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什么是色彩管理?
2 色域
3 印刷标准
4 要求
5 色彩管理过程的八个步骤
6 第一步: 选择耗材
7 第二步: 控制印刷生产情况
8 第三步: 优化印前
9 第四步: 优化印刷过程
10 第五步: 印刷并评估测试样靶
11 第六步: 校准过程
12 第七步: 生成ICC特性文件
13 第八步: 检查色彩管理步骤
14 好的结果归功于色彩管理
15 稳定的质量
16 标准的工作流程
什么是色彩管理?
色彩管理过程保证了色彩在不同外设单元间的准确传递,例如显示器、数码打样机以及印刷机。
借助稳定的色彩管理系统,能使输入设备中的生成的文件在任何输出设备中精确地再现出来。色彩管理系统同样能整合一系列的设备,例如扫描仪、数码相机、显示器、印刷机、激光照排机以及直接制版机。例如印刷机,最终的色彩呈现是由印刷环境所决定的。
备注:印刷结果是作为色彩管理过程的核心, 因为对印刷机的作出的直接更正是有限的。
色域
下图显示了不同的色域范围。通常色彩并不能被理想的显示出来,色彩管理却能校正色域。
印刷标准
客户、印前以及印刷之间需要一个统一的标准来进行良好的技术协调的基础。
媒体标准印刷方案最初由德国印刷和媒体工业联合会(bvdm)发起倡议并提出草案。
ISO 12647标准定义了关于数字印刷技术指导以及数码接触式打样的规范以及容差范围。
一些现行的印刷标准文档可从以下网址在线下载:
www.bvdm-online.de
www.iso.org
www.fogra.org
www.color.org/japancolor.xalter
www.gracol.com
www.swop.org
www.eci.org
要求
为了保证成功的色彩管理,则必须满足特定的需求并事先遵循工作步骤:
1.一旦开始准备文件,则必须检查下列数据:
图像分辨率应为 304.8 dpi@150 lpi
色彩为 4c +可能的专色
文档格式 PDF X3
应嵌入字体
2.印版的初始线性:
阶调值以1:1传递. 文件中的50%处对应于印版上的50%
3.出于阶调理想传递的考虑,建议使用电脑直接制版(CTP)。
4.完善的印刷机调整以及标准的作业是必需的!印刷机必须保持并被设置符合海德堡规范。
5.印刷车间以及纸库的环境必须保持稳定 [next]
色彩管理过程的八个步骤
许多因素决定了色彩管理的成功与否,从耗材到印刷测试以及显示器结果的匹配等。本章内容作为独立单元指导了如何一步步地优化印刷过程来取得所需的稳定质量。
1 选择耗材
2 控制印刷生产情况
3 优化印前
4 优化印刷过程
5 印刷并评估测试样靶
6 校准过程
7 生成ICC特性文件
8 检查色彩管理步骤
备注:ICC是国际色彩联盟的缩写,该联盟由许多图像处理、绘画以及显示外设生厂商组成。 该联盟的目标是形成一个统一的色彩管理系统。ICC配置文件(颜色配置文件)是一组用于建立描述色彩输入设备或者色彩再现单元例如扫描仪、显示器以及印刷机的色彩空间的标准数据。
第一步: 选择耗材
印刷耗材对于印刷结果有很大的影响。在材料设置过程中产生了基准以及定义界限。更换耗材会产生新的结果,这便可能需要重新校准调整。因此需要彻底规划耗材。通常的印刷耗材包括:
1.印刷纸张
2.油墨
3.橡皮布及衬垫
4.润版液 (添加剂 + IPA)
5.印版及显影液
6.数码打样纸及数码打样墨水
纸张等级:ISO 12647-2 标准定义了五种不同等级纸张的规格。
众多的可能性:
不同的印前及印刷处理方法以及不同的材料都能产生不同的结果!因此,必需协调好所有过程以及限制色彩选项。
印版:不同网点扩大程度取决于水墨乳化情况。
即时使用同种类型的油墨,不同类型的印版也可能导致色彩空间在容差范围内或外。
油墨:不同类型的油墨有着不同程度的网点扩大。油墨特性能决定色彩空间在容差范围内或者外。
加网线数:不同的加网线数在印刷过程中能产生不同程度的网点扩大,因此对相同的图片有着不同的表现。
