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必胜印刷网 > 新闻中心 > 出版 > 正文

新时期传统出版人如何坚守

时间:2017-02-20 作者:仲诚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网/报

摘  要:
当前传统出版活动正在遭受到冲击与挑战,并且逐步向着创新、跨界、融合这一方向快速发展转变。在此之中,传统出版人才作为传统出版业中维持传统运转、推动发展的重要角色,面对步入发展快车道的出版业,在积极适应变化趋势的同时,对自身重要定位的清晰认知与宝贵工匠精神的执着坚守是必不可少的。

关键词: 出版 新时期 

  出版作为一种人类精神文化成果的创造活动,从业人才其自身发挥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

  当前传统出版活动正在遭受到冲击与挑战,并且逐步向着创新、跨界、融合这一方向快速发展转变。在此之中,传统出版人才作为传统出版业中维持传统运转、推动发展的重要角色,面对步入发展快车道的出版业,在积极适应变化趋势的同时,对自身重要定位的清晰认知与宝贵工匠精神的执着坚守是必不可少的。

  传统人才面临新挑战

  ●从事多年传统编、印、发图书出版流程的编辑,由于欠缺对数字技术的认知,缺乏对互联网追求交互、跨界融合等特点理解等因素,传统出版人才面临新挑战。

  在传统出版人才中,以最具代表性的编辑为例,其可以说是出版中最为主要的操盘手,无论是从最初选题采创,还是中期编审印制,以及后期发行营销,其作为出版物的主要设计者与参与者对出版物走入市场成功与否至关重要。

  面对时下互联网社交、多终端阅读载体等变化趋势,“熟悉数字技术、具备跨界整合能力、擅长数字营销……”种种新要求,出现在了诸多出版社对传统编辑岗人员必备的职业素质中。随着数字出版产业不断完善扩大,各个出版社将触手伸向于此,设立专门数字出版部,大力引进IT领域的互联网人才等种种举措不断,与此同时出版社也希望传统编辑能够顺利转型,进而与数字时代的出版产业无缝衔接,有效开拓数字出版等新领域市场。因此,出版社大多寄希望于原有传统编辑人才,希望其能够通过一定的培训,便成为具有扎实传统编辑能力,又兼备创新、跨界视野,掌握了解数字技术的复合型出版人才,成为出版社建设发展工作的重要一环。然而,从事多年传统编、印、发图书出版流程的编辑,由于欠缺对数字技术的认知,缺乏对互联网追求交互、跨界融合等特点理解等因素,传统出版人才面临新挑战。

  传统人才地位不可取代

  ●在当前出版人才强调创新、跨界、融合发展趋势下,传统出版人才的地位,不仅不能淡化,反而是需要出版社强调与重视的。

  传统出版人才在当前出版变革时期,进行必要的转型培养这一点首先是毋庸置疑的。当下传统出版人才仍旧是出版社当前主营业务的中坚力量,面对出版产业数字化、跨界化等发展新趋势,使其能够对高新数字技术、多样运营平台、互联网思维等变革传统出版新因素有一定的认知,这对于出版社挖掘培养复合型出版人才,做好出版转型升级准备是重要前提,其必要性无可争议。但是否我们就可以将这种必要性等同于,出版社就可以一定程度上淡化传统出版人才的地位呢?

  答案自然是否定的,尤其是在当前出版人才强调创新、跨界、融合发展趋势下,传统出版人才的地位,不仅不能淡化,反而是需要出版社强调与重视的。这是因为传统出版人才在趋势下具有不可取代的重要地位所造成的。一方面,虽然当前出版业遭受到了冲击与挑战,但传统纸质出版仍旧是出版社的主营业务,维系诸多出版社的“生存大计”,而优质传统出版人是这条“生存大计”最为重要的执行者。另一方面,出版社作为生产人类宝贵精神文化产物的重要产地,诸多能够讲述正能量、弘扬健康社会风气、传播正确价值观念的重要出版作品都是来源于传统出版物,并以传统出版渠道传播发行。面对当前变化日益复杂的出版环境,只有传统出版人才扎实的业务能力,才能充分保障主要出版产品切实的质量。

  执着坚守需要工匠精神

  ●传统出版人才正是基于传统出版岗位,不断孜孜以求,将缺乏高新技术显得单调枯燥的传统出版工作做到极高的水平,这便是一种名副其实的工匠精神。

  传统出版人才其工作性质虽然缺少高新技术性与互联网思维的创新色彩,但是如同其他传统行业技术人才一样,编辑人员对选题精心设计的深入挖掘,校对人员对书稿竭尽心力的层层筛查,发行人员对市场稔熟于心的步步掌控,传统出版人才无不充分显露着主观的对相应岗位技术熟练掌握、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所谓工匠精神,就是指工匠对自己的物质或者精神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工匠们通过反复打磨自己的产品,不断改善和提高自己技艺,享受并且独自完全拥有产品在双手中不断升华的过程。与创新形式、融合新技术、跨界新领域的新式复合型出版人才相比,传统出版人才正是基于传统出版岗位,不断孜孜以求,将缺乏高新技术显得单调枯燥的传统出版工作做到极高的水平,这便是一种名副其实的工匠精神。

