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热点
11月24日,《新京报》A06版发表题为《霾等气象灾害拟纳入突发应急体系》的报道,称11月23日,《北京市气象灾害防治条例(草案修改二稿)》提交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31次会议,进行第三次审议,“霾是否应当作为气象灾害入法”得到明确,同时还增加内容,将霾等气象灾害纳入北京市突发事件应急指挥体系。
市人大常委会法制办相关工作人员表示,把霾纳入气象灾害防治,并通过立法规定下来很有必要,因为这是北京市面临的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符合气象科学规律。“过去气象灾害的定义里只有暴雨、暴雪、寒潮、大风、沙尘暴、霜冻、大雾等,并没有霾。”该工作人员说,国家层面的气象灾害条例里也没有把“霾”列入其中。但考虑到现在“霾”已经成为气象部门报道的“主角”之一,大家要正视它,要建立共识。将霾作为气象灾害写入法规,可以让政府部门尽更多的责任,让全社会更加关注霾的防治。目前,全国已经有多个地方性法规将霾纳入立法,天津、河北在气象灾害防御地方立法中均将其列入气象灾害。
草案修改稿中增加“将灾害性天气应对纳入突发事件应急指挥体系”的内容;同时,明确“市和区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机构按照国家和本市规定的职责、程序向社会发布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及时向有关部门通报。”
市人大法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李小娟介绍说,为进一步厘清气象灾害预报部门和隐患治理部门的责任,明确“防”和“治”的关系,此次草案修改二稿还增加了相应内容,例如将气象灾害纳入北京市突发事件应急指挥体系;按照国家和北京市规定发布气象灾害预警信息;隐患治理工作由市区政府组织有关部门社会单位和个人进行。
此外,草案修改二稿中还增加规定,在制作发布和传播气象灾害预警信息过程中存在重大过失的,造成严重后果的,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北京市行政问责办法追究责任。同时,大型活动可据预警调整方案。
媒体关注
一、11月24日,《北京日报》转发新华社稿件,发表题为《首批中央环保督察8省区3000多人被问责》的报道,称随着中央环保督察组23日向云南省委、省政府进行督察情况反馈,2016年第一批中央环保督察组赴8个省区的督察工作接近尾声。截至9月30日,8个督察组共计交办群众来电来信举报13316件,地方已办结13074件,其中责令整改9617件,立案处罚2659件,共计罚款1.98亿元;立案侦查207件,拘留310人;约谈2176人,问责3287人,不少人受到党纪政纪处分。督察组认为,总体看来,党的十八大以来,8省区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决策部署,深入推进重点领域污染治理,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环境质量总体得到改善。但一些地区环境恶化趋势明显,人民群众反映强烈。即使在生态基础较好的江西、广西、云南等地,部分地表水水质恶化,违规开发建设等问题也仍然突出。8个督察组交办的群众来电来信举报的数量为13316件,涵盖了噪声扰民、空气难闻、水体黑臭、违法排污等诸多环境污染的问题。督察组始终重视群众信访举报情况的转办督办,要求地方建立机制、立行立改,加强公开、依法问责,努力保障群众环境投诉举报问题能够及时解决。根据安排,从2016年起,中央环保督察组将用两年左右时间对全国各省区市全部督察一遍。这场治污问责风暴将持续在全国形成强力震慑,为改善环境质量切实发挥作用。
二、11月24日,《光明日报》发表题为《多措并举治雾霾》的报道,详细介绍了北京市通州区多种举措治理雾霾的情况。今年以来该区细颗粒物(PM2.5)浓度改善率连续8个月位列全市第一,1至8月累计浓度同比改善率为20%,比全市平均水平高7.5个百分点。空气质量达标天数124天,同比增加30天,空气质量改善率变化明显。由于首都城市副中心建设对生态建设的特殊要求,通州区把大气治理放在第一位,首创乡镇街道层面的断面考核,区政府与各部门、各乡镇街道签订《年度清洁空气行动计划责任书》,督察考核细化到每一天。通州区在北京全市率先建成了“五大环保信息化系统”,实现了污染源头监控的全覆盖。同时依托现有网格化城市管理系统,实现了“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全面覆盖、责任到人”的环境管理网格化模式,环境监管职责已具体落实到了各街道、乡镇以及社区和村。
三、11月24日,《北京日报》发表题为《首个土壤修复实验室落户北京》的报道,称 11月23日,记者从第五届中国环境修复战略论坛获悉,污染场地安全修复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落户北京。这是国内首个土壤污染修复国家工程实验室,目前正在筹备阶段,明年上半年将投入运营。实验室建设地点位于朝阳区京顺东街,建设期为3年,项目总投资估算为3600多万元,建成后的实验室规模将超过2000平方米。北京建工环境修复公司是实验室的牵头单位,清华大学、中国环境科学研究等为合作单位。建设主体在污染场地修复领域积累了大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研究成果,具备开发更高效、更经济、更先进的土壤修复技术的能力。污染场地和农用地环境污染是我国目前面临的两大土壤环境问题,由于起步较晚,我国目前修复产业的发展水平仍比较落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