不同的加网线数需要进行不同的校准以使图片匹配。
CTP技术能使你很轻易地校准印版特性,因此相同的阶调值能被复制于印刷当中而不依赖于加网线数。这将有助于得到统一的印刷图像。
[next]
第二步: 控制印刷生产情况
为了保证成功的色彩管理,第一个需要控制的就是印刷生产情况:
1. 选择油墨 (生产商, 类型) 定义颜色标准,包含, 容差范围 (L*a*b* 值, 网点扩大, 可能的密度值)
2. 设置色序(BCMY)
3. 指定印刷单元(当印刷单元超过4个时) 设定常规生产的印刷速度(设置的速度尽可能接近印刷速度)
4. 选择上墨单元的温度(通常大约在82.4-86 °F [28-30°C])
5. 决定何时印刷样张可以被移动并测量(只在印刷过程中水墨平衡保持在稳定的情况下)
6. 选择测量设备和程序(我们建议选择单一的测量设备来避免由不同设备间造成的误差。如果具有不确定性, 则交由官方及公证的测试中心,例如Fogra, Ugra, bvdm来决定。)
7. 设置光源检测环境 (视场2°, D50光源, CIELAB 色彩系统, 无偏振滤镜, 绝对白场)
8. 设置测试的密度及网点扩大情况 (带有偏振滤镜, 滤镜设置, ISO认证A, E, I or T, 纸张白度)
9. 设定辅助测试元素(e.g. Ugra/Fogra media wedge, DIPCO印刷测控条, Mini Spots)
10.设置加网类型 (调频加网 “ AM” , 调幅加网 “FM”)
11. 加网定义 (AM 加网的加网线数, FM 加网的网点大小)
12. 检查观察光源 (D50)
备注:即使工作流程以及材料都是显而易见的,它们也依旧需要被记录在案,并易于任何人取得。
第三步: 优化印前
确认用于制CTP版的制版机在图像生成过程中采用了正确的能量值以及相应速度。
遵循如此,在该系统中制版机需要被线性化校准。这样能保证印版上的网点大小与数字文件中的网点大小一样。
对于照排机同样如此。其目标值即为足够密度下的菲林线性值。如果印刷企业只使用固定印版,则不需要其他进一步必要步骤,对应于相应测试格式的第一步的线性图像校准则可以免除。
第四步: 优化印刷过程
优化印刷过程的先决条件是严格按照操作手册来对印刷机进行标准调整设置。需要遵循以下条件:
1. 维护良好的辊筒 (干净及柔软的表面)
2. 墨路系统的调整
3. 对振荡器的基础设置(油墨消褪的最大容差为10%)Basic setting for oscillators (tolerance for ink fading max. 10%)
4. 润湿系统的正确调整
5. 预润湿和后润湿阶段减少到最低
6. 检查润版液并可能进行更换
7. 脏点由独立单元形成
8. 注意版材边缘是否存在拖尾效应
规范印刷厂内使用的橡皮布类型
印版和橡皮滚筒间的压力为0.1到最大0.13
橡皮滚筒及压印辊筒间的压力必须对应于承印物表面情况进行设定;必须避免过大的压力
调整润湿系统
对于润湿系统的调整能用一个简单的测试靶来检查。在整个印张幅面上,每一单独的印刷实地色条需要保证一致。其实地密度的最大偏差范围为0.15。如果偏差过大,则润湿系统需要进行相应调整。 [next]
第五步: 印刷并评估测试样靶
一旦所有耗材、生产过程以及设备情况都满足要求,便可以进行印刷测试样靶的印制:
1. 第一个目标是达到测试样板以及印刷测控条上规定标准的LAB值。继续印刷直到获得最好的可能值。至少保证200张印张拥有稳定的同样的结果,并干燥这200张样张。
2. 干燥后样张需要被再次测量(涂布纸30-60分钟后干燥)。相应规范通常都面向干燥值,因为这些可以被最终用户测量到。
3. 如果样张干燥后的测量结果非常接近额定值,则印刷的阶调值(印品特性曲线)可从其中一张样张上取得。
4. 如果干燥后结果差异较大,该系列样张拥有不同的墨层厚度。则为了避免测量误差以及耗材影响,则需要测量不同的样张上的不同点来取得结果。
