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的《中山商报》B叠,各位读者不仅要阅读,更记得要多"闻"几下。这可是中山首份香味报纸,除了平时的订户,还有1万份香味报纸在全市城乡30个地点免费赠送。只要在正常的阅读距离翻动报纸,读者能闻到除了平日习惯的油墨味外,还会有一缕幽幽的牡丹香味。
直击“造香”过程采用生物分子扩散技术
昨日凌晨5点不到,在本报的印刷生产车间,直击首张香味报纸的生产。一进车间我们便心急地使劲吸气,却只有平时熟悉的油墨味。直至印刷厂的负责人将我们领到几桶颜色油料旁,才闻到了一股不同于平时的“小清新”味。这几桶颜料,昨天被加入了特殊香味配方。只是我们来得早了一点,香味报还没开印呢。
香味秘方可以“喝”
为我们提供香味报纸技术支持的是洛阳天香牡丹开发有限公司,其董事长孙一诚专门带着香味配方到中山。有读者担心,加了香味的报纸是否安全?为此,孙一诚用杯子倒出一些配方,当面喝掉。本报印刷厂的负责人也紧跟着尝了一口,感觉是:“口里有丁点儿苦,但清香满口,感觉全身都香了。”
这是一种清亮如玉米油的液体,是在植物中提炼。“不是人造的化学添加香精。这些高分子在常温下与流动的空气接触扩散后,就闻到香味了,属于生物分子扩散技术。”孙一诚表示,公司采用超低温工艺,从牡丹的花、叶、根、果中提取植物精华,并成功将其运用到美容、养生和医学领域。洛阳当地政府已把牡丹的深加工及科研开发已列入政府扶持计划。
“沉香”一日更芳香
此次印刷的几十公斤油墨中,只需加入几公斤香味配方。看似很少,其实要用1吨牡丹花及其根茎,才能提炼出来。工作人员介绍,这些配方一加进报纸的印刷油墨中,立即如烧开了的一锅水,气泡翻腾,要过两个小时才渐渐静下来。油墨颜色不变,但味道里已多了一股别样的“小清新”。
五点多,机器终于开印了。连轴的印刷机一开动,如布匹的新闻纸就飞转起来。很快,油墨里那股“小清新”味,随着空气流动越来越浓,模糊的味道变成清晰起来。印刷工人们与记者都站在出纸口,将报纸拿起来使劲闻。“原来这就是牡丹花香啊。”
有诗云:“牡丹芳,牡丹芳,黄金蕊绽红玉房。”但生长在南方的中山人,能闻到北方牡丹花香的不多,难有感性认识。而非专业香水调味师的记者,也只能笨拙的形容“这是一股初闻清新、再闻有点甜的味道。”据了解,在牡丹花集中生长的中原地区,如洛阳、荷泽等地,不仅品种过千,而且还给花香型做了分类。按照其主体香气的成分特征分为清香型、浓香型、烈香型、臭香型等。《中山商报》B叠此次采用的是清香型,印完后还需一天时间的“沉香”,让香味分子与纸张更好的融在一起。
首印时曾引发“洛阳纸贵”
自从上周本报对外发出即将印香味报的消息后,许多读者都在猜到底是何种香味,也有读者问如何能将香味保留得更久。孙一诚表示,今年初曾在两个媒体上做试验,但印刷用的都是铜版纸。“在传统的新闻纸上印刷还是全国首次,香味持续效果可能会比铜版纸的5个月时间要短一点点。”
今年4月洛阳推出首份4D报,报纸让人们在读报纸的时候,不仅能够看到立体的画面,还能闻到阵阵花香,给予读者不一样的体验。据孙一诚说,他保留的那份报纸现在还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