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必胜印刷网 > 新闻中心 > 国内 > 正文

数字印刷个性化与批量生产盈利的矛盾

时间:2015-07-15 来源:大中华印艺网

摘  要:
批量化生产是社会步入大工业生产阶段企业获得利润的前提,没有量的积累就不可能有盈利这样质的变化。如何才能解决碎片化业务与大批量生产这对阻碍着数字印刷发展的矛盾关系依然是横亘在所有数字印刷人面前的任务,我们应该继续在实践中去摸索、去创新。

关键词: 数码印刷 个性化 批量化 

  大工业生产的特点是批量化,于是,高度自动化的设备产能越来越大,效率也越来越高。以印刷为例,时速在4、5万以上的商业轮转印刷机其效率远高于1.5万张的单张纸印刷机,由于生产的单位成本较低,市场报价也较低,对批量印刷业务商轮就毋容置疑地具有竞争力。

  面对日趋丰富的社会供应,加之移动通讯与互联网信息传播的愈益完善与普及,市场的消费心理在悄悄地发生变化,人们开始更多地追求差异,乐于展现个性,于是,满足按需生产的数字印刷开始走红。按理说,新兴的市场应该十分走红,但相当一段时间来的发展证明,事实并非完全如此,工业化大生产求得低成本的要求与个性化短板印刷的碎片化构成一对矛盾,影响着企业的盈利,也阻碍着市场的迅速扩张,惟有分析清这对矛盾体,解开绳扣才能引导市场健康发展。本文权当抛砖引玉,希望业界精英共同来寻求走出这一困境的出路。

  由数字印刷产能过剩导致的设备开机率偏低

  自1995年德鲁巴印刷展推出数字印刷机,我国引进数字印刷设备的时间不算晚,以在上海与北京有着8家门店、实行24小时对外营业的著名数字印刷企业——同昆数码为例,今年末即是其成立20周年。但无论是数码图文店还是采用连续纸数字生产线完成按需印刷图书的工厂都感到经营压力很大,获利能力不强,甚至已经出现门店收缩、转让的状况,有着今不如昔的感觉。究其原因,市场的扩张速度不快,相对于偏小的市场数字印刷产能已经显得过剩是原因之一。

  有两组数据可以佐证:

  其一,按照英国派诺(Pira)公司提供的分析报告,全球与西欧数字印刷在印刷总额中的比重已经达到14%,而按照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公布的数据,截至2013年末,我国的数字印刷占比仅为1%,即便是按照民间的算法,剔去非印刷收益,刨出计算在混合印刷中的数字印刷成分,占比可能也仅在2-3%之间,与上述数据有相当距离。几乎是与世界同步前进的中国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差距?

  其二,按照国内一家著名的海外数字印刷设备供应商分析,我们国内的数字印刷设备普遍的日运作时间大致为3小时。笔者经过征询,对这一数据业内大致是认可的。换言之,即便是按照每天8小时生产时间计算,还有5小时设备是处于停运状态,没有创造效益。

  一方面是我国数字印刷的市场潜能没有得到充分挖掘,设备的利用率不足,一方面是我国数字印刷的市场占比远低于国际平均值,那只能认为,在现时数字印刷的产能已经过剩。按照经济学理论,在产能过剩条件下,“竞争的结果必然会导致所有行业的利润都下降”(亚当·斯密),事实也确实如此。因此,努力开发市场是数字印刷界的当务之急,因为它与满足个性化需求的市场发展方向是吻合的,需要的是解开影响市场拓展的症结所在。

  由全球性经济不景气导致的高利润业务下降

  图文输出是我国数字印刷最先进入的领域,相比于昂贵的前期设计费用,图文输出的支出显得微不足道,正因为此,早年从事图文输出的数字印刷企业都有着较好的收益,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2009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爆的全球性经济危机虽然已经长达6年,但至今依然起伏不定,拖累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即便是相当一段时间来处于经济高速增长的我国也开始进入中低速增长期,这一切自然带来图文输出业务量的减少,让数字印刷企业感到了寒冬的来临。现时,甚至已经出现为了一宗上百万的业务同行相互间打得头破血流,不惜低价竞争,结果争来了业务,有了销售收益却无利可图,操作中稍有不当还可能出现亏损。所以,全球性经济危机导致的经济增速下降,特别是高工价的数字图文输出业务量的下降和彼此间的恶性竞争是影响设备开工率、影响企业营收效益的又一原因。连碎片化的业务都嫌不足,又怎能考虑组织设备的批量化生产?

