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国经济仍面临下行压力,如果采取有力措施,着力推动政策显效和改革落地,机遇将会大于挑战,可以实现预期增长。
中国经济时报发表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牛犁文章表示,展望2017年,中国经济增长的潜力、韧性和回旋余地仍较大,三新经济动能快速成长,企业效益有所改善,工业领域存在补库存需要,宏观调控政策仍有一定空间,将会支撑中国经济保持在合理运行空间。当然,全球经济增长仍然疲弱,一些国家大选、反全球化逆流和地缘政治等不确定性因素对经济复苏的影响加大;国内新的增长支撑点缺乏、产能过剩依然较大、民间投资不振、资金“脱实就虚”、金融风险加大、居民收入减速、部分领域改革推进缓慢、部分地区困难较大等因素叠加影响,中国经济仍将面临较大下行压力。
国内经济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文章分析,国内经济面临房地产市场波动影响宏观经济稳定运行、社会资金加速“脱实向虚”、各领域金融风险叠加隐患上升、民间企业投资活力不足、收入增速放缓抑制消费需求等问题。
1.房地产市场波动影响宏观经济稳定运行。近两年来,因各地采取首付比例和利率下调、购置税减免、限购限贷放宽、场外配资等政策松绑逐步发挥放大效应,加之2015年股市大幅波动退出的资金转入房市,以及居民实际购房能力显着提升,2016年初以来刚性需求的投资投机购房需求大幅上升,吸引大量社会资金流入,房地产市场全面回暖,房价出现新一轮暴涨。高房价推高了企业经营成本和城市居民生活成本,创业十年不抵买房一套,上市公司一年的盈利买不了京沪深一套房,严重打击创业与创新。但国庆长假期间,约20个城市紧急出台的以抑制需求为主的严厉调控政策,新政作为一个突变性信号,必然会对短期经济增长造成明显冲击。若下一步各地再出现政策执行走样、调控过度、反覆折腾,则会对2017年房地产及其相关产业稳定增长、后续投资安排、居民安居等带来不利影响和严重后患。
2.社会资金加速“脱实向虚”。2015年以来连续五次降息、五次降准,以及通过创新金融工具投放流动性,中国货币政策宽松力度较大,但当前金融输血实体经济的效果并不理想。其主要原因在于:一是从宏观层面看金融市场利率和企业融资成本确有下降,但传导机制的障碍使得大批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依旧突出,民营投资需求仍在放缓。二是由于投资效率低下以及大批行业平均利润率下降,浪费性投资、低效投资、无效投资等情况都非常普遍,社会资金使用效率下降又进一步反过来影响投资信心。三是社会资金因实体经济不振、投资回报率预期低下而加快“脱实向虚”,由2015年大规模涌入资本市场到2016年大量进入房地产市场,以及通过各类理财产品、产业基金、互联网金融(P2P)等路径进入虚拟经济,推动了2016年国内房地产、大宗商品等资产价格再次快速膨胀。
3.各领域金融风险叠加隐患上升。地方政府盲目举债的冲动有所抬头,将PPP方式当成单纯融资手段,不合理确定权责,给予社会资本远超风险对价的优厚回报;政府投资基金风险控制机制不完善,做出违规担保、明股实债、兜底回购、固定回报等内部安排和承诺,形成隐性地方政府债务。制造业贷款不良率上升,企业债违约事件不断增多,债券市场杠杆风险加大,保险公司利用万能险高杠杆资金举牌上市公司等事件增多,互联网金融等领域违约“跑路”事件频发。由于现有财政、金融、投资等体制改革并没有实质性进展,企业高杠杆问题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因而各类敏感领域金融风险积聚和交叉感染,存在系统性金融风险隐患。
4.民间企业投资活力不足。2016年以来,民间投资增速大幅下滑,1—11月份仅增长3.1%,同比回落7.1个百分点,其中7月份下降1.2%,是2012年正式开展民间投资统计以来的首次下降。民间投资增长疲弱,除产能过剩、市场需求不振、企业融资成本偏高、“玻璃门”“弹簧门”“旋转门”等因素外,主要原因:一是专项建设基金“亲国有疏民间”。政银企社合作的模式在提高风险管控质量的同时,也导致了专项建设基金更多地支持政府项目和国企项目,对民间资本项目鲜有问津。二是PPP项目民间资本参与程度非常低。本来PPP是政府和私人资本合作的一种模式,现在演变成政府和社会资本的合作,而社会资本大都是国有企业,民营企业较少参与。三是国有企业大规模进军非主营业务加大挤出效应。国企依靠国有资本担保、抵押物充裕等优势,更容易获得大规模的低成本信贷资金。具有资金优势的国有企业大规模进入房地产等非主营业务的市场竞争领域,导致市场争夺白热化,加剧价格战,加大了对民间投资的挤出效应。四是金融系统迫于不良贷款攀升、资产质量恶化等压力,倾向于控制、收缩对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的授信额度,增加了民间资本的融资难度。五是部分资本借助对外投资合作加速海外布局,分流部分资金。1—11月份对外投资同比增长55.3%,增幅同比提升39.3个百分点。民间投资滑落,一方面是民间资本应对经济转型、市场需求偏弱、产能尚未出清的正常反应,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市场活力的不足。
5.收入增速放缓抑制消费需求。由于经济增长放缓以及结构性下岗转岗失业等情况加剧,城镇居民收入增速出现放缓,因粮价下降农民增产难以增收。外出务工劳动力月均收入同比增长5.9%,增幅同比放缓3.2个百分点。各省市最低工资标准上调的个数和幅度均减少,2016年上调最低工资标准的仅有9个省市,较上年减少了16个,平均上调幅度为11.6%,较上年放缓了4.9个百分点。居民收入水平放缓,不仅会抑制后期消费增长,而且会对特殊地区下岗失业人员、弱势群体的生活造成冲击,增加脱贫攻坚的压力。
经济仍面临下行压力
文章指出,经济下行压力主要表现在:仍然存在部分抑制投资增长的因素;影响甚至是抑制消费增长的因素也较多;外贸进出口仍将低迷;工业品供过于求的状况并没有出现根本性改变,价格仍难以持续回升。
