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我们有这么一种印象,只要谈及互联网,就会谈到“互联网+”,互联网似乎无所不能+。对于传统的出版行业而言,“互联网+出版”也就自然而然成为业内同仁所热议的话题。但如果我们试着从反方向,如“出版+互联网”来思考问题,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出版和互联网,从事物的本质而言就是一件工具,在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中使用,但如果两者都没人去用,它们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出版对于我们来说,最大的价值是图书这类文化产品能合法流通的标志之一; 互联网则是我们了解外面世界的一把万能钥匙,是人与人交流的工具。这看似毫无交集的两个概念,实际上能在虚拟的世界中碰撞出绚丽的火花。
出版+互联网:互利共赢的选择
对于出版商来说,“出版”是现阶段,或许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整个社会赋予出版商的一项专属权利,是其他机构和个人无法获取或代替的价值所在。流量,是互联网虚拟世界中最为宝贵和最具经济价值的具体载体之一。出版+互联网,就是要把出版专权和网络流量发挥出最大的商业价值。
现实中,运作一个成功的书业品牌,是所有出版商梦寐以求并一直在坚持的事。一个成功的书业品牌,意味着有成熟的市场,足够的号召力,持续性的市场容量,这些只是老蒋的个人理解。如果出版商费尽心血培育出来的品牌没有足够的消费市场,就如同皇帝的新装,没有任何意义。
今天是聊出版商巧用互联网打造另类书业品牌,老蒋认为网络世界中有这么一个图书市场,值得出版商投入精力去做。在如今“万众创新,大众创业”的大好环境下,全国创业热潮滚滚而来,“互联网+创业”更是方兴未艾,网络世界不断涌现出各式各样的优秀创业者。而这些创业者对于出版商而言,就是很好的图书选题的主角。
更为关键的是,这些创业者群体手中还掌握着数量庞大的的网络流量资源,而这正是出版商最希望获得的读者资源。出版商可以专门针对这部分群体打造一个互联网书业品牌,挑选其中一些优秀的创业者,策划相应的图书选题,推出一系列图书,再通过创业者手中的流量资源进行图书的第一波宣传攻势,可谓双赢。
对于绝大部分优秀的网络创业者来说,在创业初期由于成本所限,自身品牌的推广和营销一直是他们的短板。但是他们并不缺流量,缺的只是主流社会的认同感,以及品牌知名度。图书出版,对于普通人来说,其文化价值标签意义并没有完全削弱;对于他们来说,也是解决认同感和知名度不错的途径。因此,关于出版商和优秀网络创业者相关图书出版的这件事,应该是一拍即合。出版商可以再造一个书业品牌,获得不错的经济效益;创业者则获得了一次自我营销和品牌提升的机会,何乐而不为。
之所以特别注意到优秀的网络创业者这个群体,是源于老蒋在这方面的切身体会。老蒋搞互联网书业也快十年了,到目前为止与主流出版圈的距离还是很大,对于我们来说,社会认同和自身所创建的一些网络平台的品牌知名度等一直都是问题,我相信跟我有同样困惑的创业者并不在少数。其实,网络创业路上根本没那么多VC和天使可以依靠,还得仰仗创业者自己的坚持和努力。
如何打造另类书业品牌
“出版+互联网”打造另类书业品牌需要注意的事项,其实没那么复杂。
第一,对于出版商而言,关键是在于创业者的遴选。借用“罗辑思维”的口号是“有种、有趣、有料”,出版商不能把眼光局限在“高大上”,市场上“小而美”方面的需求或更加强烈。每一个优秀的创业者成功的背后,都会有诸多可以向世人讲述的故事,如何挖掘创业者身上的选题和内容,这就要看出版商的水平和能力。
第二,不可忽视的粉丝力量。考察优秀创业者掌握的流量,是出版商投资最重要的环节。即便是在某一领域非常优秀的创业者,对于出版商来说,作者也是新人、品牌也是新鲜的东西。与创业者的图书出版合作成功的关键,在于创业者需要有引火的火种并点燃它,而出版商做的只是锦上添花的买卖。
网络世界粉丝的威力,在此就不作过多赘述,优秀的网络创业者之所以能取得成功,其实就是获得了一定规模的粉丝的支持和追捧。为什么我在之前会说,出版商做的只是锦上添花买卖,因为自己手中并没有足够多的粉丝,所以出版商做投资会考虑到风险的问题。
第三,出版商自身营销渠道的考量。创业者点燃图书出版的第一把火之后,出版商如何进一步推进该书的营销和推广,这不仅是创业者关心的,更是打造出版商自身书业品牌影响力的重点。而且,如果只是充分调动和利用自身的资源,而不推进该系列图书的销售和发行也不能到到预期目的。
把出版商和创业者联系在一起,其实就是两种资源的优化整合,各取所长,各取所需。面对互联网时代如此众多的创业者群体,可以说传统出版商的商机无限,出版商和创业者之间一定可以碰撞出别样的火花。文章之所以用“另类”这样的字眼,就是为了突出出版商和创业者之间的一种创新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