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印刷职业教育“任重而道远”,在苦寻突破口之际,不妨透过国际视角,看看他国的探索路径。
德国:理论实践相结合
德国在印刷人才的培养上,主要依靠的是职业教育方式,而职业教育在德国所受到的关注程度甚至高于普通教育和高等教育,它主要以企业教育和学校教育相结合的“双元制教育体系”为依托,开展印刷等各类行业的人才培养。这类双元制职业教育可以占到整个职业教育体制的75%。
当学生在中学毕业以后,想进入印刷行业工作,则可以到相关企业签订学徒合同,再到设有印刷专业课程的职业学校报到,开始3年的印刷课程。在这期间,学生会在学校学习到与印刷相关的基础知识、专业理论知识和其他必修的文化科目,而每周大约也只有2天的时间在学校学习,其他3天均是要到所签订合同的企业进行实践。经过3年学习后的毕业考试(考试内容是由印刷行业协会和职业学校共同确定的),学生将会获得具有学徒期满的就业证书和职业深造的资格证明双重作用的毕业证书。
在这样一个职业教育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养模式是德国能够拥有先进的印刷技术和制造高质量的印刷机械的重要保证。政府颁布的《职业教育法》更是推动了企业与学校携手合作。
澳大利亚:重视而非“歧视”
澳大利亚的VET(维多利亚教育培训)只进行中学后的非大学教育和培训,培养对象侧重学徒工。现在,中学也在进行职业教育,可以进行几乎包含所有行业的六项资格等级证书的培训。VET由各行业中的权威领导机构、澳大利亚国家培训居和行业认可的培训包组成,一半的资金来源于各州政府,另一半则出自于企业和受训人员。
在澳大利亚,学生念完中学以后就可以进入高等院校或继续教育学院学习,这二者作为其教育的第三个层次处于并列的位置。从地位上来说,拿学历证书与拿技术资格证书是平等的,不像在中国,即使是高职教育,仍不被各界重视。
要想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的建设,首先要提高技能型人才的社会地位,只有社会普遍认可及人们观念转变,才能有更多人投入到这一领域的学习和工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