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信息技术的爆发,智能终端对传统媒介的冲击,令市场对印刷产品需求大幅下降,印刷业面临严峻考验,转型升级势在必行。只有经历痛苦的自我革新,印刷业才能拓展更多盈利空间。
尽管印刷业走上下坡路,但其在国家经济发展与人类生产生活中仍然不可或缺。只不过随着信息传播多元化,印刷业不可避免地遭遇调整,亟需寻找新的发展方向。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提供的《中国印刷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2014年,印刷业总产值为10857.5亿元,同比增长5.3%,低于当年GDP增速,产能过剩问题凸显。
特别在中低端市场,由于进入门槛不高,企业蜂拥而上,已出现明显的供大于求现象。高端市场相对而言门槛较高,存在一定的技术、环保、管理等壁垒,还有一定增长空间。
除了产能过剩,印刷业市场集中度同样不足,国际竞争力薄弱。上述报告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共有印刷企业10.5万家,主要以区域性、中小型企业为主。
印刷业还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集中在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等发达地区,中西部发展相对滞后。直到近年来全国产业结构调整转型,中西部才逐渐开始发展起来。
可以看到,我国印刷业面临产能过剩、市场集中度不足、区域发展不平衡、国际竞争力薄弱等问题,以及创新动力匮乏、高端设备依赖进口、资质认证体系不健全等桎梏。
在此背景下,印刷业不得不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对于印刷业的转型,需紧扣两大方向,一是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二是绿色环保。
随着印刷业朝向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发展,将诞生合版印刷、云印刷等新模式,从而摆脱当前困境,改善经营状况。此外,绿色环保是各行各业发展趋势,印刷业同样不例外。
与此同时,印刷业还需拓展更多盈利空间。一方面,要向包装印刷、标签印刷等未来主流倾斜,以及印铁、制罐、塑料都特种包装印刷领域;另一方面,要借助消费升级趋势,向高端市场挺进,提升国际竞争力。
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印刷业仍将广泛服务于日化、医药、服装、食品等各行业,并在调整过后得以快速发展,市场前景依旧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