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国家颁布青年节放半天假的规定起,近几年的“五四青年节”总是伴随着“谁才是青年”、“谁能享受半天假”这样庸俗的争论,这是有意无意间忽略了“五四青年节”设置初衷的必然结果。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111年前,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横空出世,令无数中国人为之精神振奋。每逢五四来临,振聋发聩的声音总是如约在耳边响起。
波澜壮阔的五四运动令人回味悠长,而爱国主义正是贯穿其中的主旋律。正是为了使青年继承和发扬五四运动的光荣传统,1939年,陕甘宁边区西北青年救国联合会规定5月4日为中国青年节。1949年12月23日,中国人民政府政务院正式规定:5月4日为中国青年节。
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一提起爱国,总能令人不由自主联想起无数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的宏大历史场景,不过,这样的场景只是战争年代所独有,如今的和平年代不需要我们扛枪保卫祖国,也不需要我们救民族于危难之中。那么,身处和平年代的我们,究竟应该如何去表达自己的爱国情怀?
当我们还在上学的时候,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学校教育的始终,不过老师在号召大家向革命前辈学习的同时,却并没有教给我们到底应该做些什么。于是,在被问及怎样爱国的时候,绝大多数同学的回答都是好好学习,将来成为科学家、艺术家、文学家……从而贡献自己的力量,以此来报效祖国。这样的回答当然并没有错,但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并非所有的人都能成“家”,那么是不是就意味着成不了“家”的人就不爱国了呢?恐怕谁都不会这样认为。
中国青年报社关于“五四青年节”的一份调查中,64.8%的人认为最适合在“五四”青年节举行的活动是“青年志愿者活动”。相比起波澜壮阔的历史场景,一些志愿者活动或许多少显得有些琐碎,但是,这些看似琐碎的举动不仅也是在表达爱国情绪,而且完全是每个人平时所应该和能够做到的,只是不少人还没有将这些举动看做是爱国行为而已。爱国不仅是一种信念,更是一种行动。从每个人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这些其实正是爱国的第一要义。
俄国作家杜勃罗留波夫说过:“真正的爱国主义不应该表现在漂亮的言辞中,而应该表现在为祖国谋福利,为人民谋福利的行动上。”新时代的青年人正在用实际行动诠释着这句话所蕴含的深刻含义,因此也使得学校爱国主义教育有了一个可资借鉴的生动事例。在继续加强传统爱国主义教育的基础上,学校更加应当注重的是,如何教育和引导学生用实际行动体现爱国热情,为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注入崭新的时代内涵。
毫无疑问,爱国是一种情感,而情感是需要表达的;相同的爱国主义,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表达方式。现在的青年人正在用实际行动践行着梁启超的宣言,与此同时,他们也在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告诉我们——爱国情感的表达可以如此丰富多彩,细腻而又不失生动。
不过,伴随着青年节中适龄青年放半天假规定的颁布,近几年的“五四青年节”总是伴随着争议如期而至——有人提问谁才是“青年”,有人质疑谁能享受半天假。实际上,“五四青年节”的设置初衷在于以“五四精神”激励人奋发向上,而不是提供一个可有可无的假期。在“逢节必休”渐趋成风的当下,如果“青年节”也未能免俗地成为“少数人的节日”,不免会加剧“五四精神”与普罗大众的割裂。重温那段激情岁月,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这个特殊节日的主体,何必一定要以年龄为界限将部分人排除在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