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前期需要做很多检查工作,列举如下:
一:屏幕检查:
图片检查:在经过校准的屏幕上,检查图片的颜色,画质。图片的层次感,清晰度如何?可通过色彩调整或清晰度强调来改善。有没有杂线,污点,或者与画面内容不协调的东西,可用橡皮图章修补。有没有衔接生硬的色块(用橡皮图章修补图像操作不正确时容易产生这种痕迹)?可用模糊滤镜处理。
色块检查:检查排版文件中的颜色搭配。在排版文件中检查色块,线条,文字的颜色看起来是否协调,比如,在浅的底色上是否使用了不容易让人看清的白字。
二:打印稿检查:
检查可打印出来的内容,打印稿应该尽量接近将来的打样的样子,具体地说:
1:按排版时设置的尺寸来打印,不要缩小,这也就是将来出片打样的尺寸,如果你的打印机打印不了大幅面的文件,就分块打印,块与块之间有重叠,用透明胶把它们连起来,重叠的部分精确地对齐。2:打印之前最好画出角线,规线,折线等,因为打印机不能像照排机那样自动输出参考线,打印后,要按这些参考线裁切,折叠,做成成品的模型来检查,这对于纸盒,封套等结构复杂的印刷品是特别需要的。
三:文件检查:
图像检查:检查文件格式,印前只能是tif或eps格式。色彩模式,彩色图片是CMYK,单色图片是灰度模式。不允许RGB模式。分辨率,要达到300dpi。删除多余的专色通道和Alpha通道和删除多余的路径。检查黑线,小面积的黑色块的色值,一般情况下应该是单色黑:C0M0Y0K100。
排版文件:
检查尺寸:
1:页面大小是否符合成品的要求?
2:印刷品中经常出现尺寸相同的部分,如:画册的各页,折页的各面,立方体纸制品上相对的面,在排版软件中,它们应该是在出血以后尺寸相同,而它们的出血情况可能会不一样,这样就容易造成误差,对此要运用排版软件的数值功能精确地核对,把每一面的宽度减去出血量,算出它在成品中的尺寸。
3:在某些印刷品上,看似相同的尺寸,又应该有差别,比如纸盒的舌头应该比开口窄一点,这样才能插进去。
4:有的产品由几个部分组成,它们的印刷材料不一样,便做在了不同的文件中,例如:画册的封套和内文,包装物的外壳和内托,检查时要把这些文件都打开,比较各部分的尺寸。
5:专色,模切的页面是否与四色的页面一样大,专色图文,模切线是否能够与四色图文套准。
出血:
沿着所有裁切线和折线检查一遍,注意以下问题:
1:图片,色块,线条是否出血,裁切线上的对象都要出血。
2:图片出血后,是否有重要内容跑出页面了。
3:不该出血的内容,是否过于靠近裁切线而容易被裁掉(如页角图标,页码数字)。
颜色:
1:排版文件可以对各种填充色,轮廓色分别设置色彩模式,但印前只能使用CMYK模式(用于彩色模式)或灰度模式(用于单色模式),最容易误用的色彩模式是RGB,它的印刷结果是难以预料的。
2:黑色的错误是不易察觉的,其中一种是R0G0B0,它通常是在把黑色的对象从别的软件复制过来时产生的,另一处是“套准色”,它的色值是C100M100Y100K100,只能用来在页面外画出参考线供印刷工检查四色套准的情况,而这两种黑色印刷的结果将是四色套印,容易因套不准而产生重影,在细线条上尤其明显,黑色的线条,文字和图形一般应使用C0M0Y0K100的单色黑。
3:如果要求图片的边缘与底下的色块融合,它们应该有相同的CMYK色值,如果它们仅仅是在屏幕上看起来融合而色值不一样,印刷时就会出现生硬的边缘。
4:检查是否误用了叠印色,淡印色。
5:在很多排版软件中,当改变了调色板上的一种颜色后,使用这种颜色的色块,线条和文字都会变色,要注意这一点。
6:注意图形有没有极细的,难以察觉而又不应该存在的轮廓。
7:如果图形应该有轮廓,注意轮廓的颜色是否正确,由于很多轮廓较细,误用谈印,叠印,RGB颜色时,常常被忽视。
链接:
每种排版软件都有“链接”对话框,图片的基本情况可以从中检查。
1:是否丢失了图片?或者是否图片改名以后忘了链接?这都会让图片无法以高分辨率输出。
2:是否误用了RGB等印前不允许的色彩模式?RGB图片虽然在排版软件中显示得正常,出片打样却会出错。
3:是否有多余的通道或路径,这可能会让图片输出不完整。
4:是否误用了jpg等印前不允许的格式?
