模式”通过对秸秆实施原料化、肥料化联合开发,实现产业价值最大化。用董事长李洪法的话说,“泉林模式”真正做到了“一草两用”。一是把秸秆纤维素用于生产秸秆浆及文化纸、生活用纸、食品包装等高端产品,实现秸秆浆向高档产品原料的升级;二是把秸秆中的木质素等转化为黄腐酸,生产黄腐酸有机肥取代化肥。

  从县城标配到民族品牌,一家县城造纸厂的涅槃

  在上世纪70年代,一家造纸厂加一家酒厂,成了山东一个县城工业的标配。1976年,泉林在山东高唐县建厂。1976年到1993年,被李洪法定义为初创阶段,当时企业规模小,产品结构单一,一直在困境中挣扎。李洪法上任厂长兼党支部书记后,肩负起了改造造纸厂的重任。当时,铜版纸市场被国外公司垄断,一吨纸甚至卖到了一万多块。泉林开辟了全国第一条铜版纸生产线,一吨纸卖到九千块,第一个月利润就达到了六七百万,并先后投入4000多万元,连上7条1760型短长网纸机。1997年底,泉林规模达到了6万吨,成为山东省百强企业。

  2000年,泉林开始生产包装盒。当时国家号召发展民族工业,泉林作为民族品牌与全球垄断企业利乐打起了反倾销战。当时一包牛奶两块钱,包装盒就要一块多,利乐占全球90%的市场份额。现在,一个牛奶包装盒两毛钱,泉林成为了全球第二大包装盒生产厂商。

  用秸秆纤维素开发本色纸,逆流而上却成顺势而为

  漂白被认为是水体里二噁英的主要来源,尤其在印染与造纸领域。2007年,当“越白越干净”成为评价纸张好坏的标准时,李洪法却决定放弃漂白,做起了本色纸。李洪法带着生产副总贾明昊去北京开POPs公约履约办的一次会议。也是在那次,他们深刻感受到了二噁英的危害。他们回去做了一个决定,停止漂白,只做本色纸。刚开始老百姓并不买单,改造前二十台白色铜版纸机,订单每天排的很满,改为本色纸以后,二十台机子只有两台开着,车间一千多号人全部闲着。

  白纸的做法是加氯漂白,虽然视觉上干净了不少,却含有很多氯苯等致癌物质。泉林首创了秸秆本色纸制品,用秸秆纤维素开发出秸秆本色浆,制作出本色文化纸、生活纸、食品包装等一系列的高档本色纸。整个过程不漂白,无二噁英成分,安全卫生指标达到了美国、欧盟食品级标准。现如今,泉林的本色纸在超市供不应求,越来越多的造纸厂也都开始转向本色纸。贾明昊说,除了环境和人们消费意识的改变,本色纸更多是在唤醒商家良心。

  “黑液”变黄腐酸肥,“贵族肥”也可平民化

  近年来,化肥用量持续攀升。通常化肥的使用率只有27%左右,70%被挥发到大气中形成雾霾,或流到水里导致水体污染。“两吨半的木材造一吨浆,不算化学药剂,原料残余一吨半,100-200公斤跑到水里,一吨三左右残余留在了黑液里。”贾明昊说。而在造纸行业,黑液一般作为废弃物烧掉了。泉林在生产过程中不加碱,而是加入亚硫酸铵,将黑液变成了黄腐酸铵。“别人造一顿浆用两吨半木材,我们用两吨半草,用量基本一样。”

  作为一种水溶性腐殖酸,黄腐酸也是公认的植物生长促进剂、肥效增进剂与土壤改良剂。泉林通过秸秆提取从废弃物黑液中提取黄腐酸,推出了泉林“嘉有”黄腐酸肥。“与利用强碱从矿物质里提取黄腐酸相比,我们的制取成本低、无污染且活性更强。”说起自家产品,贾明昊如数家珍,“很多权威科研机构都参与了产品应用试验,试验效果非常好。”

  现在,黄腐酸被广泛应用在了底肥、追肥和叶面肥中。2014年,泉林黄腐酸肥在湖南水稻研究中心的“三一粮食丰产工程”水稻试验田中应用,经鉴定一亩地可增产58.1公斤。袁隆平院士说“泉林助力中国农业”。目前,泉林将产品销售到了全国30多个省市自治区,还打入了美国市场。有人说,泉林让黄腐酸肥从稀缺、价高、应用范围窄的“贵族肥”,变身成了成本与化肥相当的“平民肥”。

  秸秆难收集的关键是没好去处

  “秸秆焚烧很多年禁不掉,关键还是秸秆没有好去处。”贾明昊说。在山东,从麦收到玉米种下只有十天时间。他们通过建立“划片收储、集中转运、规模利用”秸秆收储体系,采取“企业+乡镇收储中心+村级收集点+农户”四位一体的收储机制。“每个村设立一个村级收集点,30个村设立1个乡镇收储中心,作为秸秆分散储存地,按生产计划有序调拨。”贾明昊说,按合同约定,收集点可获得泉林专用收储装备、贷款担保、保护价收购等支持。最关键的是定价,泉林把秸秆收购价定在每吨600块,而秸秆发电每吨200多块。这也调动了收储人员的积极性。贾明昊给他们算了一笔账。“按一吨500块来收,去除100块的运费,3000吨就是150万,收两季的高粱纯利润就有40多万,这太有吸引力了。”

  生死抉择,工业企业如何为环保买单?

