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时期是我国由新闻出版大国向新闻出版强国迈进的关键期,也是新闻出版业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的攻坚期。新闻出版业需要一大批高水平、高素质、专业化人才,来推动新闻出版事业的健康发展,努力实现由新闻出版大国向新闻出版强国跨越的奋斗目标。
当前,新闻出版业以市场为导向的生产经营理念和方式已经深入人心,成为行业发展的自觉需求。同时,以互联网技术为代表的新媒体也日益对新闻出版业等传统业态造成全方位冲击。培育适应当今形势发展需要的新闻出版新型人才,既是“大势所趋”,更是“形势所迫”。
所谓“大势所趋”是指人才的培养离不了新闻出版体制改革创造的行业大势。十几年的新闻出版体制改革,使新闻出版业初步摆脱了计划经济时代的经营方式和管理模式,市场在新闻出版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日渐凸显。与之相应,新闻出版人才培养也要从习惯“有困难找市长”的行政型人才向“有困难找市场”的企业型人才转变。
所谓“形势所迫”是指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新闻出版领域传统媒体面临新媒体全方位挑战的客观环境。当前,现代传播技术改变了内容产业的生产方式和传播方式,新媒体影响力急剧扩大,分流了传统媒体大量受众,传统媒体已经面临着边缘化。
当前,人才发展面临一些问题。
首先,体制机制限制仍然是人才发展的束缚。从外部看,计划经济形成的市场条块分割依旧严重制约传统媒体自主经营和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兼并重组,不仅导致传统媒体无法借此形成核心竞争力,更导致了“企业型”“市场型”人才生产困难。从内部看,大多数传统媒体单位还没有建立起适应市场需求的人才管理使用和薪酬及激励机制,导致普遍存在人才培养迟缓、关键性人才缺乏和人才结构失衡的困难,原有优秀人才留不住、急需人才引不来的问题比较突出。
其次,传统媒体受限于自身条件,培养人才动力、实力不足。有的传统媒体思想认识仍显滞后,使得单位人才看不到自身发展希望,只好另谋出路。有的传统媒体科研水平低、新技术转换及应用能力也不强,对培养新型人才心有余而力不足。有的传统媒体生产方式落后,官商作风依然存在,无法借助市场力量形成有效人才培养机制。
未来,我们将继续推动改革创新,构建汇才集智的良好环境。
一是坚持通过科学制定和实施“十三五”发展规划吸引人才。坚持以科学制定并组织实施“十三五”时期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发展规划,特别是人才发展规划为抓手,通过强化人才保障努力营造吸引人才的环境。主要考虑是: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实施重点人才培养工程。做好“四个一批”人才培养工程,继续深入开展新闻出版名家工程、领军人才工程和青年创新人才培养工程,实施数字出版千人培养计划。开展大规模教育培训。加大在基层实践中培养锻炼人才力度。加大新兴媒体内容生产、研发、资本运作和经营管理等各类人才培养引进力度。把非公有文化机构的人才队伍纳入行业人才建设体系。在新闻出版企业探索实行职业经理人制度,探索建立首席编辑制度。创新人才选拔、人才评选表彰评价和激励机制。
二是坚持通过推动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融合发展培养人才。坚持把加强出版融合发展与人才建设紧密结合,力争把出版融合发展领域开辟成培养新型人才的试验场。主要措施是:认真落实好《关于推动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打造一批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竞争力的新型出版机构,建成若干家具有强大实力和影响力的新型出版传媒集团。推动设立国家出版融合发展投资引导资金,带动社会资本积极参加传统出版与新兴出版融合发展。强化融合发展人才队伍建设,制定媒体融合发展人才培养规划。
三是坚持通过继续深化改革留住人才。努力通过继续深化改革破除体制机制性障碍,积极创建良好的行业环境留住人才。主要做法是:继续大力推动已转制的全民所有制新闻出版企业进行公司制股份制改造,建立具有文化特色的现代企业制度,并努力实现上市融资。完善新闻出版企业内部运行管理机制,建立健全双效统一的评价考核机制,完善新闻出版企业总编(主编)职责管理办法。推动新闻出版企业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培育一批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企业集团。适时开展国有控股上市新闻出版企业股权激励试点,探索建立国有新闻出版企业股权激励机制。
(作者系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规划发展司司长,本文为作者在第五届韬奋出版人才高端论坛上的主题演讲稿,刊发时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