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网络作为无人化营运的窗口,收集来自四面八方的印刷页面讯息,然后以计算机化作业流程,将每天数以万计的工件自动分类,分为同色数、同纸张和可编列不同数量需求条件的工件,像坐公交车一样汇集组合在一起后,使用CTP制版、平印及后加工制程,最后委托快递送货或自备送货车辆,快速将印刷成品送达用户手中的网络合版印刷—如今不仅在台湾经营跨城市业务,还扩展到日本、香港、美国及澳洲、东南亚等地招揽生意。而且在台湾街头上的小型印刷厂,也已完全成为网络合版的营运据点,除个人设计工作室之外,有不少小型印刷厂,只留急要的印件以自己的黑白单色机和激光打印机印刷,多数印件则交由合版公司生产可更快、更便宜,甚至有多数彩印厂也可承揽一些合版的少量业务,或把拼组大版不合算的少量、极少量印件,全都交由网络合版企业生产。
这一两年来,台湾文化、出版及宣传印刷量至少萎缩25%,很多拥有三四部商用轮转机的中大型印刷公司,除面临印刷种类及数量缩减之外,承印价格更降低20%左右,在营运上十分困难且苦无解套良策。网络合版业者也有越来越多同业加入,最竞争的商品如名片、小尺寸宣传品、卡片、信封等经常性项目,如每盒100张名片竞争到只剩2元人民币的惨烈阶段,根本无利可图。但每家网络合版公司都在不同领域发展,如UV打印、喜帖加工、提袋加工、装订特殊化、模切及不同造型加工上,甚至于喷墨旗帜、户外广告到自备吊车做广告牌、LED灯施工等,增加数以百计的多元化产品服务项目,利用手上的科技去求制造、市场及成本上的突破。将这种“创新”的基因放在每一样思考下,自然产生印刷及印刷科技发展途径的巨大改变,有如冲浪好手找寻每次浪头机会,创造出新的经营蓝海模式。
台湾网络合版印刷创始者—家里蹲科技印刷公司林传旺董事长讲过,“失败者照昨天方法做事,平凡者今天要比昨天做得更好,成功者在思考明天应如何做事!”台湾这些主导网络合版印刷的经营者,只有少数拥有印刷专业或IT讯息背景,学历不高者占多数,但多元、弹性和慎密的思维,加上凡事正面思考,不会把“不可能”当作“不做”的借口,才能“突围”进入新境地。林董事长在1985年进入合版事业,当时只有台湾大学校区拥有网络系统,而一般电话线的传输频宽只有28.8K,一张名片大小的档案需几十分钟才能传送完毕,只好用MO大光盘或小光盘做媒介,靠人力来传送印刷,经过整理拼组成大对开版送到印刷厂印制,一版成本只有1200元售价可达约1.2万元,一个月有六七次的合版,须花时间检查档案并以计算机手动拼组,进而闯出一片天地。几年后网络频宽成熟了,才设立自动接件服务器,工程师问林董一天要接几笔订单呢?在当时,每天仅有十几笔订单的年代,每天可接100笔也够了!但林董反问:若每天一千笔接单的服务器要贵几倍呀?工程师说只加一点钱而已,于是就订下一千笔接收容量,如今拥有五六部服务器,可同时接纳三四千客户同时上线的频宽专线,而且一切工件的安排和拼组大版以及生产管理、会计账、业务查询、委外加工到配送、成本管理等软件,都必须由自己去编写程序、自行开发应用。同时订下标准化的档案格式,如内容裁切、叠印墨量的规范等等,在当时由黑白名片转彩色,只要亮丽多彩就好,风行一阵子之后,也谈及印件的网点扩张问题,若改用CTP印版输出肯定会安定很多,所以就买下台湾第二套银盐CTP印版输出机,也一直扩展到六七部CTP。印刷则委托附近五十多部四色机在夜里承印,每个月四五万张印版的输出量。2000年之后,网络合版印刷确实成为一种营运模式,有六七家后起之秀逐渐壮大规模区域报道,开始注重台湾中部以外台北市、台北县及高雄县市的市场开发,不只广设营运据点,并在各地建立生产基地,就地生产供应。但每天合版未能凑集整版的工作又集中总部处理,以减少不足大版的空白页面之损失。[next]
网络商务的三个核心工作,第一是讯息流,印刷业务包含影像文件,所以讯息量大一些,要有足够的网络频宽和足够的客户容纳量,接收每天截稿前涌现的待输工作量,否则工件进不了门生意就做不成。生产内部信息流的畅通、处理,及客户工件的屏幕追踪,加上记账、成本及客户数据系统,每天几万盒名片及其他业务处理,一定要很顺畅及安全才可以,而且使用的方便性是十分重要的。活件大多在晚上加工,以赶在第二天一早送货,早在十年前合版业界就使用CIP3的讯息流。第二是物流配送,最早借助邮局、货运、宅配快递,采用到货收钱或来店取货收钱方式;现在有不少合版业者自备货车每天配送。最早先将印制好的名片裁切后,才在计算机上查明货主;现在则以条形码覆盖在待裁切的印件上,有货主姓名和地址来因应,改变出门前的物流方式。第三是金流,如何把钱收到手,尤其十分零散的钱很不容易收款。他们采用两万、一万、四千、一千元等不同金额的会员,不是缴会费的会员只收现金而没折扣,不同等级会员最多可享7折左右优待,大客户自然多缴会员费,如此先入袋的现金交易再扣款的金流也好处理。
产品开发是网络合版业者十多年来持续努力的方向,名片纸张种类由两三种增加到二三十种曼罗兰,小宣传单、信封、提袋、贵宾卡、扇子等,现在各有自己的特色及专利产品,如UV印刷、3D立体、变化体印刷、大图输出、大海报、喜帖、写真集等。为了户外广告牌施工买两部吊篮的大卡车,为做双面帖合书本花50万欧元买帖合机,一向也都是为了因应客户需求。另一方面票证印刷,不断找寻新产品、新商机,不局限在平印机、纸张产品。在市场上有的赴内地设立分公司,有的在美国、澳大利亚、日本设立营运据点,充分显现行动力和企图心,才能攻城略地发展。
网络合版印刷业者制定的市场游戏规则和价格,价格虽然只剩原有的二分之一、甚至四分之一都有,但采用标准化、大量生产和大量采购才是他们的活水源泉,像信封袋有十二开、六开、对开三种标准尺寸,以三部机器不做任何调整来印制五六十种袋子,因都属同一种标准尺寸规格的生产加工色彩,不需再做尺寸的变化调节,一个早上就能做完。若每一种十二开再宽多一公厘或二公厘,高度又有三种变化,就有九种尺寸变化时,就算是老师傅一个早上也只能做五六个工件,不仅耗在尺寸因应调节上,其耗损也很大,这也是再创新的反面因素,定规格生产才能又快又便宜,你上门依我的规格生产像做成衣去套尺寸规格供墨,不做裁缝师量身订做的工作。
网络合版印刷从台湾中部构思发轫,打破长久以来的客制化印刷品生产模式,又利用免门市、免业务员,甚至远距网络讯息传文件、物流快速服务,到多元化产品及加工能力,从必须人和人接触取稿件的印刷业框架中跳脱出来版材,成为另一个定型规制化营运模式,主宰了市场一部分的主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