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必胜印刷网 > 新闻中心 > 出版 > 正文

培养国际化出版人才搭建国际传播平台

时间:2017-11-08 作者:王坤宁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摘  要:
北京科爱森蓝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科爱”)由中国科技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科学出版社)和爱思唯尔(Elsevier)这两家国内外著名的科学、技术和医学出版机构于2007年共同投资成立,2014年战略转型为期刊出版与服务机构,主要业务是为中国科学、技术和医学领域的英文期刊提供出版服务和科学评估以及推出高水平国际英文期刊。

关键词: 国际化 出版人才 

  北京科爱森蓝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科爱”)由中国科技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科学出版社)和爱思唯尔(Elsevier)这两家国内外著名的科学、技术和医学出版机构于2007年共同投资成立,2014年战略转型为期刊出版与服务机构,主要业务是为中国科学、技术和医学领域的英文期刊提供出版服务和科学评估以及推出高水平国际英文期刊。

    3年来,在与国内科研机构合作创办英文期刊和自办英文期刊的业务中,科爱出版的期刊开始得到学术界的普遍关注和认可。截至目前,科爱已与国内近30家科研机构开展了英文期刊的合作出版,如《动物营养学报》《气候研究进展》等;另外科爱自办了《新兴污染物》《合成生物与系统生物技术》等10余本期刊,期刊全部采用开放获取模式出版。由于期刊注重高质量文章和国际化的作者与编委会成员,有些期刊在创立不到两年的时间即被Web of Science,Scopus,PubMed等各大国际知名文摘数据库所收录。

    2017年4月,来自荷兰的葛阳(Gert-Jan Geraeds)接替Keith De Blanger博士,担任新一届科爱总经理。葛阳拥有荷兰莱顿大学的法学硕士学位,在出任科爱总经理之前担任爱思唯尔环境科学期刊的出版总监一职。日前,《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就科爱的发展状况、今后的发展方向以及中国科技期刊的走出去状况对葛阳进行了专访。

    把中国最新科研成果呈现给全世界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过去15年,你曾在欧洲、美国的施普林格和爱思唯尔担任过各种出版和业务发展职位,其中在担任爱思唯尔环境科学期刊出版总监期间曾带领一支国际化出版和编辑团队,出版环境科学、海洋学和农业科学领域的140余种期刊。在你看来,科爱目前的成绩如何?其独特之处有哪些?

    葛阳:我们的办公地点在北京,依托着爱思唯尔和科学出版社的强大支持,科爱是唯一一个集一流的出版系统平台、科研数据和专家人脉为一体的独特存在,我们团队每个人都具有专业知识,并在我们所做的任何事上侧重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到2017年年底,科爱将出版40余本开放获取期刊,涵盖了医学、生命科学和地球科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在短短几年时间内出版这么多本高水平的学术期刊,这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成就。对此,科爱的出版人与合作期刊的编辑团队、相关学术机构都感到欢欣鼓舞,并为之自豪。这些扎根于中国的国际期刊,将中国的大量划时代科研成果呈现给全世界。

    过去的3年,我们通过科学出版社广泛而雄厚的学术资源来向外延伸,利用爱思唯尔旗下的世界顶尖学术传播平台——ScienceDirect作为期刊的展示平台,这个平台集成了世界先进的出版技术、聚集了优秀的科研成果,非常有利于中国学术论文在全世界范围内展示与传播。与此同时,我们积极致力于与国内学术机构合作,合作伙伴有中华医学会、中国石油学会、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等多家国内知名科研机构。

    当下,科爱正处在蓬勃发展期,出版期刊数量不断增加,学科种类不断完善,并且被越来越多的国际主流数据库收录,如科睿唯安的ESCI(Emerging Sources Citation Index)数据库,以及在医学领域首屈一指的PubMed数据库等。这说明,科爱不仅在期刊数量上初具规模,而且在质量上也得到了学术同行的普遍认可,这个过程与中国科研事业的整体发展进程是极为相似的。