  当然,对图文印刷业来说,除了利差消息也有利好,那就是伴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要求的提高,伴随着员工开支的持续增长及他们对生命价值的重视,存在了相当年份的、至今依然占比不小的氨水熏蒸蓝图工艺正在渐渐地被数字打印所替代,原本已采用激光打印的,现在进一步转向喷墨打印,而且,这一市场的转型速度远比想象来得快。这一变化可能会强行淘汰掉部分无力顺势发展的小企业,但对有实力去改变现有工艺的企业,出于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考虑理所当然地是件好事。

  由偏高的设备与耗材价格导致的市场兴奋度不够

  相当一段时间来,国内的数字印刷市场总是显得不温不火,增速缓慢。如果就此责怪消费者不懂数字印刷,那显然是闭着眼睛说话。俗话说“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比较总能让人明白一切。数字印刷能够很快完成使用数字设备拍摄的照片、制作成专题相册,给人带去便利与愉悦;能够短时间内完成企业标书,确保企业不错失商机;数字印刷符合个性化需求特点,能够满足一本起印的要求,帮助毕业生制作上乘的毕业论文,有效提升作品档次;数字印刷质量达到一般对象的审美要求,所有这些消费者几乎全都明白。但是,客观地说,消费者又为眼前数字印刷产品相对高昂的价格所震慑,不到不得已的时分宁愿忍痛割爱,选择其他印刷方式。当然,这一切伴随着年轻人的成长也在渐渐地出现变化。

  导致数字印刷设备及耗材成本的高企,根源在于偏高的海外依存度。至今为止,除了北大方正有着有限产品提供给生产商选择外,放眼望去,看到的基本上就是施乐、佳能、柯达、惠普、柯美、理光等日、美国家的产品。加之,数字印刷设备本来就存在工艺原理不同、材料要求不同等具体状况,在缺乏足够竞争的环境下,自然就价格高企,由消费者去背这块沉重的成本。曾听数位业内人士说起,同类的设备与耗材国内与国际市场的价格差距很大。既如此,自然就牵制了市场消费,对于收入还算不上丰盛的百姓来说,他们当然是选择适用、实惠的产品。可能也正因为此,我们一直认为十分庞大的B2C市场至今没有达到火爆的程度,这块本来是碎片化而一旦集中最便于批量化组织生产的市场硬是没有如愿出现。我们真心期盼着尽快改变数字印刷设备与耗材完全依赖海外的状况,像CTP设备一样,待到国产数字印刷设备及耗材开始涌现的那一天应该是B2C市场被激发的时分。

  由缺乏对成功商业模式的理解导致网络加盟工作的困难

  什么是门店类数字印刷企业的成功商业模式?应该是连锁加盟。因为,连锁加盟符合数字印刷产品就近加工的要求,符合集中生产以降低生产成本的要求。

  时至今日,不少传统印刷企业都在利用云印刷技术实施合版印刷,以提高设备利用率,降低生产运营成本,台湾健豪是其中的成功典范,而恰恰最适宜采用加盟合作的数字印刷却还鲜有成功母版。最先进入中国市场的美国最大快印连锁服务运营商FSI旗下的品牌企业——快印先生在苦撑了几年后选择退出中国市场,联邦快递旗下的金考也是如此。为什么在美国的成功典范到中国却难有作为呢?显然,条件的不成熟、文化差异是导致这一状况的根源,更多的加盟型企业还是希望他们的领头人能够授人以鱼,而不祗是授人以渔。

  这一思想也反映出数字印刷企业同样存在着转变经营思路与市场定位的问题。转变经营思路是指:变等客上门、以生产为中心转为主动寻客户所需、以客户为中心,这对长期来以加工为指导思想的传统印刷企业需要,对数字印刷门店同样需要,尤其处在互联网时代,一味地等客上门一定程度上就是业务量的自我萎缩,最终或许是门可罗雀。

  转变市场定位是指:企业必须要坚持差异化经营道路,唯有与他人不同才能有自身企业的生存空间,才能吸引客户成为你所在企业的忠实粉丝。如果依然是你有我也有,缺乏差异化,那就又像传统印刷一样只能打价格战,前车之覆当为后车之鉴。

  按照《中国新闻出版报》介绍,在数字按需印刷上做得颇有心得的江苏凤凰传媒最近也在积极地运作战略加盟工作,相信凭借着她的威望、信誉、市场影响力与实力,或许能找到一条属于数字印刷所特有的把碎片化业务整合成批量化生产的新路,形成自己独特的商业模式。我们乐见其成。

  由体制发育不良导致适合数字印刷的大宗个性化业务还不成气候

  图书的按需印刷像印刷企业发展电子商务一样也是近期市场的一个议论热点,从理论上说,图书的按需印刷确实是数字印刷最重要也是最适宜的一项业务,但因为国情的不同,对文化需求的差异,短时期内似乎还难以形成气候,还难以成为市场的主流。在条件还不够成熟的时候,偏热有可能导致投资设备企业的获利周期更长。