5. 测量值可通过在线传输在电脑或苹果中自动生成和存储。
6. 必须观察测量环境
备注:为了在单张印刷样张上找出合适的印刷机能轻易得到的横向油墨干退阶梯密度值(干密度&湿密度),而不是在一堆样张上拥有不同的墨层厚度。 这样就能在单张印刷标样上找到理想的密度值。
评价印刷测试样靶/记录数据
当评价印刷样张时,以下因素必须被考虑或者检查:
当印刷测试样时,印刷操作人员必须保证印机已经热机完全,印刷的网点还原以及套准都必须保证精确。 [next]
第六步: 调整过程
当进行校准过程时,印版上的网点面积必须匹配印刷所需结果。CMY 40%处的网点扩大值应为13%或阶调值为53%。
对于CTP印版的网点修正值传递到图像光栅处理器RIP = 印版校正/过程校正
网点扩大被定义为菲林上的网点阶调值与印品上网点阶调值的差异。网点扩大主要受加网线数、纸张表面、油墨流动性、橡皮布、压力以及印版的润湿度影响。
印刷测试所得到的测试结果会于额定值进行比较。因此需要特别注意灰色的还原。CMY允许的最高偏差为5%。
中性灰平衡必须保持;阶调数值通过ISO12647-2的标准进行确定。
[next]
第七步: 生成ICC特性文件
ICC特性文件可以通过用分光光度计测量以前印刷的测试样(有正确的网点扩大)中的测试色靶来获得。在制作特性文件时,务必确保所得值由几个数据采样的平均值得到。ECI 2002 或 IT8 7.4可以作为合适的测试单元。
当阶调值与标准值匹配,则采用风光光度计采集ECI2002色靶得出色域。特性文件生成程序(例如Prinect Color Tool)用于生成ICC色彩文件。对于数码打样的校正过程,也需要数码打样设备输出的同样测试标靶,并进行测试数据采集。则ICC特性文件生成。
显示器需要被校正。对于这种情况,需要使用硬件测试设备来取得最佳的校准结果。测试设备以及显示器的生产厂家, 例如GretagMacbeth, X-Rite, EIZO, NEC... 都有这种硬件设备的提供。
校准后的显示器可用显示器校准工具进行色彩是否逼真的检查(例如Ugra的UDACT)。其结果是:
真实的数码打样
在校准后的显示器上真实还原色彩
优化了印刷粉色
色彩管理的应用
生成的ICC特性文件(用于数码打样和印刷)存储于RIP中。 这样就能使数码打样设备生成具有胶印印刷色彩空间的真色彩数码样张(通常使用ISO标准特性文件也可基于自身使用印刷特性文件)。则该数码样可以用作印刷的依据。
第八步: 检查色彩管理步骤
将校准值输入CTP系统的RIP校正程序后,其结果能够可视化:
·生成加载了校准值的测试靶文件
·即使单个色版未被调整也经常性生成印版设置调整曲线的图像!
·规定耗材以及印刷环境后得到印刷机测试打样
·测量整体阶调值并与容差相比较
好的结果归功于色彩管理
这一结果的获得需要对印刷机进行尽可能细的调整或改变。色彩管理的最终目的就是得到稳定的持续的有竞争力的印刷质量。
稳定的质量
印刷油墨会随批次而改变,润版液也会有不同的配方,印刷环境甚至每一次运转都有可能不同,因此对于灵活应对这些改变就十分重要。
印刷结果需要每隔一段时间进行检验。在检验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检查元素就是网点扩大,因为这对于灰平衡的还原甚至整个印刷图像的再现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当油墨或者承印物的更换,则进行一次网点扩大的测试是十分必要的。
带有相关控制元素(迷你点)或阶调测试区域的印刷测控条需要在印刷过程中使用。更大的测试范围能取得更可靠的分析。
尽管拥有理想的印刷机设置,当遇到不同常规的网点扩大时则需要在印前进行校准调整。这一校准过程必须只在印刷结果没有其他改进可能且需要调整以满足需要的情况下才能进行。
标准的工作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