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用工荒”日渐发展为一个全行业现象时,隐藏于“用工荒”背后的诸多问题开始浮出水面,作用并放大其负面效应。比如,身处行业基础人才培养环节的印刷职业学校,不得不直面越发严峻的招生形势,并因此忧心忡忡,而“招生难”这一来自源头的制肘,不仅危及印刷职业学校的生存,亦或使“用工荒”成为一种常态,对印刷行业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为此,本刊记者特地赶赴山东,实地走访了山东出版技工学校的多位师生,试图对“招生难”现象作出解读。走访中,负责工作的宋协祝副校长直言了他的看法和体会,因颇具代表性,故整理成文,以兹探讨。
我所在的学校是山东省内唯一一所培养出版印刷专业人才的学校,被评为国家级重点技工学校。在印刷类的职业学校中,我们算得上历史悠久。学校成立于1965年,当时是山东新华印刷厂半工半读子弟学校,文革时期停办,直至1975年恢复建校,“山东印刷技工学校”这一名字就从那时起一直沿用至1997年。后来因为考虑到“出版”的面更广,加之我们是省出版集团下属的学校,而且设有面向新华书店的发行专业,遂改成了现在的名字——山东出版技工学校。
目前,学校开办了中级技工班和高级技工班,分别面向初中毕业生和高中毕业生提供印刷职业教育。因为服务于印刷行业,所以我们的专业设置可谓紧跟行业潮流,主要设有印刷技术、电脑制版、电脑平面设计、数码印刷、装潢印刷、印后加工技术等专业。建校30多年,学校积累了一定的社会基础,在行业里也树立了不错的口碑,因此我们的一部分学生是慕名前来(主要是指家长)。单就学生的构成而言,主要来自济南、济宁、荷泽、聊城、临沂5个地区,省外的极少也很分散,像河北、安徽、陕西、甘肃、黑龙江等地的都有,且大多由其亲戚介绍过来。
高就业 难招生
30多年来,我们培养出了万余名印刷专业技术人员,他们分布在全省各大中型印刷企业中,比如青岛海尔丰采印刷(包装)、东港安全印务、鲁信天一印务、青岛人民、大众日报社华泰印务、半岛都市报印刷厂,等等。除了山东本省企业之外,近几年,我们还与北京华联、北京国彩、北京雅昌等知名度较高的省外企业签订了用人协议。我校的学生就业率超过95%,在众多职业学校中,这一就业率应该算比较高了。这也是我们能树立良好口碑的一个重要原因。
然而,与学生高就业率形成强烈反差的却是招生一年比一年难。综合学校近几年的招生情况,2006年情况最好,当年招生724人,考虑到学校的承受能力,后来还有报名的学生我们都婉拒了,当然这要结合时代背景来看——彼时中职教育问题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有关方面连连下文要求各级地方政府予以关注,受政策的利好影响,中职学校一时间成了香饽饽。但好景不长,接踵而至的是招生人数的逐年下滑,2007年滑至632人,2008年降为550人,而2010年下滑尤为突出。根据目前的招生形势,预计明年的招生仍然不容乐观,因为初高中毕业生的总量是呈递减趋势的。
其实不光是我们学校,但凡我们这一类职业技术学校都有大体相似的遭遇,有规模比较大的,招生人数的下滑幅度甚至可称得上触目惊心,数以千计。有一句话或许比较符合我们此时的心境,“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非要说哪些专业比较受欢迎的话,我感觉以前非常冷门的采矿类专业(尤其是煤矿)现如今反倒“逆市飘红”。有一个事例也许能从侧面证明我的观点。今年暑假我们学校安排出去旅游,前来接待的导游告诉我,“等接完你们这个团后,我就不干(导游)这一行了”。我好奇地问“那你干什么去?”他答道“我下井去。”
招生难 原因多
针对“招生难”的客观实际,我们做过一些分析。除了上面所提到过的毕业生数量减少这一因素以外,导致“招生难”局面形成的原因还有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传统的面子观念加之上大学越来越容易。山东省今年高职的建档分是180分,要知道总分是750分,这意味着平均每门考20多分就可以上大学。不过即便如此,今年部分高职学校依旧是零投档。根据山东省内的规定,高级技工相当于大专文凭,但在实际招聘中(包括公务员招聘),很多单位并不认同这一点。在这些现实因素的作用下,技校招生受到冷落也在情理之中。
2. 地方职业技术学校规模不断扩张。很多地方学校都在追求规模扩张,扩张之后,它的招生能力自然就上去了。相比之下,我们虽然置身于省会城市,拥有极佳的地理位置——位于济南城区的中心地段,但这也在某种程度上形成束缚,限制了我们的扩张。
