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工匠精神”的内涵实质为出发点,分析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在新闻出版工作中积极倡导“工匠精神”的必要性,以及当前在谈论“工匠精神”时的四个误区,进而从坚持正确导向、打造精品力作、确保出版质量和完善激励机制四个方面,对“工匠精神”在推动出版价值重塑中的显示路径展开思考。
近些年来,“工匠精神”这一概念越发引起各方面的高度关注,特别是2016年3月,“工匠精神”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中,体现了党和国家对这一领域的重视。以此为基础,全社会对“工匠精神”的关注和共鸣越发强烈,可谓方兴未艾。在《咬文嚼字》评选的“2016年十大流行语”中,“工匠精神”从众多耳熟能详的网络热词中脱颖而出,成功入选。
“工匠精神”本指手艺工人对产品精雕细琢、追求极致的理念,即对生产的每道工序,对产品的每个细节都精益求精,力求完美。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工匠精神”一词迅速流行开来,成为制造行业的热词。不仅制造行业,各行各业都提倡“工匠精神”。于是,使用范围扩展,任何行业、任何人“精益求精,力求完美”的精神,都可称“工匠精神”。[1]
可以说,“工匠精神”同样也可以视为党和国家对新闻出版工作提出的努力方向和希望。作为横跨精神生产和物质生产的重要行业,我国新闻出版业正在经历着深刻变革,而“工匠精神”的丰富内涵,为现阶段的新闻出版业重塑行业价值,注入了新的活力。
倡导“工匠精神”的
必要性
出版业在中国源远流长,中国作为世界上最早发明纸张和印刷术的国家,也是出版事业最早发端的国家之一。纵观千年以来中国出版的发展历史,有着无数经典传世作品和让人耳熟能详的名人典故。这些“经典”背后,都有着无数“编书匠人”的“匠心”奉献在其中。
“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根植于中国出版业历史进程的之中,一以贯之从未改变。
近现代以来,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广大新闻出版人继承发扬了“工匠精神”的优良传统,以高亢的工作热情不懈奋斗,先后出版了诸如《点校本二十四史》《辞源》《辞海》《大百科全书》等一大批影响深远的精品力作,打造出了像《新华字典》这样荣膺世界上“最受欢迎的字典”和“最畅销的书”的“传奇”,[2]创造了校对《毛泽东选集》300余万字“不错一字一点”这样为业界树起标杆的“奇迹”。[3]
近些年来,我国新闻出版业成绩喜人,折射出我国日益巩固的新闻出版大国地位和迈向新闻出版强国的美好前景。但是,当前新闻出版行业存在的质量水平与数量规模不平衡、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不统一的问题也日益凸显。特别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行业内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过度以实用主义为导向的不良倾向,导致了平庸、低俗、劣质的新闻出版产品大量出现。这种“只讲数量不讲质量,只讲经济效益不讲社会责任”的不良现象,已经到了亟待改变的地步。
“在新兴媒体迅猛发展的今天,随着越来越多的读者转向数字阅读,传统出版高质量的内容和产品已成为最大或许也是最后的竞争优势,如果丢失质量的优势,无疑是一种自杀。”[4]
新闻出版业从产值的角度出发,在国民经济中是“小盘子”。但从对整个社会的影响力来看,新闻出版业无疑是“大产业”。
作为人类掌握知识、增长智慧、提炼规律、规范行为的重要手段,新闻出版业所彰显的深刻文化价值,以及其对科学、人文精神的坚守和敬畏,正是其能够延续千年却仍历久弥新的核心价值所在。
当前,伴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新闻出版产品的消费过程中,网络阅读、移动阅读、微阅读、浅阅读这些已经逐渐成为常态,但广大人民群众对于精神文化生活高品质需求没有改变,反而日益迫切。伟大的时代呼唤伟大的作品,在实现伟大社会主义“中国梦”的过程中,新闻出版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发展机遇,要实现打造中国新闻出版业更多“高峰”的目标,对“工匠精神”的提倡可谓恰逢其时。
践行“工匠精神”
应避免的误区
现如今对“工匠精神”的各种讨论已成行业热点。但这一社会热点话题,到底如何才能真正落实到新闻出版工作的具体实践中,并发挥其应有的对整个产业的积极作用呢?在这个过程中,应尽量避免下列可能出现的认知误区。
对“工匠精神”的适用过于片面化
在新闻出版业中践行“工匠精神”,不能只是局限于对一线工作者的要求。必须清楚认识到:“工匠精神”不能简单同“工匠”等同起来,认为在新闻出版业中提倡“工匠精神”,只需要图书编辑、新闻记者等这些一线岗位进行学习。
诚然,新闻出版一线工作者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纵观整个新闻出版的流程环节,无论是最初的选题策划,接下来的采写编评,到印刷装帧,再到市场宣传、读者服务和衍生品开发,各个层面每个流程都需要“工匠精神”的参与。
脱离了整个新闻出版产业的“流水线”,仅对某一层级、某些岗位提出要求,无异于“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将极大影响“工匠精神”价值的发挥。
