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给明年经济定下了基调,“宽财政、稳货币”成为明年宏观调控的主要思路,而“调结构”和“防通胀”则成为明年的两大任务。
12月13日举行的“2010中国经济论坛”上,国家信息中心预测部主任范剑平表示,明年经济可能仍是非常复杂的一年,不过出现恶性通胀的可能性非常小,而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樊纲则表示,中国经济并没有出现全面过热的趋势,不需要全面紧缩,明年仍需防止投资过热。
樊纲(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不需全面紧缩 明年要防投资过热
我不认为现在中国经济有全面过热的趋势。尽管今年GDP增速偏高,会在10%以上,但从年初开始我们逐步平稳下来了,至少没有加速增长。现在分析,明年的增速会有8%~9%,会进一步放缓。
既然不是全面过热的趋势,也就不需要全面紧缩,政策的力度要加以考虑。要做的主要还是流动性的调整。
流动性现在确实是过剩的,尽管从适度宽松回到稳健的货币政策的提法是刚刚变的,但实际上从年初开始,货币政策已经进行调整了,一直在回收流动性。今年M2的增长降到18%左右,最后两个月我估计还会降一点。流动性需要进一步管理,我觉得应把明年的增长目标降低一点,因为中国现在M2相对于GDP190%的流动性指标确实是太高了。
尽管现在的CPI是5.1%,也许下月还会更高一点,但我个人认为,这次通胀不会是高通胀,也不会到达2006~2008年6%~8%的通胀水平。
现在我们在不断调整存款准备金率。会不会加息?我不知道。过去较多还是直接用货币数量的政策,但现在确实可以考虑其他方法。
比如说,现在流动性增加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外资流入的增加,是不是可以对于资本管制的方法进行适当调整?在资本流出的管理上更加开放一点,更多鼓励居民、企业持有外币,同时使用外币到境外购买资产。
近期,在世界资源价格涨幅较大的情况下,是不是能适当加大人民币升值的力度?我一直是鼓吹渐进升值的,但是不是可以适当略快一点,这样就可以抵消一部分国际市场外部输入通胀的影响。
在更宽的领域里面,以更多的角度来管理流动性,同时也是管理通胀。
明年需要做的,还有是要防止投资过热。“十二五”第一年,新班子上任都会有发展规划,往往导致投资过热,所以如何在方方面面加以调整,不需要全面紧缩,但我们要继续防止过热。
张光平(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上海监管局副局长):美国新一轮量化宽松并未导致资金大幅流入
2009年3月18日美国实行第一次量化宽松,美国平均每月购买大约是1400亿美元,今年的第二次量化宽松,其平均每月购买为750亿美元,刚刚超过上次的一半。
这次美国的量化宽松没有产生美元显著贬值的情况,原因我感到跟上面的数字是很有关系的。
这次美国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从总量看确实力度不是那么大,而且美国采取这一政策还是相对谨慎的,外汇市场反映出来的情况,也没有去年三月份那么强烈。我们11、12月的外汇储备数据要等到1月中旬才能公布出来,但根据香港和印度外汇储备的变化看来,资金应该是流入的,但不会像去年3、4、5、6那几个月的量那么大。
我们要采取预防措施,如果美国失业率继续攀升,美国的经济情况还很严重,美国可能要采取第三轮量化宽松,那么国际外汇市场对于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将会更大,资金可能会大幅进入,所以我们应加紧把现有的资本项目控制做得更严格一些。
下页精彩提示:出现恶性膨胀的可能性很小
[next]
范剑平(国家信息中心预测部主任):出现恶性通胀的可能性非常小
明年经济可能仍是非常复杂的一年,我个人认为,必须要有心理准备,可能未来五年经济增速比过去十年的平均增速会略低一点,而物价水平比过去十年会略高一点。但我必须说明,这绝不叫做滞胀。
为什么经济增速可能比过去十年略低一点呢?因为美国、欧洲、日本等一批发达国家,现在仍然深陷金融危机的泥潭中难以自拔,从国际环境来讲,我们外贸的增速会比过去十年的增速低。
从国内来讲,过去十年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产业——重化工业已经严重的产能过剩,而新兴产业的培育还需要一段时间。
另外中国未来五年的投融资体制也会进行重大改革,政府盲目投资会越来越受到严格控制,无效投资比重会越来越少,所以也会影响GDP的增长。
同时,未来五年我们的物价水平可能会比前十年稍微高一点,对此也要有心理准备。
应该说,中国出现恶性通胀的可能性很小。我们是从2009年下半年开始货币政策逐步收紧的,真正造成这一轮物价上涨的最主要的因素,并不是货币因素,我个人认为还是来自于国外的量化宽松政策带来的通胀预期以及炒作等等,再加上国内自然灾害等综合因素。
对于这样的通胀,如果把它作为我们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然后为了抑制通胀,我们煤价不涨、石油价格不涨、环境资源应该提高的各种收费也不敢动,那么最后的结果就是:节能减排停止下来。
刘煌松(上海社科院经济景气研究室主任):CPI被低估
现在CPI被低估了。CPI是由国家统计局组织的大概4000个人(分布在大概500个县市)通过采样方式得来的。采价格上涨不大的样本,肯定结果是不一样的。
在中国的CPI当中,居住类的权重占了13.1%,实际上现在用于居住方面的支出肯定不止占总支出的13.1%。在13.1%里面,建房以及装修材料占了27%,这个跟房价是无关的,房租只占了11.1%,自有住房占了22.1%,水电燃料居然占了40.8%。在我们现在的CPI里,所谓居住类的物价上涨真正跟居住相关的只有1.4%左右,所以CPI实际上是被低估了。
央行制定利率时主要针对CPI,这使得实际利率已经连续8年是负利率,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中国的房地产价格压不下来,因为利率是整个资金的成本,所有借钱的人在8年当中都是合算的。
中度的通货膨胀从2004年就已经发生了,当前出现的CPI不断上涨,是一轮通胀的尾声,而不是开始。未来出现恶性通胀的可能性我认为不大,但是中度的通胀还会继续。
我觉得要加大对于需求方的补贴,我不太主张给供给方补贴,因为对于供给方的补贴同时扭曲了CPI。决策层一看CPI很好,于是继续执行负利率政策,在经济较低迷的情况下为了刺激经济可以实施负利率政策,但如果长时间实施负利率政策,资产价格的泡沫会不断累积,累积到一定地步会超出整个经济所能承受的范围。