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钢集团终于造出圆珠笔头有望完全替代进口”的消息于近日传出,朋友圈立即被刷屏。1月11日新华社更报道称,记者从太钢集团获悉,中国不仅首次实现了笔尖钢的批量生产,而且正在开发更为环保的国际顶尖无铅笔头。
圆珠笔头的新闻之所以惹人关注,是因为在此之前,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圆珠笔生产国,中国在制笔核心材料之一的笔尖钢上,却长期高度依赖进口。这个直径仅有2.3毫米的球座体,无论是生产设备还是原材料,长期以来都掌握在瑞士、日本等国家手中。
能生产飞机汽车导弹,为何偏偏生产不了小小笔头?在很多人看来,这个“圆珠笔头之问”映照出了一个现实:中国早已成为公认的制造大国,但还远远不能称为制造强国。而在大众舆论中,“圆珠笔头之问”更是被解读为中国制造缺乏工匠精神以及工艺积淀的典型象征。
现在终于有中国企业具备圆珠笔笔头笔尖钢批量生产能力,国人为之喜悦和兴奋是一件完全自然的事情。但是对中国企业乃至中国经济而言,解答“圆珠笔头之问”的意义决不仅仅是为了“争一口气”,更在于其背后蕴藏的巨大商业价值,以及由此带来的经济转型升级的启示。
“圆珠笔头”的商业价值究竟如何?有人算了一笔经济账,认为在全球化时代,中国没有必要什么都自己生产,为一个小笔头付出高额研发投入“不划算”。这里谈到的实际是企业的投入和产出问题,当然应为企业所谨记。但众所周知,任何一个产业链都有高端和低端的区分,在低端领域,由于门槛太低进入者众多,势必导致利润越摊越薄,而中国企业一旦掌握了顶尖技术,则可以参与国际竞争,从而到高端领域去分一杯羹。具体到笔尖钢,其市场前景也绝非一个圆珠笔头所能局限,因为笔尖钢的应用非常广泛,笔尖只是其中之一罢了。
一言以蔽之,围绕圆珠笔头的疑虑,只要中国企业生产的产品在质量上的确能够与进口产品媲美,而又具备一定的价格优势,所谓经济账就不会是问题。然而对分分秒秒计算收益的企业来说,研发制造了一个新的产品,从理论上的市场前景广阔到收获丰富的现实利益,中间可能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路要走。日前就有报道披露,太钢的笔尖钢材料已经具备了批量生产的条件,但目前销售并没有完全打开。
制造业拿出了好东西,但由于各种原因订户还不多,怎么办?有媒体据此评论,“如何才能让核心技术为企业带来相应的市场和收益,这值得人们深思。”面对这个值得深思的问题,过去人们的习惯是寻求行政扶持,但经验证明,这种方法往往会以鼓励创新始而以扼杀创新终,因为一个企业一旦安于非市场力量的扶持,久而久之势必丧失创新的动力。
在一个高度竞争、充满活力的市场,勇于创新者理应活得最好。随着非市场因素的减少,在消费升级的大趋势下,制造业以往那种粗制滥造也可以混得不错的格局已经一去不返,这对太钢这种创新型企业无疑是一大福音,所以即便是笔尖钢销售未达预期也应该只是初期一个暂时的现象,无需过多忧虑,更不必乱开早已被证明属于无效的药方。
最新的媒体报道,太钢的笔尖钢日前已经迎来了第一个大客户———亚洲最大的书写工具制造商宁波贝发集团。业内有“亚洲笔王”之称的贝发集团董事长邱智铭披露,“从成本上来讲,使用国内的笔尖钢这一项,一年就能为贝发集团节约差不多4000万元。”
看来,圆珠笔头的故事才刚刚开始,而对处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最前沿的中国制造业来说,显然还需要更多的类似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