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必胜印刷网 > 管理专栏 > 印企经验谈 > 正文

《青年周末》率先试水报业市场

时间:2011-07-05 作者:赵新培 来源:北京青年报

摘  要:
当年的《青年周末》承受了不少“非议”。“这些都是正常的,读者并不是单一的面孔,有着千差万别的个性,编辑要做的,是真诚地对待这些读者。”

关键词: 报业 

  《青年周末》像是为读者开了小灶 “你想看什么我写什么” ———

  当年的《青年周末》承受了不少“非议”。“这些都是正常的,读者并不是单一的面孔,有着千差万别的个性,编辑要做的,是真诚地对待这些读者。”

  1992年,和今天的资讯爆炸不同,那时人们更倾向于通过报纸获取第一手的大新闻和小新闻。于是,一份“浓眉大眼”的小报诞生了,她叫《青年周末》。

  这份四开报纸最打眼的地方是头版只登一篇新闻,而且是大照片、大标题,在当时称得上绝无仅有。最初看到报纸的老北京说:您这不是浪费纸嘛!可头版的新闻和那张照片能让他念叨一个周末。那个时代,人们已经不满足于传统形态的报纸,而是想多获得一些他们感兴趣的事件和人物报道,他们想了解更多的细节和图片,就像今天人们热切地搜微博一样。

  那是一个改革创新的年代,经济大潮和文化大潮推着人们走和以往不一样的路。传统办报基本上是“我写什么你看什么”,有点高高在上的意思,但北京青年报人开始琢磨“你想看什么我写什么”,把读者的需求放在突出的位置上。翻开最早的《青年周末》,除了头版吸引人的大特写外,二版是国际副刊《咫尺天下》,三版是心灵鸡汤《人在旅途》,四版几乎就是现在大小娱乐节目的先驱《星光灿烂》。

  那也是一个鼓励年轻人创业的时代,北京青年报一批年轻的记者、编辑通过创新办报走向前台,一批年轻的面向市场的管理者、经营者在办报中成熟起来。近日,记者采访了郭坦——当时这位年轻的部主任,现在是京城一家出版社的社长。

  在诟病与非议中摸索前行

  ●从1.9万到41万

  1992年的冬天非常冷——郭坦回忆道,但寒冷的北京街头,出现了一份“浓眉大眼”的报纸,在硕大的图片和标题旁边,赫然印着四个套红的黑体字——青年周末。一份小小的报纸给人们带来了欣喜。

  行内人都说“我从未见过这样的报纸”。敏感的卖报人盯上了它,纷纷要求增加订数。在当时非常局促的发行科办公室里有张报纸发行表,记录了《青年周末》发展的轨迹:第一期1.9万份、第八期8万份、第十四期23万份……从1991年10月试刊以来到1993年,《青年周末》的销量不断上升,直到达到41万份的稳定水平。就像当时的社长崔恩卿评价的那样:“稳步前进,独领风骚”。

  根据当时的材料,《青年周末》在经营上尤其成功,1992年以前,报社全年的广告收入不过三四十万,而到了1993年末,广告额达到2200万元,北京青年报通过成功创办《青年周末》撕开了市场,从体制内发行一跃而成为面向市场办报的活跃者,走上了品牌化、企业化、集团化经营之路,上市的构想也开始形成。

  ●请报贩每周看大样

  谈起《青年周末》,当时的一场争论给郭坦留下很深的印象。青年报原来是一份体制内报纸,主要在共青团系统内发行,而《青年周末》创办后,要直接面对报纸零售市场。“老实说,这一点我们没有什么经验”,但是可以快速地向市场学习。

  为了了解读者对报纸的感受和意见,在出报之前编辑都会邀请报纸零售商,就是所谓的报贩到报社来看清样。虽然时隔多年,郭坦仍然对这个报贩子印象深刻,“我们都管他叫老聂。” 老聂很懂发行,据说他的判断很准,报的印数都能销掉。