  文化的日渐多元,媒介的多样传播,出版选题愈加奇巧,而出版选题不良导向的风险随之逐渐增大。软件技术的快捷高效,市场的时时变化,都对出版速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出版质量的不稳定性同样也日渐增多。产品的丰富多样,需求的各不相同,利润走低回款趋慢,对产品发行调配的难度更是不断增高。对选题内容的把握掌控,考量着传统编辑敏感谨慎的把关意识。对书稿质量的审查比对,突显着传统校对细致入微的职业精神。对出版产品的发行调配,说明了传统发行业务员所积累的宝贵市场经验。在这些中,校对可谓是最能体现工匠精神的宝贵传统出版人才。如人民出版社从事校对40余年,人称“校对王”的吴海平一样,他面对“冷板凳”的校对工作却依旧本本分分,埋头书稿,为了赶进度,他时常把稿子拿到家中继续仔细校对,这种习惯常年如此。如今作为获得校对最高职称编审的吴海平,每每社内出版党和国家领导人著作、党代会和两会文件等重要政治出版物,书稿校对的最后一关非他莫属。正是因为吴海平所具有的非凡工匠精神,使得人民社成功出版了诸多高质量的重大题材出版物,从而享誉海内外。

  如何培养传统出版人才

  ●出版社对传统出版人才建设要有计划地进行人才定位管理、强化业务素质培养、提高待遇保障等积极管理措施。

  对于出版社运作发展来说,在出版社各色人才中传统出版人才所应追求的是“专而精”,通过有步骤有计划的引进、培养一批少量却优质具有鲜明工匠精神的传统出版人才,作为保证出版社主营业务的根本保障,这样才能够打好基础,进而出版社方能集中社内资源,适应当前趋势进行转型发展。为此,出版社对传统出版人才建设要有计划地进行人才定位管理、强化业务素质培养、提高待遇保障等积极管理措施。

  首先,出版社要培养一定比例的优质传统出版人才,就要对全社各种人才进行较为明确的人才定位,区分筛选出哪些处在传统出版环节岗位上的人才是可以进行重点培养,从而培养真正意义上的业务骨干。这需要根据日常表现观察人才对于传统出版工作的主观积极性,同时更要根据工作业绩考量人才对于业务技能的理解与把控,最后对人才进行综合评定,考核其是否具备重点培养资格。

  其次,传统出版人才对于岗位业务素质不是仅依靠呆板的书本专业知识,而是需要对业务素质进行不断强化提高。一方面出版社对于新入职的传统出版人才,为了让其能够快速汲取大量工作实践后所能积累的宝贵工作经验,传统工匠所推崇具有鲜明传承性质的师徒形式可以说是不二的选择。另一方面,出版社可定期开展基于传统出版岗位的岗位技能大赛,在争优选拔的同时,对参与的从业人员进行针对性训练,帮助其发现业务素质短板,从而提高传统出版人才整体业务水平。

  最后,出版社中传统出版人才普遍的问题在于,其所享受不高的待遇保障与有限的发展空间,相反出版社往往对引进的技术型人才待遇却不惜重金,这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传统出版人才工作的积极性。虽然以高待遇保障对新式复合型、技术型等人才引进本无可厚非,但若要实现培养优质传统出版人才的目标,同样也需要这一手段进行辅助。出版社基于现实条件与需求,面向传统岗位人才单独建立具有极强针对性的工作成果奖励机制与职称、升职评审等优待政策,从而使得传统出版人才不断积极争优,以充分激发传统出版人才不断提高自身职业素质的积极性,最终打造自身的工匠精神。

关键词:出版 新时期 
热点排行
柯尼卡美能达黑白新品bizhub PRO 1200产品报告

革新化黑白数字印刷系统——拥有更全面的综…[详细]

上海紫光预推出数字喷墨印刷机PM520

上海紫光机械有限公司将在2011年11月举办的…[详细]

杭州东城图像公司推出热敏CTP和UV-CTP

近日,杭州东城图像技术有限公司重拳出击,…[详细]

大族冠华新推GH794四色商务印刷机亮相全印展

第四届中国(上海)全印展于11月14日隆重召开…[详细]

美企业推出新概念UV-LED喷墨丝网印刷机

据来自美国wxow网站的消息,丝网印刷机厂商…[详细]

柯尼卡美能达bizhub PRESS C7000/C6000产品报

2011年8月5日,柯尼卡美能达在北京展出了其…[详细]

更多知识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