  2017年是贾明昊来泉林的第十五个年头,他亲历了泉林在环保上的生死抉择。入场第一年他就遇到了生产线全部关停的考验。贾明昊回忆,当时五条生产线已经关了一条,如果再不解决环保问题,半个月后其他都将关停。“就这半个月,上一套环保处理设施!”老板一声令下,任务就从老板到副总,从副总到处长,最后落到了贾明昊的头上。“大家在工厂连轴转,连夜调试非常苦。”现在想起来,贾明昊仍心有余悸。从设计到施工再到安装调试,他和团队只用了13天。

  2003年,山东以地方环境标准倒逼造纸行业转型升级。“这个事情我们谋划了10年,2年用来过渡,8年用来加严标准,差不多2年一个台阶往上走”,时任山东省环境保护厅厅长的张波司长在一次演讲中提到。消息一出来很多人反对,都说严于“国标”的新标准将“整垮山东企业”,也有人硕这根本就没有可能性。泉林却做到了。2003年以前,草浆造纸国家废水排放标准为COD450mg/L。2003年,泉林的废水排放已经达到COD150mg/L,远低于国家标准。“当时,省环保厅组织把全国造纸行业标准的现场会放在了泉林,并结合泉林的排放标准制定了山东省的地方标准”,贾明昊说。目前,国家标准COD90mg/L,山东省地方标准是COD60mg/L,而泉林的内控标准却是COD30mg/L。贾明昊说,现在泉林的水质指标不仅领先国家和地方标准,也优于欧盟、美国等发达国家木浆环保标准,废水可供生产循环利用及农业灌溉。

  “不算运行成本,泉林这么多年来直接的环保投入就将近10个亿。”贾明昊说,早期的时候最高一吨水成本高达八块多。“这相当于一天把一辆奥迪扔进水里。”贾明昊打了一个生动的比方。一天水量6万方,一方增加3块钱,一天就是18万,对于企业来说这是一笔不小的开支。真值得做么?董事长李洪法却说,“不要管成本,能做多好做多好!”

  一个绿色生态工业园串起一条绿色产业链

  在泉林厂区建有一个占地三千多亩的人工湿地,据说这里住着四十多种野生鸟类,还有刺猬、黄鼬等野生动物。泉林打造了一个绿色生态工业园,包括浆纸工业基地、水综合处理及资源化利用基地、绿色生态有机肥基地等几大经济实体。创建生态工业园的目的是把多种产业链科学合理地交叉在一起,形成一条类似自然生态系统食物链的工业生态系统,使资源梯级循环利用。该生态产业链不仅可以提高物质、能量、信息的利用程度和生态效率,还能提高园区产业关联度,形成产业间横向藕合、纵向闭合的共生关系,实现污染物资源利用。

  成立第一家造纸行业环保研究所,工业企业的治污要靠自己

  技术先进性最关键在于运营成本和可操作性。贾明昊说,泉林研究的是一些真正能够落地、推广的技术,不光是为了达标,更主要是让企业能承受。

  2001年,泉林成立了环保研究所,专门研究造纸污染问题。贾明昊说,这也是至今为止国内唯一一家造纸行业的环保研究所。“工业企业治污要靠企业本身,不能单纯依赖环保公司。”谈及研究所成立的初衷,贾明昊说。目前,研究所有四十来人,研究问题从原料、备料到纸浆、造纸,从源头到生产再到循环利用都有涉及。现在,泉林一共申请专利240多项,已经授权160多项,绝大部分都是发明专利,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

  2003年,泉林上了一个项目,一吨浆国家的标准是三百方水,泉林用水是二十方左右,只有国家标准的十五分之一。污水处理量也从原来的七千多吨降到只有八百来吨。处理完的水有两个供水站,车间、工厂、集团、县域四级可用。

  一个大环保的概念,哪里有秸秆就去哪儿

  前不久,国家公布了11个重点行业的清洁生产技术,其中6项在造纸领域,泉林就占了4项。2012年,“泉林模式”被作为典型案例入编国家发改委《循环经济典型模式案例》,先后4次被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焦点访谈栏目正面报道。

  “目前,泉林团队一万六千多人,加上项目公司将近七万人,产业涉及制浆、造纸、肥料、运输、农业等行业60余家集团公司。”贾明昊说,泉林总资产四百多个亿,其中泉林纸业占到三百个亿。谈及要把厂子建到美国去,贾明昊很兴奋,“我们要给美国的造纸行业树立新标。”他还记得时任山东省环保厅厅长的张波的话,没有真正落后的行业,只有落后的企业观念和意识。目前,该造纸厂还在筹划中。

  “我们做的是一个大环保的理念。哪里有秸秆,我们就去哪儿。”贾明昊说。泉林的整个秸秆综合利用计划是做到两千万吨浆,六千多万吨秸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环境和经济并不是完全矛盾的。他们做的,就是要让工业企业与生态环境、自然环境相融合。

 
关键词:泉林模式 
热点排行
柯尼卡美能达黑白新品bizhub PRO 1200产品报告

革新化黑白数字印刷系统——拥有更全面的综…[详细]

上海紫光预推出数字喷墨印刷机PM520

上海紫光机械有限公司将在2011年11月举办的…[详细]

杭州东城图像公司推出热敏CTP和UV-CTP

近日,杭州东城图像技术有限公司重拳出击,…[详细]

大族冠华新推GH794四色商务印刷机亮相全印展

第四届中国(上海)全印展于11月14日隆重召开…[详细]

美企业推出新概念UV-LED喷墨丝网印刷机

据来自美国wxow网站的消息,丝网印刷机厂商…[详细]

柯尼卡美能达bizhub PRESS C7000/C6000产品报

2011年8月5日,柯尼卡美能达在北京展出了其…[详细]

更多知识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