    我们真正做到了立足中国,放眼全球:将国内外的行业领军人物吸引到编委团队中,亲自到各个城市的科研院所拜访编委会成员,通过大大小小的学术会议和培训紧密地将广大科研工作者与学术机构连接在一起。我们对作者有着高度的责任感,在研究成果发表的过程中,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都可以在全球范围内随时、随地、免费地、永久地在线访问。

    积极搭建中国期刊走出去平台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贵公司的宗旨是致力于为中国的英文版科技期刊提供出版服务、为科技期刊和科研机构提供评价与信息分析等相关业务,目前在搭建中国科技期刊走出去发展平台方面有什么措施和成效?

    葛阳:首先,中国的大学、研究机构以及各类学会通过与我们的合作,使其承办的英文期刊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我们对这些期刊倾注了全部的精力,也对负责期刊的合作伙伴给予个人的关注,而这些正是期刊成功的基础。通过合作,科爱不仅为期刊提供了展示与传播的平台,彼此也建立了良好的具有建设性意义的关系。在与合作伙伴会面的过程中,我们会聆听他们的需求和建议,并且一同讨论并为每本期刊量身定制行之有效的出版解决方案。我们还会收集有质量的数据,通过运用专业的分析方法和信息管理系统对其进行分析,并以此来预测最新的科学研究趋势,发掘顶级的研究机构以及相应的研究人员。

    其次,科爱在中国拥有一支专业的出版团队,这些出版人会亲自与编辑会面、参加学术会议并与学会建立良好的关系,这就使得我们有能力把对方的意见建议转化为行之有效的出版策略。

    再次,科爱不仅在中国出版期刊,也在国际平台上进行推广。我们拥有目前最先进的网络期刊编辑系统,以确保同行评审的严格性与时效性,并且会将发表的文章发布在爱思唯尔的ScienceDirect平台上。除了上述在中国提供出版服务和参与学会活动之外,我们还获得了来自印度与欧美等国际团队的支持,使得科爱的出版、生产制作、市场营销以及数据分析等业务得以顺利开展。

    科技期刊一定要有清晰定位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发展科技期刊是掌握话语权的重要手段。请谈谈中国科技期刊走出去的机遇和困境,你有什么建议?

    葛阳:在中国的科学研究成果快速增长的过程中,科研群体的主导地位在期刊创办及推广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新期刊只有在学术界真正需要的时候才能得以发展。在过去的几年内,中国快速增长的科研产出令人印象深刻,这导致了包括开放获取期刊在内的一系列新期刊的扩张。但不是所有的期刊都是为科研团体服务的,有一些期刊的质量着实令人堪忧。例如有的没有可靠的期刊管理系统和流程来保障严格的同行评审,有的没有清晰的定价或者出版伦理道德的说明等。

    期刊只有具备明确的发展定位、切实服务于科研人员并致力于科学研究的发展,才能得以创造价值并提高影响力,最终获得长期健康的发展。因此,在创办期刊之前,出版人需要跟科研人员长期保持密切的沟通与交流,向领域内一流的专家咨询并学习,并且能够使用大数据和智能分析工具甄别出相关的领域也是至关重要的。

    随着待发表的研究成果与日俱增,出版环节中的每个人都应该对质量保持敏锐的眼光,这是非常关键的。

    中国很快就会成为科技论文产出第一大国,论文的质量水平也在不断上升,我相信这一趋势会使得中国科技期刊的市场发生相应的变化。随着高质量论文的持续产出,中国的科技期刊数量也会不断增长,科爱公司根植于中国,具有将世界各地的研究机构、学会以及科研人员联系在一起的能力,一定会在这个过程中贡献自己的力量。随着中国与日俱增的科研产出,了解当地的学术文化并快速建立起有效的沟通渠道对于保持期刊的最高水准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同时期刊也需要具备一定的灵活性,以确保学术成果能够尽快发表。我相信,中国科技期刊只要能将期刊的国际化与其个体的独特性有效地结合在一起,上述目标一定可以实现。

    “质量高于一切”是重中之重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在中国科技期刊界赢得相应的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以及科技期刊国际化、打造品牌、提高学术科研论文质量等方面,科爱是怎么考虑的?