诚然,新闻出版一线工作者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纵观整个新闻出版的流程环节,无论是最初的选题策划,接下来的采写编评,到印刷装帧,再到市场宣传、读者服务和衍生品开发,各个层面每个流程都需要“工匠精神”的参与。
脱离了整个新闻出版产业的“流水线”,仅对某一层级、某些岗位提出要求,无异于“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将极大影响“工匠精神”价值的发挥。
将“工匠精神”与“创新”相互对立
互联网时代,在新闻出版工作中对优良传统的坚持让人肃然起敬,但在日新月异的时代变化面前,如果错误地将“工匠精神”与“创新”对立,无疑误读了“工匠精神”的内涵实质。
真正与当下新闻出版工作实际相契合的“工匠精神”,绝对不是简单的进行机械重复劳动,讲求的是积极适应客观实际的变化,并在这个过程中始终秉持“把一项产品或服务做到最好”的理想状态。如果将“工匠精神”误读为“两耳不闻窗外事”,那无异于“只埋头拉车,不抬头看路”,只会和所追求的理想效果相距越来越远。
过多使用外国案例阐释“工匠精神”
当前,在不少对“工匠精神”的阐释文章中,其案例大多来自于德国、日本、美国等西方国家,而且这些案例虽然各有特点,但在从对现实的借鉴意义来看,实际上与我国的客观情况还有距离,同时大都和新闻出版工作结合程度不高。在不少文章千篇一律写德国的精密机械,日本的手工打磨时,其实我国历史上也有很多体现“工匠精神”并可用于指导当下的经典案例。以民国时期开明书店的创始人章锡琛先生为例,在他的带领下,开明书店在存续的27年时间里出版了1500余种图书,在知识界获得了“几乎找不到一本不够格的书来”的赞誉,他也被誉为最为注重图书质量、最具工匠精神的中国出版家之一。[5]
由此可见,对本土文化中“工匠精神”案例的挖掘和传承,还需要做更多的工作。来自身边的、同行业的榜样,其带动价值要远大于一些看上去虽然知名度高,但其实关联度并不强的“他山之石”。
将“工匠精神”的落实停留在口号中
当前,业内对“工匠精神”的认识,还存在着认知深度不够、方向不明、浮于表面的问题,容易将工匠精神简单标签化,将“工匠精神”等同于所谓“匠心”“匠作”“匠造”这些空洞概念。要想将“工匠精神”在新闻出版工作中切实落实到位,必须建立在对其背景、内涵有着深入了解的基础上,同时在人、财、物这边基本的配套制度上下功夫,唯有此“工匠精神”才不会沦为空洞的口号和简单的表态,才能真正激发出全行业在干事创业过程中瞄准更高标准,追求精益求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推动“工匠精神”
重塑新闻出版业价值
当前,新闻出版业正处于价值重塑的关键时期。在互联网时代这一大环境下,到底如何才能找到正确重塑新闻出版业核心价值的正确路径,无疑是一个现实且急迫的命题。值得欣喜的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提出了一系列有关新闻出版工作的新观点新论断,形成了新形势下推动党的新闻出版工作进一步创新发展的新思路。这些新思路不仅内容丰富,且为今后党的新闻出版理论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为提高新闻出版工作科学化水平提供了根本指针,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闻出版强国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南。[6]在这样的客观环境下,积极践行“工匠精神”,对于整个新闻出版业都具有十分积极的正面意义,而要实现这一目的,应从以下多个方面着手,完善其推动新闻出版业价值实现重塑的现实路径。
践行“工匠精神”,围绕正确导向是核心
在新闻出版工作中,要将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出版导向放在首位。而这也是在新闻出版业中践行“工匠精神”的出发点和立足点。
近两年,央视推出的系列节目《大国工匠》持续热播并引发广泛社会关注,其原因一方面源于这些劳动者身上具备的卓越职业技能,而更深层次的原因则在于这些劳动者虽然身在平凡岗位,却深藏报国雄心,点滴工作诠释的都是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的“正能量”价值取向。后者就是“大国工匠”身上最大的魅力所在。
点滴工作诠释的都是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的“正能量”价值取向,正是“大国工匠”最大的魅力所在。
新闻出版工作的重要意义,究其根本是在于它承担着传播真理、传承文明、教育人民、服务社会的光荣使命。
正因如此,在行业内大力倡导“工匠精神”,就是提倡广大新闻出版工作者牢记“四个意识”,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和出版导向,坚持社会效益第一,将精益求精的职业追求和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密切结合起来,最终内化为整个行业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践行“工匠精神”,打造精品力作是目的
在新闻出版业中认真践行“工匠精神”,其首要目的就是要打造一批以人民为中心,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体现中华民族文化独特魅力的精品力作。正所谓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古有曹雪芹著《红楼梦》“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今有作家陈忠实在“膝盖上写出50万字初稿”,几经易稿创作出巨制《白鹿原》。
