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产品的生产,供给侧改革,最主要的是做好品质和品牌建设。随着教材的改革,在一段时间内会自上而下引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关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关注很长时间内都会是主流和热点。另外,我觉得只有把原创做好了,才有"走出去"的前提和条件,尤其是围绕"一带一路"和周边国家。我认为,所谓"走出去",是跟经济实力一脉相承的,是成正比的,所以目前,我们比较侧重向综合实力相对弱于中国的国家去发展。
另一方面,我在法兰克福曾参加过贝塔斯曼举办的全球酒会,规模宏大,交流十分充分。因此我建议,如果可行的话,以少读工委的名义,举办酒会性质的活动,吸引相关的海外版权经济,以整体形象向海外输出中国少儿出版的形象,这应该有价值、有必要的。
有关市场秩序的问题,第一,国家始终强调"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以我认为,在整个市场秩序的维护上,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教材教辅出版有门槛,但也可以说没有门槛。2000年前后我进入出版行业,当时最热的应当数计算机图书和教材教辅,包括老字号中华书局在内都在出版教辅。少儿出版也是这样,因为这是关系到整个中华民族少年儿童的,关系到民族未来的问题,这个问题可能比教辅还要重要。
第二,我刚入少儿出版时,曾听海外的朋友介绍,他们新书出版一年之内不打折,与中国合作时,为了不降低读者对图书的期望值,他们坚持宁愿附赠品也不降低折扣。我觉得,诸如"双十一""618"等,各大电商拼命把这些日期打造成打折的黄金时间,会导致读者平时少购书或不购书,就等促销期才购书,这也影响了市场节奏,对整个出版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是不利的。对此,如果不能够从立法角度进行限制的话,我们希望政府可以发声进行约束。政府部门旗帜鲜明地表明态度,就足够对出版生态的建立和维护起到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