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必胜印刷网 > 印刷故事 > 印刷人物 > 正文

她们见证晚报告别“铅与火”

时间:2012-03-28 来源:合肥在线

摘  要:
1991年,当时的合肥晚报社采购回了第一台胶印机,从此告别“铅与火”的印刷时代,印刷质量和印刷速度大大提升,而严丽玲和闫丽也从当年的徒弟变成了师傅。“最初搞照片还没有网格胶片,只有玻璃胶片,我就把新技术和老经验结合着来试,没想到还试验成功。”

关键词: 制版 印刷厂 

  她19岁就通过公开招考进入当时的合肥晚报社,成为一名制版工,这一干就是整整31年,她的名字叫严丽玲,一个在晚报印刷厂干了一辈子的老工人。

  她24岁工作调动到晚报,从事过制版、照排、校对等多个工种,去年退休,她的名字叫闫丽。

  她们都把自己的青春奉献给了晚报,也亲眼见证了晚报的成长,并因为在晚报工作的日子而充实了自己的人生。

  她们见证“铅与火”的结束

  因为闫丽和严丽玲都在印刷厂工作过,因此当谈起晚报印刷技术革新的话题时,两个人同时打开了话匣子,你一言我一语地说了起来。

  “我跟着师傅足足学了3年的制版,从配药水到拍片显影,要用玻璃、蛋清,还得用到氯化钾显影,这都是有毒的。”严丽玲回忆道。“我们刚进报社的时候,《合肥晚报》和今天一样,也分隔日版和当日版两部分印刷,当日的头条新闻或者言论当时都需要送审,因此印刷经常需要等,而我要做的就是铸铅字,‘的’、‘地’、‘党’等常用字往往都要铸几千几万个,才能满足印刷需要,一个铅字模印几万份报纸就不能用了,还得再重新铸字。”当时在印刷厂工作的闫丽回忆说。

  不过,很快这种落后的“铅与火”技术就被晚报淘汰了,而严丽玲和闫丽都是见证人。

  “我记得好像是在1987年的冬季,我和陶崎松等人一起去《人民日报》学胶印,那是我第一次去北京,一直待到正月十五后才走,每天天不亮就去学。”严丽玲回忆。“在那个技术更新的年代,报社频繁送我们出去学习。”闫丽1988年也和其他同事一起被报社送到了《杭州日报》学习胶印机的印刷技术。

  终于,当她们学成归来后,1991年,当时的合肥晚报社采购回了第一台胶印机,从此告别“铅与火”的印刷时代,印刷质量和印刷速度大大提升,而严丽玲和闫丽也从当年的徒弟变成了师傅。“最初搞照片还没有网格胶片,只有玻璃胶片,我就把新技术和老经验结合着来试,没想到还试验成功。”说起那次尝试,严丽玲还颇有些小得意。“我们应该是较早一批去学电脑五笔打字的。”说起这一段,闫丽也显得比较自豪。

  她们见证印刷业务的剧增

  1991年合肥晚报引进第一台胶印机,1994年,第一张彩报正式面世……闫丽和严丽玲都是亲历者和见证者。

  “我对图片的色彩还算有些天赋,彩色照片的制版就这么摸索着做成了。”严丽玲回忆说。

  “一方面合肥晚报的版面在不断扩版,另一方面,因为合肥晚报的印刷技术在全省都数一数二,因此当时的《合肥广播电视报》、《安徽消防》、《安徽法制》、《体坛周报》、《人民日报》等都在合肥晚报印刷厂印刷。”闫丽回忆说,因为业务量加大,加班也成了她们的家常便饭。“我记得上世纪90年代,合肥第一个股票认购证就是我们报社印的,而且当时因为要保密,我们都是连夜加班。从2003年开始,每年的高考答案、分配学校也都是合肥晚报来印刷;此外,但凡遇到像伊拉克战争这样的大事,加班就是我们的家常便饭。”闫丽回忆说,特殊时期的加班往往是从早上7点一直要做到凌晨两三点。

关键词:制版 印刷厂 
热点排行
柯尼卡美能达黑白新品bizhub PRO 1200产品报告

革新化黑白数字印刷系统——拥有更全面的综…[详细]

上海紫光预推出数字喷墨印刷机PM520

上海紫光机械有限公司将在2011年11月举办的…[详细]

杭州东城图像公司推出热敏CTP和UV-CTP

近日,杭州东城图像技术有限公司重拳出击,…[详细]

大族冠华新推GH794四色商务印刷机亮相全印展

第四届中国(上海)全印展于11月14日隆重召开…[详细]

美企业推出新概念UV-LED喷墨丝网印刷机

据来自美国wxow网站的消息,丝网印刷机厂商…[详细]

柯尼卡美能达bizhub PRESS C7000/C6000产品报

2011年8月5日,柯尼卡美能达在北京展出了其…[详细]

更多知识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