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在农业部科技发展中心组织的科技成果评价会上,泉林集团主持完成的“秸秆源黄腐酸的特性及其应用”被专家组一致评价为“研究结果和创制的系列产品具有开拓性、创新性,推广应用前景巨大,居同类研究的国际领先水平,建议进一步深化机理研究,扩大秸秆源黄腐酸产品的应用范围,加快技术和产品的推广应用”。这是泉林集团第六项“国际领先”技术成果。
此次会议评价咨询专家组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万建民,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教授陈阜,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研究员张旭东,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物营养与资源研究所所长赵同科,农业部微生物肥料质检中心主任、研究员李俊,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所长魏丹,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营养与资源环境研究所所长张玉亭7位行业权威专家组成。
会上,专家组专家指出,泉林创新性研制出以秸秆为原料的类腐植酸物质生产工艺和装备,其分子特性和功能,与矿源黄腐酸极为相似,且分子量更小、活性官能团含量更多,确定为秸秆源黄腐酸,具有刺激作物生长的功能,能提高植物抗逆性、改善土壤团粒结构和土壤通透性,并可通过螯合和吸附等作用提高化肥农药的利用效率。根据中国农科院等科研院所田间试验结果,泉林创制的秸秆源黄腐酸产品使作物增产10%以上、减少化肥农药用量15%以上,土壤肥力大幅提升,对作物品质提升效果明显。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我国农业发展十分迅速,但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严峻问题。如秸秆综合利用率低,大量弃置和焚烧造成严重污染;不可持续的过量和不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带来严重环境污染、耕地退化、农产品品质问题。黄腐酸是腐殖酸活性最强也是最精华部分,在减肥、改土、提质、增产等方面效果已被诸多研究所证实,但由于其来源有限,推广应用受到限制,在农业生产实际中应用少。通过十余年不懈探索和实践,泉林在秸秆高值化全效利用基础上,创造性的开辟了直接从秸秆中低成本提取秸秆源黄腐酸的技术路径。专家组认为,该成果既可以有效解决秸秆资源的循环利用难题,也极大降低了黄腐酸的生产成本,具有非常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可以为实现我国化肥农药零增长和农业生态环境建设提供有效途径,具有十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目前,泉林“嘉有”秸秆源黄腐酸产品已广泛应用于全国3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大田作物和经济作物,并参与实施了山东省20万亩黄腐酸示范推广项目 、哈尔滨10万亩黄腐酸示范推广项目、东北黑土地保护项目等一系列政府示范项目。围绕秸秆源黄腐酸的显著功效,泉林集团进一步研发了化肥农药双减、产量提升、作物品质提升、耕地质量提升、盐碱地改良、重金属污染修复及草原生态修复等一系列技术方案,取得显著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应用前景非常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