  “请报贩子进编辑部是我们做市场调查的手段之一,”郭坦说,“因为那时我们不了解市场,需要听听活跃在市场一线的专业人士的看法。”当时北青报还多次召开读者座谈会、倾听发行者的声音,这些都为北青报了解市场提供了宝贵的信息。这种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立竿见影地拉近了报纸和读者之间的关系,也提高了北青人的办报手段。郭坦说,时至今日我们不论做报纸、做刊物、做图书,都会经常运用到市场调查手段。“这在现在看起来很平常的事,但在当时要顶着很大的压力。”

  没有不透风的墙,青年报的做法当时引来其他媒体的一些非议,比如有一篇文章标题是《报贩子看大样,谁是总编辑?》,认为这样做会丧失报纸的品格。其实,“还是不太了解情况, 报商不会决定报纸出什么,只是根据报纸的内容定销量;而办报人在这样的交流中,快速理解市场反馈,会更加自觉地考虑读者需求”。郭坦这样看待那段历史,他仍然很感谢这些“不同的声音”,因为它可以使我们时时树立“办报无论何时当以社会责任优先”的价值取向。

  ●弹钢琴照片比领导人的还要大?

  效益的提升难免会招致“向钱看”的诟病,当年的《青年周末》还真承受了不少“非议”。“这些都是正常的,读者并不是单一的面孔,有着千差万别的个性,编辑要做的,是真诚地对待这些读者。”

  有一期《青年周末》把女明星高宝宝的照片尺寸放得很大,有位读者看不惯提出质疑:为什么把高宝宝的照片放那么大,“为什么高玉宝还不如高宝宝?”今天40岁以上的读者大都知道,高玉宝写过《半夜鸡叫》,是一位红色作家。编辑部很认真地对待这件事,起草了回信和读者交流了看法。

  钢琴王子克莱德曼在北京的演奏会那期在头版通栏刊印了他的巨幅照片。这期周末当天在北京就卖了20多万份,外地的同行又把软片拿去印了50多万份,可以说一时纸贵。但是马上有人质疑:你们怎么能把一个弹钢琴的照片放得比领导人的照片还要大?

  《青年周末》的成长,不仅有广大读者的爱戴,还有不同的声音进行批评。在郭坦看来,这些都是非常宝贵的,但唯有坚守信念,才能在办报上取得一个又一个的突破。这个信念就是要办读者爱看的报纸,新闻本应可读,新闻就要可读。

  ●北青印迹

  ●大事记

  ●1991年2月,蓟门桥饭店报社全体人员大会提出1992年《北京青年报》将改为周四刊,并创办“青年周末”计划。

  1991年6月,确定总的指导思想和四个大横开的版式格局。

  1992年元月,《青年周末》发行。

  1992年底,在《青年周末》的示范效应下,北京街头出现了几十种周末报。

  ●历史使命

  《北京青年报》在从一份四开四版的周报起步后,一直期待着有成为日报的机会。在做了很多论证后,大家一致认为,如果直接从四开的小报变身为周五刊或周七刊成为日报,风险比较大,因为没有一个面对市场的经验。而从单品入手,先做一份面向市场的报纸投石问路,这条路成为了北京青年报的最终选择。

  《青年周末》之后,北京青年报又推出新的品牌——《新闻周刊》、《下周刊》等。可以说,北京青年报的日报化过程是通过一个个周刊的方式来实现的。这些周刊品牌最终完成了历史使命后,销声匿迹。虽然这些轰动一时的周刊退出了人们的视线,但它们的名字和流传下的开拓精神永远是北青人的精神财富。


关键词:报业 
热点排行
柯尼卡美能达黑白新品bizhub PRO 1200产品报告

革新化黑白数字印刷系统——拥有更全面的综…[详细]

上海紫光预推出数字喷墨印刷机PM520

上海紫光机械有限公司将在2011年11月举办的…[详细]

杭州东城图像公司推出热敏CTP和UV-CTP

近日,杭州东城图像技术有限公司重拳出击,…[详细]

大族冠华新推GH794四色商务印刷机亮相全印展

第四届中国(上海)全印展于11月14日隆重召开…[详细]

美企业推出新概念UV-LED喷墨丝网印刷机

据来自美国wxow网站的消息,丝网印刷机厂商…[详细]

柯尼卡美能达bizhub PRESS C7000/C6000产品报

2011年8月5日,柯尼卡美能达在北京展出了其…[详细]

更多知识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