  在追求个性化的今天,在更多阅读走上碎片化,热衷于通过网络或移动通讯渠道来实现以后,图书走向小印量、多批次印刷的情况越来越多,每个品种2-3000本印量对胶印企业来说也已成为新常态。毫无疑问,短板图书最适宜使用数字设备来完成,此举既满足了市场对短周期出书的要求,又有效避免了长期来图书市场预造货存在的库存占用资金、滞销可能带来报损的问题。须知,仅是全国新华书店与出版社自办发行的图书库存截至2013年末已经达到880多亿,以至德国《世界报》有记者在文中尖锐地指出“中国出版社直接生产‘废品’”,改变这一状况的当然就是实现图书的按需印刷。

  问题是改制后的传媒集团存在着印刷企业属体制内还是体制外的不同情况,属于体制内,在计算数字印刷的成本时可以把资金占用成本与报废损失结合起来一并加以考量,略高的数字印刷工价出版社也能接受,因为肉烂在锅里,区别仅在于这块利润放入出版社口袋还是放入印刷厂口袋。但如果是体制外的印刷厂,出版社就不可能把这块节约的成本算给印刷厂。正因为此,由《数字印刷》杂志提供的数据说明,在至今为止国内已经安装的16条连续纸数字印刷生产线中,属于体制内的有6条(凤凰2条、京师、中教图、河南新华、中石油各1条,尚不包括中献拓方的单张纸按需印刷设备),属于体制外的10条线6条系虎彩安装,3条由大朗中编安装,除外还有上海当纳利1条。按照这些企业的说法,凤凰的黑白印刷机在20014年实现盈利,追加了成本更高的彩色机后的状况还有待观察;虎彩的3亿投资年销售仅为数千万,尚不足以获得利润;当纳利公司则声称,在投资前即对中国市场的现状有着充分的估量,目光在长远而非眼前。北京大恒在这一市场坚持了一段时间后终因挺不住每年的巨额亏损于今年初宣布退市。所有这一切都预示着,短期内很难实现数字印刷在图书按需印刷上质的突破,依然只能是承担有限补充的责任。

  图书接受按需印刷江苏凤凰传媒功不可没,现在,可以说出版社对采用数字印刷工艺来完成图书印刷的优越性已经赢得共识,对成本核算时应该考虑到预造货占用资金成本与可能出现的报废损失也已经能够接受,但唯有把库存损失实打实地与对出版社领导的考核联系在一起,才有可能推动按需印刷得到更快发展,扭转现时的生产亏损状态。当然,适当放宽对非正规出版物的印刷许可也是增加数字印刷业务量的重要渠道,或许这还需要时日。

  至于数字印刷进入包装、家纺、标签、瓷砖、墙纸等新兴领域更多反映的是数字印刷已无所不能,能满足各种生产需要,但高企的成本让这一切还是处于点缀阶段,远没有到可以与传统印刷工艺分庭抗礼的程度。

  出于北京首都功能区定位的考虑,北京正在对印刷业实施史无前例的行动,有人认为或许这对数字印刷的发展是个机会,其实不然,因为在北京亦庄经济发展区公布的遭遇严重污染时停产企业名录中不仅有传统印刷企业也包括数字印刷企业,不懂行的领导并不了解不同生产工艺对环境影响的差别。

  总之,批量化生产是社会步入大工业生产阶段企业获得利润的前提,没有量的积累就不可能有盈利这样质的变化。如何才能解决碎片化业务与大批量生产这对阻碍着数字印刷发展的矛盾关系依然是横亘在所有数字印刷人面前的任务,我们应该继续在实践中去摸索、去创新。

热点排行
柯尼卡美能达黑白新品bizhub PRO 1200产品报告

革新化黑白数字印刷系统——拥有更全面的综…[详细]

上海紫光预推出数字喷墨印刷机PM520

上海紫光机械有限公司将在2011年11月举办的…[详细]

杭州东城图像公司推出热敏CTP和UV-CTP

近日,杭州东城图像技术有限公司重拳出击,…[详细]

大族冠华新推GH794四色商务印刷机亮相全印展

第四届中国(上海)全印展于11月14日隆重召开…[详细]

美企业推出新概念UV-LED喷墨丝网印刷机

据来自美国wxow网站的消息,丝网印刷机厂商…[详细]

柯尼卡美能达bizhub PRESS C7000/C6000产品报

2011年8月5日,柯尼卡美能达在北京展出了其…[详细]

更多知识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