    葛阳:科爱是中国唯一的为学术期刊提供此类广泛出版服务的机构,其发表的学术成果允许全世界各地的读者免费阅读并全文下载,这也使得科爱能够实现科研成果的国际化传播。我们在中国拥有一支独特的、专业的出版团队,他们通过与大学以及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之间的交流来帮助并支持期刊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加深了我们对中国学术界的深刻理解,也收获了在中国办刊的经验,并将其运用到科爱自己发行的国际期刊中。中国科技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与爱思唯尔不仅在全世界具有广泛的知名度与受众读者群,还拥有领先的网络期刊管理系统。科爱通过依托于上述优势,并通过运用多语言、多渠道的方式,使得将中国的科研人员与世界范围内的同行建立联系得以实现。此外,由于科爱旗下的所有期刊均采用开放获取的出版模式(即不论何时何地,读者均可以免费阅读并下载全文),也确保了研究成果能够在国际上获得最广泛的传播与显示度。

    我认为,一本期刊的国际化首先是要有真正的国际编委会成员。有来自中国顶尖的科研人员来引领我们期刊或者担任期刊编委会成员,这样可以帮助吸引和确保我们期刊上发表的是最优质的科研成果;其次,也很重要的是,我们要确保我们的中国编委会成员与来自全世界的有着丰富经验的编委会成员共同紧密合作。一本期刊的编委会成员,象征着一本期刊所发表文章的水平,是需要在各个方面能够体现全面和多样化。如学科领域的全面、性别以及来自不同学术生涯阶段的专家等,带来了文章的全面和多样。我们所有主编、编委和评审投入了很多的努力和心血来保证期刊所发表的文章质量。他们所进行的严格、公正的同行评审是高质量文章的关键。

    同时,我们通过组织针对专业话题的专辑来突出显示中国在某些领域里特有的学科优势,通常这种专辑是邀请国际范围的客座主编团队来引领并开展的。这些专辑经常会产生额外的显示度,并扩大和增加了期刊和所发表文章的影响力。

    目前我们在北京和欧洲的办公室均设有专职的市场营销人员来为期刊设计有针对性的宣传活动。我们的宣传工作并不是所有期刊“单一模式”,而是针对不同的期刊设计不同的、有针对性的内容。明确地是针对某一本期刊而量身定制,并通过数据分析和个性化的内容来传递给相关领域内的研究人员。

    在我们的长期发展策略中,始终将“质量高于一切”的理念放在重中之重的地位;我们有专职人员对文献数据进行分析;我们对每一项工作都要求关注到个人,即强调人与人之间直接沟通,而不会让人觉得在面对冷冰冰的机器。我们就是通过这些举措来提升全球影响力的。

关键词:国际化 出版人才 
热点排行
柯尼卡美能达黑白新品bizhub PRO 1200产品报告

革新化黑白数字印刷系统——拥有更全面的综…[详细]

上海紫光预推出数字喷墨印刷机PM520

上海紫光机械有限公司将在2011年11月举办的…[详细]

杭州东城图像公司推出热敏CTP和UV-CTP

近日,杭州东城图像技术有限公司重拳出击,…[详细]

大族冠华新推GH794四色商务印刷机亮相全印展

第四届中国(上海)全印展于11月14日隆重召开…[详细]

美企业推出新概念UV-LED喷墨丝网印刷机

据来自美国wxow网站的消息,丝网印刷机厂商…[详细]

柯尼卡美能达bizhub PRESS C7000/C6000产品报

2011年8月5日,柯尼卡美能达在北京展出了其…[详细]

更多知识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