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技术,对传统出版来说,是颠覆式的替代,还是演进式的变革?
公元100年前后,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取代了采用竹木锦帛进行记录和阅读的方式;七世纪前期,唐代发明雕版印刷术,用于印制史书和佛经;1041年,宋代毕昇首创活字印刷术,大大提高了印刷出版的效率,奠定了中国在世界印刷出版领域的领先地位;十七、十八世纪,随着清朝省立书局的开设和《四库全书》的出版,中国印刷出版业到达第一个鼎盛时期。
直至上世纪七十年代,纸质出版物一统天下,记录、承载、传播着悠悠数千年人类文明。
千古兴亡多少事,不尽长江滚滚流。
传统出版业前景堪忧
伴随电子技术、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的诞生发展,磁带、光碟、MP3、电子书逐步出现在大众视野,数字出版迅速攻占了传统出版的市场份额,动摇了人们的阅读模式和消费习惯。
时光流转至今,移动互联网迅速崛起,移动智能设备广泛普及,重新定义了我们的阅读形式。微信、微博、今日头条、喜马拉雅、4D书城等网络新兴阅读平台,成为我们获取资讯、学习知识的重要渠道。
除了专业类工具图书和传统教科书外,纸质出版物真的与我们渐行渐远了吗?如何留存案头枕边的一缕书香,进而推动整个出版行业进行转型升级?
街头书店会不会步音像店的后尘,逐渐沦落消弭;网上书店除了打折促销之外,如何与盗版争斗;报刊杂志面对日渐下滑的发行量,怎样自我救赎?
传统出版是否已经滑落到悬崖的边缘?
电子出版物不是救世主
值得探究的是,纸质图书电子化之后,在内容方面并没有增添任何新意,却促成了阅读载体的彻底变更,用户只需拥有一部电子阅读器,就完全能够舍弃纸质图书。
除了同样要面对如何防止盗版,保护知识产权之外,电子出版物对传统出版业态的改良并不彻底。随着网络知识付费体系的逐步建立,价低质优的电子出版内容越来越少,电子出版的优势已经乏善可陈。
如何整合碎片时间进行深度阅读,如何减少电子屏幕对视力的伤害,如何防止阅读设备在关键时刻出现问题,如何快速、准确地检索相关信息扩展阅读,电子出版物的痛点并不亚于纸质图书。
如果电子出版物不是救世主,那么,岌岌可危的传统出版业路在何方?
AR出版,将以怎样的姿态粉墨登场
AR(增强现实)并不是一项新技术,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波音公司的Thomas P. Caudell和David W. Mizell在设计手工制造辅助系统时,就明确提出了“Augmented Reality”这个概念词。
前期,AR技术应用于军事、医疗、制造、展览等领域,由于应用场景受限,硬件成本较高,并没有实现民用化,知道此项技术的人也是寥寥无几。
近年,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提高了AR技术的曝光率,当“扫一扫”功能深入人心,“敬业福”红包万众关注,AR技术的民用化前景已经逐渐明朗。
下一个垂直领域的爆发点将会在哪里?是广告会展,智能家装,还是虚拟旅游?
经过AR领军企业苏州梦想人软件科技有限公司的探索尝试和不断试错,发现AR技术在众多B2B商业领域内的应用,只是昙花一现的噱头,并不能深入地与传统商业进行有机结合,并实现长久的变现。
就在此时,传统出版业也在寻找革新的方向。
或许是殊途同归,或许是一拍即合,AR技术与传统出版通过一款名为“梦想编辑器”的工具产品美妙地结合在一起:出版行业解决了AR技术的民用场景,AR技术拓展了纸质出版物的外延功用。
作为一项“使能”技术,AR对纸质出版物的作用不再是简单的替代,而是真正实现了增强和改进。通过“梦想编辑器”将图片、视频、音频、动画、链接等聚合媒体链入传统出版物,即依存于纸质图书,又丰富了图书的展现形式,为传统出版物注入了新的活力。
同时,通过识别二维码解决盗版问题,交替式阅读解决视力损伤问题,即时扩展阅读空间,提升阅读体验,助力深度阅读,彻底解决电子出版物不能企及的难点。
AR图书《小学科学活起来》《十万个为什么》是梦想人科技在AR出版领域不懈探索的成果展现,代表了AR出版的未来方向。目前,梦想人科技已和逾百家国内外一线出版机构达成合作,共同合作出版AR图书5000余本,发行总量5亿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