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印刷领域,一些IT企业凭借其天然的网络技术优势,进入数字印刷市场要比传统企业快。相形之下,传统印刷企业进军数字印刷的脚步就慢一些。传统印刷企业如何加快开展按需印刷?8月17日,在全国绿色印刷标准和《数字印刷管理办法》培训班上,中华商务联合印刷(香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华商务)技术总监陈亚雄介绍了中华商务的数字印刷之路。
安全印务书刊印刷适用数字印刷
作为国内大型书刊印刷和安全印刷企业之一,中华商务在数字印刷方面入门比较早,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率先引进了生产型数字印刷机。到现在为止,中华商务在中部、南部、北部的三大生产基地拥有单色、彩色等生产型数字印刷机10多台,印刷机品牌涉及施乐、柯达、佳能等,产能在国内的出版印刷企业中是比较大的。
作为一家传统印刷企业,中华商务应用数字印刷最多的是安全印务,如可变数据印刷、个性化打印等;同时,中华商务也做一些按需的图书印刷,如一些对彩色质量要求不高的书刊做数码打印或数字印刷,为一些大型公司印刷说明书、培训教材等,主要是用数字印刷取代数码打样、个性化封面、短版印刷等。
数字印刷发展中的一些困惑
应用数字印刷10多年来,中华商务也有困惑,这在传统印刷企业发展数字印刷的过程中很有代表性。
第一,国内数字印刷发展缓慢,市场份额较小,这导致数字印刷通常是单机作业,不能产生规模效益。陈亚雄说,如果企业为了应付业务爆发力而购买设备,就要购买2台以上,但由于日产使用不够,就会造成设备的利用率不够。虽然中华商务在北、上、广、港都有数字印刷设备,但活源分配不均,业务也不饱和。
第二,纸张和油墨成本过高影响数字印刷广泛应用。目前数字印刷设备供应商都采取按张收费,每印一张,印刷厂就要给设备商费用。如果单张收费应用于按需印刷图书,一本书的成本就很高了。另外,油墨等耗材也要捆绑使用设备商的,其成本大大高于国产产品,这也影响了数字印刷在出版上的应用。
第三,用传统的营销模式营销数字印刷产品成本太高。一些做IT技术的公司在数字印刷方面发展较快,就是其依赖网络的销售平台搭建比较快。而传统印刷企业如果没有好的销售平台,其营销流程就会长、收款慢。传统印刷企业通常接的都是印量较大的大单,一旦接印量较小的小单,其在接单系统、生产系统、配送系统等方面都会不太适应。
建立数字化流程
近一两年来,数字出版对传统印刷的冲击越来越大,中华商务也联合香港应用科技研究院在数字出版和数字印刷方面作了一些尝试。陈亚雄说:“数字印刷和数字出版是紧密相关的,数字资产和版权保护是其中两大问题,为此,我们开发了数字资产与版权保护系统原型,建立了基于网络的数字化流程及系统集成。”
在这样一个系统中,出版社的编辑、电子媒体读者等用户可以登录,各自有不同权限。用户可以上传文档,上传后文档自动转换成信息交换的中间格式——XML格式。然后系统会分解文字和图片,摘取原数据放在数据库中,用户可以对数据库搜索、重组。这个系统支持电子版权的加密,可以生产ePUB和PDF等不同格式的文档供不同的电子书平台浏览。在这个基于数字出版的平台上,如果用户需要量不大,也可以用数字印刷。
中华商务还在原型的基础下针对不同书种开发应用,如增强现实技术AR(augmented reality)的应用,可以在书中加入影音、游戏、大量图片、互动游戏,把书放在摄像头下,计算机屏幕上会出现动画、声音,这是对传统出版物阅读效果的增强。
未来要开发预定系统
陈亚雄表示,为了中华商务还将开发预定系统。数字平台做好后,读者可付钱后直接下单,在电子阅读器上直接下载,如果书的下载量比较大,达到3000本,出版社就可以用传统的方式印刷;如果下载量只有几百本、几十本甚至一两本,出版社就可以用数字印刷。通过这个平台,出版社还可以预测市场需求。出版社通过查询销售电子文档和印刷文档的数量,可预测安排生产。
传统印刷一般起印量不少于2000本,要出版社先垫钱,再生产、送货,还容易因预测不准产生库存。陈亚雄认为,按需印刷如果能突破成本瓶颈,使得2000本以下可数字印刷,则数字印刷在传统图书领域有大的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