2017年中国经济仍面临下行压力,如果采取有力措施,着力推动政策显效和改革落地,机遇将会大于挑战,可以实现预期增长。
1.固定资产投资将保持平稳增长。2017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有望平稳增长:一是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快速增长,对后续投资稳定增长形成有力支撑。2016年1—11月,新开工项目计划投资额同比增长21%,增幅同比加快16.3个百分点。二是工业企业效益好转增强投资能力。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推进,以及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跌幅不断收窄,工业企业利润逐月回升,这将增强制造企业的投资能力和意愿。三是工业企业库存处于历史较低位,库存回补的存货投资将呈回升态势。四是专项建设基金、PPP项目等继续支持基建投资保持较快增长。五是民间投资积极性有望得到改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民间投资有关工作的通知》从督查整改落实、深化放管服改革、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缓解融资难融资贵、降低企业成本负担等方面作出具体部署,有助于调动民营企业积极性,促进民间投资持续健康发展。六是新的投资热点涌现。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等三新产业、“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养老”等五大幸福产业发展十分迅速,相关行业投资将快速增长。
但是,仍然存在部分抑制投资增长的因素:一是实体企业投资收益预期仍不乐观,难以有效吸引资金大规模流入,特别是融资难融资贵、企业经营成本较高等问题依然存在。二是传统行业规模过大,新旧动能转换仍需较长时间,新兴业态投资增量难以抵消传统行业投资减量。三是新一轮房地产调控政策将会使房地产市场降温,房地产投资将呈回落趋势。总体来看,中国投资可能出现平稳略降态势,预计2017年固定资产投资将增长8.0%左右。
2.消费需求将稳中略降。2017年,支撑消费增长的因素主要有:一是旅游、休闲、文化、体育、教育等个性化、多元化新兴消费模式和消费热点比较活跃。二是电商网购越来越成为重要的消费方式,网购商品和服务的范围在不断扩大,便利化程度不断提高,快递、配送、仓储和售后等配套服务逐步完善。三是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保障水平逐步提高、社保覆盖面不断拓宽,有助于消除居民消费后顾之忧。
但同时,影响甚至是抑制消费增长的因素也较多,一是居民消费与宏观经济走势高度正相关,经济下行压力抑制消费增长;二是居民收入增速放缓、最低工资标准上调的省份减少、上调幅度减小等影响居民消费能力;三是新一轮房地产市场调控将会抑制与住房相关的家具、家电、建材等相关商品消费;四是消费品市场缺乏创新无法带动更多需求增量,同时,消费品质量与安全问题使得部分消费外流。总体来看,中国消费需求也会呈现稳中略降态势,预计2017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将增长10%左右。
3.外贸进出口仍将低迷。2017年,世界经济仍然难以摆脱低迷增长,“中国制造”的传统比较优势逐步削弱。伴随中国要素成本与资源环境约束增强,传统劳动密集型出口商品成本不断攀升,价格等方面比较优势弱化,高端装备、智能制造等出口产品面临来自发达国家的竞争,仍难以形成新的外贸增长点,中国外贸发展仍不容乐观。但是,“一带一路”、国际产能合作等加快落实,尤其是对外投资大幅增长有望带动部分商品出口;人民币汇率贬值有助于提高出口竞争力。2017年,中国对外贸易出口下降3%左右,进口下降2.0%左右。
4.居民消费价格温和上涨,工业品价格将前升后降。从居民消费价格来看,劳动力成本呈刚性上涨态势,服务价格将小幅上涨;猪肉价格高位企稳,蔬菜、鲜果等食品价格受天气等因素影响有较大的不确定性。但是,社会总供给大于总需求的状况没有改变,货币政策以“去杠杆”为主使得流动性不会大幅增加,消费物价缺乏大幅上涨的基础。预计2017年CPI将上涨2%左右。从工业品价格看,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进一步大幅反弹的动能不足,中国产能过剩问题仍比较突出,工业品供过于求的状况并没有出现根本性改变,价格仍难以持续回升。但工业品价格波动较大,上涨时存在加速上涨、下跌时存在加速下跌的特点,工业品价格翘尾因素明显升高,2017年工业品价格翘尾因素约为4.2个百分点,较上年回升约6.9个百分点。总体来看,2017年上半年工业品价格涨幅将较快,下半年后将会有所放缓,预计全年PPI将上涨4%左右。
5.2017年预期调控目标。主要考虑到中国潜在经济增长水平和2017年的需求变化趋势,以及当前宏观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的现实,同时,充分考虑年度经济增长调控目标要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相衔接,经济增长目标要充分考虑就业需要,建议把2017年经济增长调控目标定在6.5%左右。但是,若考虑到全国迎接十九大和在国际国内引导积极预期以及深化改革有可能释放出来更多红利的可能性,2017年增长速度超过6.5%也是一个具有较大概率事件。建议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控制在3.0%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000万人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