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阅读
实体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在国际经济竞争中赢得主动的根基。而对于实体经济的主体——诸多企业来说,经营成本则是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
降成本是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振兴实体经济的重要内容。降成本不止在“降”,也要让企业获得足够的支持;降成本既要省真金白银,也要省时间精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两会参加辽宁代表团审议时强调,不论经济发展到什么时候,实体经济都是我国经济发展、在国际经济竞争中赢得主动的根基。而对于实体经济的主体——诸多企业来说,经营成本则是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2016年,降成本作为五大任务之一取得了显著成效。营改增试点全面推开,全年减税超5000亿元。而除了税收之外,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其他成本,也正在一些地方加速降低。
降成本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营成本,更成为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化实体经济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在一些地方,政府正努力找准痛点、克服难点,从降本增效上做文章,激发实体经济活力。
政府帮企业铺好“节约经营”的路子
降低企业成本、减轻企业负担,是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振兴实体经济的重要内容。而想要降费平稳推进,就要找问题找得精准。
重庆渝北区常务副区长秦文敏说,以贯彻落实重庆市涉企“30条”政策为契机,截至2016年底,全区共清理政策182个,其中中央和市级131个、区级51个,初步汇总形成了以金融业、总部经济、农业等相关领域为重点的系列扶持办法,初步建立了定期反馈机制,全面跟踪政策落实情况。
而在四川省崇州市,截至2016年底,就已经取消、停征、减免了166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项目,现在的征收项目只有76项,仅2016年就比2015年减收了约30﹪。
据崇州市市长欧昭介绍,崇州采取现场公示和网络公示相结合的方式对崇州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项目等目录清单进行公布,明确并固定收费项目和标准,企业只要发现自身所缴费用未在清单之中,就有权拒缴。
不仅是降费,一些政府更是主动作为,为企业在其他门路上的“节约经营”铺好了路子。
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区区长罗万东告诉记者,彭山区全面清理各类保证金。除依法依规设立的投标保证金、履约保证金、工程质量保证金、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外,其他保证金一律取消。
同时,彭山区鼓励企业采用银行出具的保函替代履约保证金。对连续三年未拖欠农民工工资的企业只收取50%的保证金,对连续五年未拖欠农民工工资的企业只收取30%的保证金,既鼓励了企业讲诚信、守信用,又为信誉好、诚信经营的企业减轻了负担,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能“减”也要会“增”,全方位助力企业发展
近年来,我国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实体经济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在此背景下,一些政府开始琢磨,不仅要减负,更要扶持,通过多种手段,搭手帮企业渡难关。
记者了解到,截至2016年底,彭山区已有11家企业用上了直购电,直接减少企业用电成本1800万元。今年,彭山区政府还将引导有实力的企业成立一家综合性物流运输公司,整合资源解决中小型企业运输成本问题。
而在江西省新余市,政府做的不仅是“减”,更要帮着“增”。新余市市长董晓健介绍,2016年,全市设立产业引导专项资金3亿元,发放信贷通贷款总额9.1亿元;积极开展降成本优环境专项行动,帮助企业降低成本30.6亿元。此外,新余还安排了36位市领导和86个市直部门帮扶119户重点企业,组建7个帮扶工作专责小组分行业协调调度,切实帮助企业化解信贷融资、人才招引、要素保障等方面的难题。
无独有偶,在眉山市彭山区,由区财政筹资2000万元建立的工业企业应急周转资金也正良性运行。罗万东告诉记者,成长性好、市场前景好、诚实守信的企业在资金出现周转困难时,可以通过应急周转资金借与其无息周转。同时,彭山区还成立政府性融资担保公司为中小型企业担保,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降成本不止在减费,也在提升政府服务效率
在今年两会上,围绕政府服务意识与办事效率的讨论也十分热烈。大家认为,政府服务意识不到位与工作效率不高,尽管没有让企业付出真金白银,但也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生产经营。
服务型政府的建设虽然难以一蹴而就,但在一步步的探索中,一些地方却走在了前头。
秦文敏介绍,为了让企业的生产经营更顺畅,渝北区打破地域分割和行业垄断,加强公平竞争市场环境建设,按照国家统一部署开展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试点。此外,政府还在创造更好的营商环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而在新余市,近年来政府积极探索建设工程项目审批方式改革,将行政审批从以往的“互为前置、串联审批”优化为“一门受理、并联审批”,审批时限缩短78%。
同时,新余还全面实施投资项目预审制、审批代办制、外商“绿卡”和企业“宁静日”制度,深入推进“三单一网”改革,充分发挥政府的服务之手,让企业“少跑腿”,腾出主要精力安心生产、高效经营。
董晓健表示,对这些已经被企业认可的经验做法,政府将一以贯之地坚持,并充分运用新余智慧城市建设的成果,加快推进事前审批向事中事后监管转变,全面推行网上“一站式”审批制和行政审批事项目录管理制,着力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实现办事服务“一号申请、一窗受理、一网通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