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色管理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个是设备颜色特性的描述(Profile),一个是颜色匹配算法(CMM)。彩色图像文件实际上就是颜色数据文件,颜色的复制就是彩色图像的复制,是彩色图像文件的输入,处理,输出的过程。所以颜色的再现就是图像的再现,也就是说,图像是颜色的载体。所以,颜色管理机制就和图像文件紧紧结合在了一起,在图像文件中,附上相应设备的颜色描述文件,颜色匹配的算法可以被放在设备的驱动程序里面进行执行,这通常被称之为应用级的色彩管理。为了节省计算的成本,减少内存的消耗,提高图像再现的速度和质量,可以把颜色管理算法作为操作系统的一部分,这即是系统级的色彩管理。基于ICC标准的颜色管理就是这种形式的色彩管理,它的设备描述文件的格式被操作系统和各设备的生产厂家的驱动程序所承认,被嵌入到图像文件中。关于ICC标准的色彩管理已有较多的论述。色彩管理中最重要的就是设备色空间之间的精确映射,这也是当前讨论最多的方面,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色彩映射算法。
在印刷机方面,印刷第一张和印刷第一百张印品的色彩再现有可能是不一样的。因此,需要对设备进行校正和管理,以使每批产品的色彩再现达到一致。输入,显示,输出三类不同的设备色彩管理的内容是不同的。可根据不同设备的不同的颜色再现特性进行不同的校正。校正的方法通常有两种,一种是硬件上的调整;一种是软件的调整,可在应用程序中,或者在设备的驱动程序中进行。要实现颜色再现的一致性,或使颜色信息传递正确,必须在颜色传递的过程中精确地描述颜色数据。所谓精确就是和原稿的数据所表达的信息尽量一致,所以必须在不同的设备所表现的色空间中进行颜色的映射,使之和上一级的颜色保持最大程度的一致。这样,经过一级一级的精确的映射,原稿和印品的颜色就会很好地保持一致,那么,这种精确的映射应该怎样在实施中实现呢?这就是通常所说的色彩管理技术了。
色彩管理技术通过一个色彩管理机制实现了各种设备颜色的精确映射。例如,要在印品上印出和原稿一样的红色来,那么,扫描仪的红色和显示器的红色以及印刷机的红色必须匹配,也就是说,必须在这三个设备的色空间之间进行颜色的映射。要进行这种映射,必须知道各个设备的色空间是什么样的,即设备色空间的范围有多大,具体的颜色数据是怎样分布的,这可以用相应的设备的特性文件来进行描述。
在色彩方面讨论最多的就是颜色再现的一致性。颜色再现的过程实际上就是颜色数据在系统中传递的过程,颜色复制基本的要求是和原稿一致。系统中的每一种设备都有它自己表述颜色的方式,并且应用不同的软件进行处理。所以存在的客观情况是原稿、印品和软样之间颜色的一致性要受到这些限制。一致性是有一定的范围的,原稿、印品和打样之间的差异是存在的,必须承认这一点,但是,这种差异应该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至少是在客户的认可范围之内,当然,如果能够使用户非常满意是最好的。最基本的就是能够在客观限制的条件下,最大限度地缩小印品和原稿之间的颜色差异。另外,软样和印品之间的一致性现在变得越来越重要。通常情况下,原稿的制作和处理都是在计算机上进行的,因此必须先在屏幕上看着处理再印刷出来,所以对屏幕的色彩管理是很重要的。
中国现代书籍装帧艺术,从只重视封面到强调整体设计,如今又从重视整体设计进一步深化到把材料设计看作设计创意的重要内容,标志着中国书籍装帧艺术逐步走向成熟。之所以讲重视材料设计反映出了中国现代书籍装帧艺术的成熟,因为在书籍装帧的材料设计上,包含了丰富的艺术美学内容。重视材料设计,反映了我国设计师书籍装帧艺术设计观念的升华,反映出设计师对材料在书籍装帧艺术中重要性的全面理解。
“有意味的形式”一直被视为一切艺术作品最根本的要素之一。但是所谓“有意味的形式”一般是指平面构成与立体构成设计中的“线条、色彩以及某种特殊方式组成的某种形式,或形式间的关系”,这种形状、线条、色彩关系往往会唤起人们的审美感情。于是,在书籍装帧设计中,形状、线条。色彩及它们组成的各种关系,被认定为构成书籍装帧艺术形式意味的基本要素,但是在设计实践中,笔者深感书籍装帧材料的质感。肌理、纹样,以及材料质感、肌理、纹样之间组成的关系,同样也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这种材料本身和材料之间构成的“形式意味”已经成为书籍装帧美的重要内容。
当下,书籍装帧设计师越来越重视材料设计,并把材料设计作为书籍装帧艺术的重要内容。将装帧材料自身的魅力融于书籍形态之中。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邓中和的一位朋友从南京寄来一本他新设计的《红楼梦》,在信中谈到“我是怀着一种敬重的心情设计她的,《红楼梦》问世以来,不知道出了多少版本,同样的内容,有着不同的形貌”。他设计的新版《红楼梦》面世以来得到了预期以外的好评,许多报刊和网站对这本书的装帧给予热情评价,人民日报网、新华网、读书网、中国图书信息网等都对新版《红楼梦》的装帧做了介绍。笔者分析,他的设计之所以得到好评,除了在设计中充满了深厚的文化内涵之外,精心选择的装帧材料,无疑也为书籍形态增添了许多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