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业,这个与嘈杂、刺鼻等字眼紧密相关的行当,在多数人心中并不美丽。然不妨试想,当印刷邂逅艺术,前者会否沾上些许的浪漫?是的。依托印刷起家,凭借艺术翻身的雅昌,不仅改变了单调的行业气息,更用“文艺范”的商业模式造就出无可比拟的品牌与效益。
当印刷碰上艺术
成立于1993年的雅昌,原本就是奔着印刷行当而来。在那个有设备就不愁没钱赚的黄金年代,初成立的雅昌无需在市场“头破血流”即获享纷沓而至的订单带来的经济效益。当然,有单就接的原则,难免让它陷入“来者不拒、大小活全揽”的繁琐与凌乱之中。
尽管“吃得上饭”,但传统印刷业务并未更好地满足雅昌的“胃口”。寻求传统业务之外的利润增长点,一直是创始人万捷所想。很偶然,成立不久,雅昌接到一笔承印南京某印刷品拍卖会目录的业务。恰是这笔小小的订单,大大刺激了万捷的商业神经——比起传统包装印刷,艺术品印刷质量要求更高,专门从事艺术品印刷的企业又极少,何不在这个行业大展拳脚?况且,艺术一直是个人所爱,如若将其融于印刷事业之中,岂不是两全其美?很快,“无所不印”的雅昌进行了重新定位:做最具竞争力和盈利能力的艺术品印刷公司。此后,目标客户群也随着企业定位确立为艺术家、文博机构、出版机构和拍卖机构等,专注于为画家印刷画册、为拍卖行印刷拍卖图录、为博物馆印刷纪念资料。
尽管定位细化了,但不得不说,正是艺术品印刷这片“蓝海”,给雅昌提供了无限的成长可能。虽然艺术品印刷量与其他类产品相比较少,但在艺术品印刷的高利润率以及雅昌高市场份额的作用下,前者根本不成问题。
纵然已在艺术品印刷市场几近垄断,但雅昌对市场的挖掘从未停止。在万捷的构想中,要让普通消费者难以“亲近”的高档艺术品,如名画,轻松飞入寻常百姓家。可想,当《蒙娜丽莎的微笑》成为众多年轻人新居墙上的装饰画,那彼时被装饰的不仅是墙壁,更是雅昌极其可观的经济效益。据介绍,设想一旦成真,雅昌在此领域的市场规模可达1000亿~3000亿元。
当雅昌成为印刷界的艺术代表,与之对应的高质量印刷、高端服务,也成为烙在其身上的明显印记。2001年,北京申办奥运之时,雅昌高效印制出长达600页的《申奥报告》,精美的设计、制版、印刷、装帧广受赞誉;2008年,北京奥组委再次委以雅昌重任,第29届奥运会开幕式和闭幕式节目单、奥运会吉祥物各种应用规范书、海报、媒体指南等皆交由其印制。表现完美的雅昌,已然升级为印刷人心中当之无愧的行业标杆。
当艺术与IT交融
如果说印刷与艺术的结合,让雅昌踩出不一样的印刷舞步,那艺术与IT的联姻,则让其一举冲出印刷界限,成为文化产业链中最多姿的舞者。原本凭借印刷赚得盆满钵满,但此时雅昌的兴奋点已不在印刷之上。艺术品数据库,这是当下能够挑起雅昌兴奋神经的最大诱惑。
在艺术品印刷市场中的多年闯荡,让雅昌在书画、文物、拍卖、摄影领域积累了大量的艺术家、艺术作品的相关资产数据。这些零散信息在他人眼中可能不过是些浪费硬盘空间的垃圾,可在雅昌眼中却个个珍贵。随着数据的日益增多,雅昌的“野心”也随之不断膨胀——建立网络化的中国印刷品数据库,打造艺术品印刷领域的“百科全书”。具体来讲,将客户资源分类整合成四大类别:艺术品拍卖市场数据库、艺术家及作品数据库、书画印鉴数据库、画谱收录及书画著录数据库,对数据进行储存拍卖,一来为客户提供增值服务,二来企业有利可图。
拥有庞大的各类数据资源,既是中国艺术品数据库的核心价值,也是雅昌得以开发新的商业价值的关键所在。2000年,雅昌在中国艺术品数据库的基础上开设门户网站——雅昌艺术网(www.artron.net),而建成当下这一中国最大的艺术品门户网站,雅昌分厘未投。
在雅昌艺术网的基础上,2005年雅昌开始发布艺术品拍卖行情,推出“雅昌艺术市场指数(AMI)”,包括成分指数、分类指数、个人作品成交价格指数三大类。AMI犹如股票指数一样,成了艺术品投资分析工具和艺术品市场行情的“晴雨表”。借此,雅昌有效地将艺术家、艺术品经营者、艺术品买家串联起来,并让他们如股民迷恋股市一样对自己形成依赖,一次性打通了生产、代理、销售三个环节,而雅昌的整个文化产业链条也由此启动。
在具备信息服务优势现状下,雅昌艺术网延伸至画廊信息服务、艺术家服务等专业领域,从而在业内奠定了领导地位,并由此获得了丰厚的广告收入。据了解,雅昌艺术网运行后,仅仅一年时间就开始盈利,现在每年的广告收入约为1500万元。
此外,雅昌还基于网络平台提供各种增值服务。比如,为艺术家量身定做个人官方网站、个人数字档案馆,与艺术大师结成合作伙伴为其策划各种展览活动、高端艺术品复制、艺术品收藏、出版业数字资产管理等,以及尝试着将部分艺术内容嫁接到工业市场上,以服务于“钱力”无限的消费市场。
品牌到底能带来多大效益?谁都无法猜测。但可以明确的是,雅昌无可比拟的运营优势,不是后来者可轻易取代的。在“红海”泛滥的今日,仅此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