图文样式:
1:注意文字段落的异常变化,如段落溢出版心,图文错位。
2:段末一行是不是只有一个字。
3:是否有些英文字母采用了中文字体,显得很别扭。
4:是否有乱码,多余的空格。
5:是否有违背排文禁则的内容,大多数标点符号是不能位于行首的(如逗号,句号,顿号,分号,冒号,感叹号,右引号,右括号,右书名号),有些标点符号不能位于行末(如左引号,左括号,左书名号),有些字符在分行时是不能被拆开的(如英文数字,破折号,省略号)。
6:是否有不正确的半角标点符号(如英文的逗号,句号,分号,冒号,感叹号,引号,括号)。
7:是否有应该对齐而没有对齐的内容(如书的正文页码的左右对齐,目录页码的上下对齐,表格内容的上下左右对齐)。
8:是否有应该采用统一样式而并未统一的内容(如书芯各页的装饰,注解,同级标题的样式不一致,同一篇文章中文字和段落样式不一致)。
9:文字有没有被图片,色块压住?或者文字与它们的距离是否合适?
10:不符合排版规则的其他问题。
四:胶片和打样检查:
(一):胶片检查:
1:检查胶片数量,四色文件应该有四张胶片,如有专色,每种专色多一张胶片,模切,起凸,烫印等也像专色那样需要单独的胶片。
2:识别每张胶片对应的墨色,这可以对照打样看出来,在打样的边缘有测控条,是一系列色块,它们的色值是已知的,且是由各色胶片晒版,印刷出来的,假如打样上的测控条第一格是C100,第二格是M100,第三格是Y100,第四格是C100M100,第五格是M100Y100,第六格是C100Y100,第七格是 C100M100Y100,第八格K100,那么可以推断,在与C(青色油墨)对应的胶片上,测控条第一,四,六,七格是实地,第二,三,五,八是空白,在与M(品红油墨)对应的胶片上,测控条每二,四,五,七是实地,每一,三,六,八格是空白,在与Y(黄色油墨)对应的胶片上,测控条第三,五,六,七格是实地,第一,二,四,八格是空白,在与K(黑色油墨)对应的胶片上,测控条只有第八格是实地,其余都是空白,至于专色,模切,起凸,烫印等胶片,很容易从图文内容看出来。
3:检查胶片套准情况,最好是使用专用的看样台,台面是毛玻璃,底下是有白色光源,或者使用白色的普通台面,把一张图文内容较完整的胶片(通常是对应于黑色油墨的胶片)放在台面上,把其他各色胶片及专色,模切,起凸胶片一张张叠上去,将上下两张胶片四角的角线均对准,检查它们的内容是否对齐。
4:检查胶片上有无划伤,脏点,虚光点,激光线,折痕。
5:检查加网线数和各色网角,有经验的设计师凭肉眼可以看出这些参数是否合乎要求,也可以用印刷专用10倍放大镜来检查,上面带有刻度。
6:检查胶片边缘灰梯尺上的网点成数,灰梯尺的每个色块是规定了网点成数的,在10倍放大镜下可以看出网点成数实际是多少,偏差不应超过2%。
7:如果有条件的话,用密度计检查实地密度能否达到印刷的要求,应该在3,4以上。
(二)打样检查:
1:检查打样的内容,就像检查打印稿那样。
2:检查成品尺寸,在打样的每个角有角线,它通常是双线,内侧的线是裁切标记,把左边的裁切标记和右边的裁切标记之间的距离量出来,就是成品的宽度,把上边的裁切标记和下边的裁切标记之间的距离量出来,就是成品的高度,要看由这些裁切标记所反映的成品尺寸是否合乎你的要求。
3:做成品模型,用直尺和美工刀沿着裁切标记切开打样,再沿着折叠标记将它折成成品的样子----特别是对于纸盒这样的立体印刷品----检查后加工会不会有任何问题。
检查胶片网点,打样外观,用打样做的成品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