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于看传统样张、习惯于传统印刷方式的出版社,在接受数字化浪潮带来的洗礼时,也在改变着很多以往形成的工作习惯。看不到、摸不着的数字传输过程,令很多出版社对其版权安全问题心存疑虑。那么数字印刷设备是否会影响版权保护,抑或是对版权如何进行保护的呢?记者就此采访了相关业内人士。
数字印刷更易进行版权保护
电子工业出版社承揽了新闻出版总署版权保护工程中一项对于按需印刷部分的版权保护应用示范项目,其数字出版中心主任李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对出版社而言,就前端数据传输的内容加工处理部分已经有相关案例了,而在后端部分,出版社将数字内容分发给印刷企业之后就失去了数据的跟踪。相关出版社出版部的负责人也对此表示担忧,一旦数据包传递出去,感觉上版权保护就无法控制了。
但李弘认为,数字印刷省去了制版过程,直接对数据进行传输,通过数字化的系统控制,出版社可以随时掌握哪个印刷企业在印、采取什么方式在印、印数是多少,甚至客户是谁,由于每个环节都有记录可查,这种通过计算机控制的方式更容易做到对版权的跟踪和保护。中国惠普有限公司打印及成像系统集团全球副总裁钱越也认为,以往传统印刷在印制过程中是否出现了事故、是否多印了存量,其实出版社并不能了解,而数字印刷方式会显示印制的详细信息,这也为实现版权保护提供了条件。
接口兼容性差成版权保护障碍点
出版社在选择印刷厂的时候,更关心印刷厂选用怎样的版权保护系统。李弘说,目前国内很多人在做版权保护方面的工作,但是因为标准、格式、接口等都不同,造成互相之间兼容性差。同时一些数字印刷设备的系统就版权保护这部分的接口也并不是开放的,也为各系统之间的互相兼容造成障碍,这是目前最大的问题。
李弘介绍说,目前一些国际大型数字印刷设备生产厂商都有很高的技术研发能力,但大多未开放接口,而国内的很多设备生产企业并未意识到版权的问题,据了解,方正目前作为第三方在做这方面的研发。他认为,未来版权保护体系和数字印刷设备的第三方版权保护机制进行整合,将是未来数字印刷发展中要突破的第一关。正如中国惠普公司数字印刷事业部业务发展经理李鹏对记者所说的,数字印刷就是将数字IT技术和印刷技术强强结合。版权保护要依靠数据安全保护先进的IT技术做支持。他介绍,出版社把订单直接发到印刷厂,印刷厂把货印出来之后直接发送给客户。在这个过程后面,有整套的版权体系在进行控制并可跟踪每一本书的详细情况。
李弘认为,目前国内采取数字印刷方式的企业相对传统印刷方式来说还属于少数,而大多已经采用的企业仍集中于印制宣传品以及个性化印制,至今用于印制上千册的书籍很少,市场覆盖面还不够大,从而导致设备生产厂家互相之间的版权保护系统并不易于去做兼容。
ERP管理系统辅助企业进行版权保护
钱越说,印刷企业的整个流程当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企业的ERP企业管理体系跟出版社之间的连接是不是透明。
深圳市科网联计算机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凌长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谈到,ERP信息管理系统内也会针对版权保护设置专门的模块,例如涉及版权保护的数字身份的加密、解密、验证、授权许可、使用管制与统计等。
此外,合适的服务器、合适的双方监管方式都是数字印刷技术需要配合解决的问题。据有关媒体报道,如果数字印刷供需双方加大对版权保护工作的力度,那么对数据库、网络版权的监管机制、服务器的依赖性就会较强,而就目前国内的发展情况看,这些技术还落后于欧美国家。钱越认为,出版社和印刷企业的诚信也同样重要。再好的IT版权保护系统只是工具,使用者是否可信最为关键。
观念转变从信任数字印刷方式开始
李鹏说:“其实,接口、兼容、标准、系统都是技术层面的问题,而技术层面的问题任何时候都是可以解决的,并且在现今,技术问题已经完全不是问题了。”但是如果是一个人心理层面的问题或者是整个企业心理层面的问题,就需要观念的转变。
李弘也认为,出版社多年来的工作方式已经被大家所接受,数字印刷让大家转变的不只是技术上的改变。客户需求的转变也必然带动出版工作方式的转变,而且随着成本压力、库存压力的加大,会令数字印刷越来越受到关注和应用。
也有人认为,传统印刷有盗版,数字印刷方式印书只要是好书同样会有盗版。对此,李弘表示,虽然传统印刷方式印制存在盗版现象,但是不能因为过去存在现在就不去考虑解决,而且数字印刷方式本身更易于对数据进行控制,更应该借助其技术改善版权保护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