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在经历过去十年的强劲增长后,如今已进入转型和整合阶段,这是全球所有经济体的必经之路。”德国科德宝集团亚洲地区代表文汉德5月18日在北京表示。该集团已有166年的发展历史。文汉德此次来华还谈到对中国制造业和产业升级的看法。
“中国要吸取欧美国家曾经去工业化的教训,英国依靠伦敦发展金融业,但不可能每个人都成为银行家,金融业也有发展不好的时候。一个国家必须发展制造业,提高生产效率很关键。智能制造的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要把不同的技术兼容起来,现在还缺标准,未来要用移动和物联网加强相互沟通,把世界无缝连接起来。”文汉德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表示。
中国将保持长期繁荣
“我们坚信中国将保持长期繁荣发展,而中国制造业是全球背景下真正的‘发动机’。”文汉德为记者提供了一组联合国的数据:从2004年至2014年,中国制造业的占比一直在上升,到2014年,美国、日本、德国、中国制造业在各国GDP中的占比分别为12.1%、19%、22.6%、28.3%。
文汉德称,中国制造业将推进新的生产时代,面临的挑战是低于标准的生产力水平、不断上升的劳动力成本,还有与日俱增的多样化、个性化需求。新兴技术带来了连接和数字化,社会不断增长的对能源效率与环境保护的关注。《中国制造2025》规划制定了未来的发展路线,“十三五”规划指导国家未来发展。
来自麦肯锡的分析:下一代制造业将带来巨大的潜在利益,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延长机器寿命,减少停机时间;提高预测准确率,降低制造单元成本;降低库存成本,获得更高质量;缩短产品上市时间;实现更低的能源消耗及二氧化碳排放。预计到2025年,下一代制造业在中国每年能创造的价值达4500亿—7800亿美元。
工信部部长苗圩5月11日曾表示,制造业发展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趋势明显,智能化更是其突出鲜明的特征,我国将智能制造作为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发展的主攻方向。据悉,工信部正在加紧编制智能制造“十三五”发展规划。
文汉德表示,智能制造的未来趋势是自动化,企业要更具有灵活性。工业4.0不可能一蹴而就,要使得标准是兼容的,并确保可控性。中国制造业企业要提高生产率和可持续性,而且政府不提供补贴,企业才会在自由市场上实现竞争,从而生产出质优价低的产品。
自动化和工业4.0是必然趋势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制造国,但大而不强,需要在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领域加快步伐。在文汉德看来,自动化和工业4.0是必然趋势,因而,可以携手实现创新。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客户更趋向于信任和购买以先进生产技术为保障的产品。科技是新的‘质量保证’。”文汉德说,在过去 像SAP及云管理这样的应用服务仅仅为大型企业拥有。宜合信息技术正将这些服务及更多的解决方案应用于中小型企业。生产企业也要改变,主要是技术标准、组织变革,技能要求的变化和培训,安全和法律因素以及使IT系统具兼容性。
针对中国制糖产业,科德宝在中国开发生产的润滑剂生物可降解,降低润滑剂消耗量达到50%。宜合信息技术亚洲公司为中国客户群体提供专家服务和IT解决方案,在效率、质量和连接——直至“工业4.0”意义上的智能制造领域提供支持。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德国企业的合作伙伴很多,企业与科研机构保持合作,共同开发尖端技术和产业、解决方案。在交通运输、能源资源、工业制造、健康食品、家居纺织等领域,细分市场很多,并且有数以千计的不同领域。而卓越技术、创新实力、心系客户、多元发展是百年企业集团发展的基石。
科德宝为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包括保护人类环境、减少碳排放、发展可再生能源、开发医疗新成果等。文汉德说:“我们要适应瞬息万变的世界,并且让利益相关方相互依赖。”这是德企的立身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