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70年前,中国人民经过8年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打败了日本侵略者,发挥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主战场”的重要作用。
印刷品记录文化的传承,是传播信息的一大途径。可你不知道,在抗日战争年代,印刷机还有着不可或缺的价值——它们是精神食粮,是浴血奋战的勇士们的精神支柱,更是一个民族的希望。艰苦的抗战岁月里,爱国将士的满腔热血以及愤怒,还有每一场战役取得的胜利都是通过一台太印刷机传播出来的,印成一份份鼓舞着万千民众坚持抗战希望的报纸,传承至今。这一份份印刷品更是成为了那段烽火岁月的唯一记录,是对那段艰辛岁月的见证。
晋察冀日报社研发人背肩扛的铅印机
晋察冀日报社使用的轻便印刷机,曾连续印过42期《晋察冀日报》。1943年,社长邓拓预料今后战争环境将更加残酷,提出能否研制出人背肩扛的铅印机。当时的报社机务小组成员牛步峰等在只有几件简单工具的条件下,硬是根据铅印机的原理,自造出木头零件,经过月余奋战,终于制造成功一台木制轻便印刷机。它体积小,只有小手提箱那样大,重量30公斤,拆卸装配方便,可以拆为七个大部件,最大的仅5公斤。遇到紧急情况,每人背上一个部件就可翻山越岭;每到一个地方,只需借用老乡的一个饭桌,几分钟时间即可开印。牛步峰后来被选为晋察冀边区劳动英雄。
印刷机和笔就是最好的武器
前线炮火连天,杀声震天。后方笔墨助威,摇旗呐喊。老兵于岱的抗战是在弥漫着油墨味道的简单印刷间里进行的。他被分配到《大众日报》印刷厂,负责排字、印刷、校对等工作。于岱说,《大众日报》于1939年1月创刊,是山东抗日战场上发行量最大的报纸。每一场战斗胜利的消息,从这里发出去。
当时日军的兵力虽然不足以占领军区所在的根据地,但是每隔一段时间,日军就会来村子里扫荡。“日军扫荡的频率很高,我们每次一听到日军过来,就要赶紧把这些机器都埋在地底下,然后迅速躲到山上去,等到日军走后才下来。”于岱说,印刷机器是很珍贵的武器,也是日本人痛恨的武器。
一遇到扫荡,就藏印刷机
今年93岁的张仲石老人曾在抗日战争期间,冒着生命危险,在敌占区与日本鬼子周旋抗争。那些年的艰险往事,早已成为老人记忆深处最宝贵的回忆。
张仲石还担任过沂山专区战邮局副局长,工作之一就是负责《大众日报》《鲁中日报》等报刊的发行。“当时的报纸上,大多是战争消息、地区生产建设情况、宣传抗日等。当时消息很闭塞,人们都靠报纸了解情况。”张仲石说,当年报纸的宣传作用不啻一颗炸弹。“报纸的发行很不容易。遇到日本鬼子扫荡,工作人员就会把印刷机埋藏起来。为突破封锁,群众、民兵、武装交通队等都参与了发行。”
印刷机安装手柄摇转出报
1940年、1941年,日机又对重庆进行了“地毯式”轰炸和“疲劳式”轰炸。1941年6月7日,《新民报》在七星岗的四层楼房被敌机所投的燃烧弹焚毁。据该报创始人、重庆夫妇陈铭德、邓季惺后来所著的《新民报•春秋》一书中表述,该报遭遇大轰炸后,由于临时办公点缺乏电力供应,工人就在印刷机上安装的手柄,轮流摇转,一圈一圈转动,一份份印出一万多份八开小张报纸在街头零售。
《新华日报》印刷机记录烽火岁月
在《新华日报》出版的3231期报纸中,有近3000期是在重庆出版的,而这背后的“大功臣”——台装有德国西门子马达的平板印刷机,正以“国家一级文物”的身份,陈列在红岩革命纪念馆内。
“空袭时,报社人员在防空洞内点着煤油灯写作,而印刷机就哗啦啦地将这些愤怒、激情的文字印刷出来。”唐振君说,国民政府迁都南京后,中共代表团随之东迁,《新华日报》在中共四川省委的领导下,在重庆继续坚持战斗,直至1947年2月28日被迫停刊,这台印刷机也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小结:
它们或许已成为抗战文物,但是它们在抗战时期发挥的巨大作用是不可忘记的,还有众多印刷人为此付出的努力。值此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让我们勿忘历史,一起追忆战争时期,为了伟大胜利付出生命的英雄们吧!你们是伟大的,你们身上的精神是永不磨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