古往今来,优秀的精品力作无不是靠着作者或编者的厚积薄发,在“十年磨一剑”的磨砺中诞生的结晶。历史经验证明,精品佳作的诞生,绝不仅靠“妙手偶得”“灵光一现”就能轻易实现,必须有“工匠精神”的坚韧加持其中,方能从优秀走向卓越,最终脱颖而出。
历史经验证明,精品佳作的诞生,绝不仅靠“妙手偶得”“灵光一现”就能轻易实现,必须有“工匠精神”的坚韧加持其中,方能从优秀走向卓越,最终脱颖而出。
从近年来历届中国出版政府奖的获奖作品就能看出,最终能够在“书海”中荣膺国家出版领域最高奖的作品,都是独具匠心的精品力作。
不仅是在传统出版领域,在新兴的电子阅读市场里,诸如《三天》这样的优秀作品的依旧叫好叫座,可见精品力作的魅力不会因阅读介质的不同而改变。
在经过“众声喧哗”之后,主流的审美品位和价值取向还是会厚待那些真正经得起考验的作品。
但反观一些曾名噪一时的“流量”作品,在短暂“热议”后,无不渐渐沦为虚有其表的空中楼阁,不再被公众记起。因此,践行“工匠精神”,必须将创作精品力作作为首要目的,要秉承“打破砂锅问到底”的钻研劲头,深入研究国家战略、明确重点方向、突出文化创新、遵循公众规律,推出越来越多的精品力作,让单个作品的“涓涓细流”,最终汇聚成彰显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星辰大海”。
践行“工匠精神”,确保出版质量是抓手
新闻出版人的“工匠精神”,其核心就是确保产品质量,让每一件新闻出版作品都具有经得起人民群众考验的高品质,这也是践行“工匠精神”的最好抓手。
首先是要有对内容质量的敬畏之心。质量是出版工作永恒的主题,无论是对“出书”和“写书”都要怀有敬畏心,这是保证作品质量的基本要求。
质量是出版工作永恒的主题,无论是对“出书”和“写书”都要怀有敬畏心,这是保证作品质量的基本要求。
对年轻的从业者来说,要坚持在基本的语言文字、出版规范等方面上下功夫的同时,要着力提升政治理论修养,提升发现问题的敏感性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才能从根本上强化业务工作的质量意识和精品意识。
对资深从业者来说,虽然业务精、流程熟,基本功扎实,但是面对新兴技术和新的社会现象也要加强学习,才能“与时俱进”,不至于因和时代脱节而出现误判。
其次是要有对各个流程环节都做到认真把控。
新闻出版作品从策划到最终成型,需要多个环节的把握,除了严格执行三审制度、责任编辑制度、责任校对制度等规章制度外,在后续的装帧设计、版面排版、印刷包装等环节,都需要认真对待,对任何一个环节的忽视,都会造成最终产品整体效果的折损。
最后是要坚持线上线下一个质量标准。
现在新闻出版业融合发展势头迅猛,许多出版社、报社、期刊社都在积极运用“两微一端”扩大影响力,有些甚至已经将主要精力放在线上。但是在“提速”的同时,不能弱化对于质量的把控。从选题策划到斟酌词句,从排版到配图,都必须坚持线上线下一个质量标准,不能让“两微一端”成为新闻报刊单位质量管控的短板。
践行“工匠精神”,完善激励机制是关键
说到底,“工匠精神”的执行者是人。但现实中,不能单纯将践行“工匠精神”的要求,压到一线工作者身上,更不能只喊口号不搞配套,必须多管齐下,完善相关机制,夯实“工匠精神”落地的基础。
要深刻意识到当前新闻出版业所存在的人才结构性失衡、人才吸引力弱化、人才资源性稀缺等问题。[7]建立起让有工匠精神的新闻出版人活得体面、有尊严、有归属感,应以激励体制创新作为工作的突破口,通过在待遇等方面对行业内的“匠人”予以倾斜,进一步增强优秀人才的获得感,特别是要改变现有“粗放型”的考核体系,帮助广大新闻出版从业者克服浮躁心态,不断提升工作能力和水平,最终在“润物细无声”中,让“工匠精神”凝聚成为一种自然而然的社会共识和行业自觉。
注 释
[1]孙丽萍.《咬文嚼字》公布2016年十大流行语[EB/OL].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6-12/14/c_1120118607.htm
[2]夏晓.《新华字典》获得两项吉尼斯世界纪录[EB/OL].
http://news.xinhuanet.com/mrdx/2016-04/14/c_135277546.htm
[3]朱侠,雷萌. 60年传承与坚守——记人民出版社校对科[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3-05-29
[4]蒋建国.从以数量增长为主转变到以质量提高为主[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4-01-20
[5]沈壮海.出版业的第一“工匠”[N].人民日报,2017-01-17
[6]曹爱琴.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新闻出版思想述略[J].编辑之友,2016(1)
[7]范军,肖璐.出版融合背景下传统出版企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困境与对策[J].中国出版,2016(23)
作者信息:
王冠一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原文刊登于2017年8月上
原题为《以“工匠精神”推动新闻出版产业价值重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