3. 印刷欠缺吸引力和关注度。实事求是地讲,印刷是个既辛苦又低薪的工种。现在大部分工厂实行两班制,12个小时轮一班,工作时间长不说,工资待遇也并不高,在所有的工种当中,印刷应该是往后排的。面对这样一个缺乏吸引力的工种,人们很难投入更多的关注。从已经工作一定年份的我校毕业生来看,虽然离开这个行业的不多,但也有一些转行的,他们中有的去饭店做服务员,有的去超市当收银员,还有的甚至回家,帮家里卖菜,等等,尽管这只是一部分毕业生的个人选择,仍多少说明了印刷缺乏吸引力是个事实。
为了扩大生源,我们曾考虑开放办学,招收社会学员,例如前年我们准备与滨州有关部门合作招生,结果却令人大失所望,由于印刷这个行业太小,没什么名气,感兴趣的人寥寥无几,合作最终没能进行下去。
尽管困难很多,阻力很大,我们的招生工作仍然要继续开展。除充分利用既有的口碑效应外,我们也主动向社会做一些宣传,比如在省报和市报上刊登招生信息。每年四五月份是我们的招生工作最为繁忙也最为关键的时刻,每到这时,招生办的老师就要全体出动,“广撒网”,深入到地方,像今年,学校还给全体教职工下达了招生任务,试图调动更多的资源,只是成效有限。
调思路 寻转机
招生的困难直接影响了企业的用工。最近两三年,主动找我们合作的印刷企业越来越多,目的就是一个——招工,而在前几年,企业的积极性并不高,如此明显的反差显然是被“用工荒”逼的。很多企业招实习生,基本上没有什么要求,只要招到人他们就很高兴了,有的企业甚至告诉我们无论提供多少实习生他们都能消化,但问题关键在于我们没有那么的生源。
为了帮助企业改善用工荒的现状,同时尽可能地提供适用的技术工人,我们一度启用了订单式培养模式,比如在2002、2003两个年份,分别与青岛海尔丰采和华龙包装合作办班;2010年与青岛双星和北京顺诚合作办班。这种模式虽说最贴近企业用工实际,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生源。从去年开办的两个班来看,开班时计划每班招生40人,实际上没有招满,最终去实习的学生也远低于预期,以顺诚班为例,只有26人去了工厂(我们实行3年学制,前一年半在校学习理论,此后半年在校实训中心上机练习,第三年正式进入企业车间实习)。二是企业参与度。虽说这些班级都是企业冠名,而且是其主动要求开办的,但企业实际参与力度并不高,不愿意投入更多。
根据我们的观察,国内的校企合作几乎都停留在“把学生送到企业去”的浅层面上,而非“培养适用人才”的深层次合作。即便有些合作采用了针对性较强的订单式培养,但受制于观念及某些客观因素,推行效果往往走样。这其中充分调动企业积极性是关键,政府可以参考德国的做法,在政策层面给予参与企业税收等照顾,并给予接收实习生的企业一定的资金补贴。
由于“僧少粥多”,现在的实际状况是学生挑企业。我们与不少学生进行了沟通,分析他们“挑企业”的心理,发现这一代人大多很感性,这或许是“95后”的共性。比如,极度恋家。早几年我们往北京安排实习生的时候,还能安排不少,最多的时候要雇两辆车(60多人)往企业那边送。而今年这一批,我们仅送过去了五六个。这从毕业生的就业选择上也可以得到证实,据我们统计,近两年的毕业生,80%都选择留在济南,还有一部分去了青岛,仅有极少数去外省就业。再比如,跳槽频繁。像有的学生去大公司实习,我们觉得机会挺好,不曾想有的去了几天就不愿意去了,理由各种各样,如住宿条件差,食堂不好,实习工资低,等等。他们大多数是半年甚至几个月就换一份工作,很少能在一个公司待上三五年,当然如果能在一个公司待上三五年的话大都有较好的发展。
时代不同,“用人”的方式自然要有所转变。虽然我们已经充分体验到这一代人“不好管”,但抱怨无济于事。揣摩新生代的心态,对症下药,无论学校还是企业,都应当尽早将这项工作摆在案头之上。换句话说,企业既然无力改变“用工荒”的现状,何不改变自己,在留住人才上下功夫?
观未来 仍乐观
尽管前路艰难,长远来看,印刷中职教育仍然有前途和未来。
从中职教育层面来说,一方面,人们对蓝领的看法正在发生转变,职业学校接受程度得到提高;一方面,当生源下滑势头稳定之后,其分流情况也会渐趋平衡,并非所有人都能奔着大学去,总是有人要上职业学校。这个时候,学校间比拼的就是硬件和规模了。中职教育是国民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肯定也会存在,只不过在生源大幅下降的背景下,是不是依然需要那么多学校,从趋势上看,教育资源的整合是必然之势。
从行业发展角度来说,印刷的整体发展前景还是被人们所看好的。有些专家表示,数字印刷会逐渐取代传统印刷,我的看法是,冲击肯定是有的,要分领域,传统出版物印刷受到的冲击会相对较大;而像包装印刷,依旧会稳步增长。
唇亡齿寒,只有当印刷行业的地位继续提升,赢得社会更多的关注时,服务于整个行业的印刷中职教育事业才能持续、健康地发展。20多年的职业教师生涯,让我对自己服务多年的行业产生了深深的眷恋和自豪,我期盼并祝愿整个印刷行业和我们的职业教育事业,明天能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